长城的由来是什么

长城的由来是什么,万里长城是中国历史上一座伟大的建筑,自秦王朝以来,它一直是一道国防屏障。它是古代中国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个高大、坚固的防御体系。现在,举世闻名的古建筑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关于长城的由来,最初建造的不是长城,而是4000多年前的城墙,城墙是抵御外敌的最佳防御系统。所以各个时代大量的王国被建立和完善。由于各国突出的经济实力,长城就建在附近。因此,长城就出现了,主要是在防御南方的鲁国,之后,秦国、赵国、燕国修建了长城,为了抵御游牧民族。

当然,万里长城的主要缔造者是秦王朝。秦是第一个皇帝统一中国后,他率领30万军队攻破匈奴,征服河套。秦长城建成后不久,秦王朝灭亡了。西汉建立后,在秦长城的基础上进行修复和改进。在这里长期驻扎的将军多达30万人,是当时集中军事力量最强的地区。从那以后,各朝代都向西汉学习,利用长城来维护中原的和平。

由于东晋的出现,万里长城被冷落了,东晋的国防线在秦淮河上,所以长城没有使用。此外,游牧民族的增加使得长城没有必要使用。北魏时期,对游牧民族的骚扰更加严重。北魏不得不再建长城,后来东魏、北齐、北周都用了长城。

隋朝时,百万余人建长城抵御突厥,唐朝也面临突厥的威胁。然而,唐朝从未使用大规模的长城,而是在河北省进行小规模的建设。在晚唐和五代时期,契丹轻松地获得了幽云十六州,即原长城一带,因此当时的政治形势非常糟糕,长期处于被动状态。

有了这个经验,辽和金开始修建长城来抵御游牧民族。当到了蒙古元朝时,长城自然停止使用它,因为蒙古本身是孤立的,经过单一化以后,他们几乎没有对手。

明朝建立后,为了对抗北元,进行了20项建设,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西至甘肃的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花了200年才建成,全长8851.8公里。根据历史记载,在5000多公里的万里长城有三个时代。一个是秦,修建了西邻长城,东林万里长城;汉朝修建的长城西起河西走廊,东至辽东万里长城,长达一万多公里,是汉代的一个重要工程。

这些长城遗址分布在北京,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等,仅内蒙古就有一万五千多公里的长城遗址,其余的是甘肃省的长城。

然而,大部分建于早期朝代的万里长城并没有完全保存下来,很少是完整的。只有建于明代的长城保存相对较好,一般来说,我们常说的长城主要表示明长城。关于长城的由来就是以上的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