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子化妆步骤,唐时期贵女上妆步骤有多繁琐

唐代女子化妆步骤,唐代诗人元稹在《恨妆成》把女子化妆总结为七步:涂铅粉、涂胭脂、画黛眉、化面靥、贴花钿、描斜红、点口脂。

涂铅粉,相当于现在的“粉底”。唐代妇女喜欢将厚厚的铅粉从额头上一直涂到脖子上,使皮肤洁白如雪,古代称之为“铅华”,“洗去铅华”就是这么来的。

但是,铅粉毕竟是重金属。如果长期使用,会使皮肤发青发黄,所以最好少用。而且很多现在的化妆品中依然存在铅粉。

除了美白之外,唐代还流行“抹红”,即在敷面之后,用手将胭脂涂在双颊。浓的叫“酒晕妆”,淡的叫“桃花妆”,让气色十分红润。

据说杨贵妃在夏天流的汗是红色的。但这还不是最夸张的。王建曾在《宫词》中描述过一个宫女。卸妆的时候就像擦泥一样。洗涤后,盆里的水就像红色泥浆。

无论是在今天还是在唐朝,画眉都特别重要,这决定了整个化妆的品质和整个人的气质。所以唐代的女子中,没有不会画眉的。有人甚至开玩笑说,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更有甚者,直接把画眉当成女人化妆的代称。

唐代女性虽然崇尚画眉,但其实更热衷于研究眉形。在唐朝眉毛多式多样。在其中最常见的有广眉,长眉,峨眉、远山、鸳鸯、“五眉”、"月眉”、“酒烟眉”、“拂烟眉”。

初唐时流行宽而阔的蛾眉;在唐玄宗时期,被称为“细眉”或“柳眉”的细长眉毛开始流行。

画完眉毛后,再贴花钿,也称为面花,通常是贴在眉毛中间,有时贴在鬓角、脸上或酒窝上。

关于花钿的来历,据宋高承《事物纪厚》引《杂五行书》,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此妆被称为“梅花妆”或“寿阳妆。

唐朝的花钿制作工艺简单,原料丰富,多为金箔、纸张、鱼腮骨、鲥鱼鳞片、鱼鳞、茶花饼、珍珠、黑纸、螺钿壳、云母,甚至有人用蜻蜓翅膀当花钿!

在唐代,女性将脸作画布一样折腾。他们还在太阳穴两侧各画一弯红月,称为“描斜红”。

有一种说法是:一个宫女晚上侍候皇帝,不小心撞到一个水晶瓶子上,鲜血立刻喷涌而出,就像朝霞消散一样,愈合后留下两道疤痕。但皇帝反而觉得这样有一种特别的美,更觉得对宫女们的怜悯,于是其他人纷纷效仿,称之为“晓霞妆”。

唐人崇尚“樱桃小口”,发明了一套唇妆,如圆形、心形等。在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樱桃形和花形的。

涂的时候先用白色打底盖住原来的唇色,然后用口红在嘴唇中间画出自己喜欢的唇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