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可被称为民族英雄吗 冉闵的历史意义和含义

目录导航:

  1. 冉闵可被称为民族英雄吗
  2. 刘裕和冉闵谁的历史地位更高
  3. 冉闵祖先
  4. 冉闵到底是不是英雄﹖
  5. 乞活军为什么为冉闵殉葬
  6. 媚公卿人物分析
  7. 冉闵大帝是民族英雄吗?他算不算民族英雄
冉闵可被称为民族英雄吗

冉闵被称为民族英雄,他的最大功绩就是颁布的杀胡令,将五胡乱华中最残暴的羯族几乎灭族。冉闵的杀胡令,号召汉人杀胡,展现了始终被欺凌的汉人的团结与力量,从而使汉人的地位,从胡人眼中的两脚羊,变得不可轻辱,极大的改善了北方汉人的生存环境。

刘裕和冉闵谁的历史地位更高

宋高祖武皇帝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祖籍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今江苏镇江),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

冉闵祖先

冉闵的远祖是上古五帝之帝喾,直接远祖是周文王姬昌的少子冉季。他的父亲冉良12岁时被后赵军队俘虏,被石虎强迫收为养子,改名为“石瞻”,28岁时在进攻匈奴前赵政权时战死。

对于中国古代史,恐怕没有一个人像冉闵这样会引起历史爱好者之间对立的争论,恐怕也没有一个人像冉闵这样,使草根的热情和官方的冷漠变得如此滑稽。一个生活在五胡十六国时代的历史人物,以他短短三十年的生命,却如流星般闪耀十六国史的夜空,却也如流星般焚尽于十六国史的边际,留下的是后人的唏嘘、赞叹、谩骂和疑惑。这让我对冉闵这个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去翻阅大量的历史资料,以求能抛开种种的褒扬和攻击,尽量还原一个最真实的冉闵。

一、冉闵的身世之谜

有拔高冉闵的文章说,冉闵的祖先是孔子弟子冉有,其实,冉有姓姬,冉是他的氏而已。因此,说冉闵祖先是冉有,仿佛说孙中山的祖先是孙悟空一样搞笑,仍然是中国人一贯 “傍名人”的做法。冉闵能考证出来的祖先,只有他的祖父冉隆,是永嘉年间活跃在陈留一带,乞活军头领陈午手下的小将领。

说到冉闵,不能不说乞活军这个颇负西晋末年特色的组织,有人说乞活军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特种部队,其实这实在是神话了乞活军,因为仅从字面上就不难理解,乞活就是“乞求活命”的意思,所以“乞活军”非但不是正规的职业军队,反而是类似于现在“超生游击队”这样自哀自怜的自嘲。西晋末年,经过八王之乱的相互征伐,原本就已经脆弱的农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匈奴为首的五胡作乱,使得并州人民到了无法生活下去的地步,只好携家带口的外出逃难,并很快席卷整个河北,形成难民潮,最后连作为社会上层的官员、将领、士大夫阶层也加入难民行列。在当时五胡乱华的历史背景下,西晋的公侯将相尚不能自保,根本没有人会理会这些难民的死活,为了求生,这些难民自发组织起来对抗五胡和西晋溃军的侵扰,并逐渐规模化、组织化、根据地化,最终这股难民潮就形成“半兵半民”的乞活军。

而冉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入了乞活军陈午的部队。历史上没有人为冉隆做传,我们不知道冉隆何时参战又何时死去,只知道,陈午的部队一直在同石勒的军队打仗,大概在公元310年的黎阳之战中,冉隆十一岁的儿子冉良在河内与刘聪、石勒作战,“临弓矢不退”,令交战两军肃然。之后,陈午战败,冉良被石勒俘获。这不仅让我产生两个猜想,第一,连十一岁的孩子都要上战场拼命,可以想见这场战斗的激烈与残酷;第二,冉闵后来尊冉隆为“元皇帝”,说明冉闵从其父冉良那里知道自己祖父的姓名,冉隆死时,冉良应该已经到了记得自己父亲姓甚名谁的年纪,那么冉隆就很有可能是在黎阳之战中战死。

冉良被石勒俘获,石勒让他的侄子石虎收养他为养子,从此改名石瞻,成为石虎手下得力的战将。仿佛从此,那个乞活军小将冉良在世上再也不存在,存在的是后赵皇帝石勒的养孙“石瞻”,并深受石养父虎器重,最后官至左积射将军、西华侯,也算是“封侯拜将”了。

我也曾和有些人一样怀疑石瞻会不会以十一岁的年纪就表现出强悍的战将风格,后来看了以非洲娃娃军为题材的电影《疯狗强尼》才知道,在那种人吃人的恶劣环境下,拿起武器的小孩所表现出来的冷漠与残忍,比大人更可怕。

公元319年,匈奴刘曜在长安称帝,改“汉”为“赵”,是为“前赵”。随后,羯族人石勒和刘曜公开对立,成立“后赵”。随后,双方在今天的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地区开展了广泛的争战。后赵军的主力就是石勒的侄子石虎,石虎屡屡在关键战役中打败前赵军队,从而树立起自己在后赵国中绝对的权威地位,石瞻此时作为石虎的养子自然也是活跃在各个战场之上。

公元328年,石勒又派石虎带领四万大军进攻前赵河东地区,一时之间,有五十多县纷纷投诚,后赵军势如破竹,直攻蒲坂。蒲坂为河东重镇,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见要地已失,刘曜亲帅大军十万会攻石虎,两军在高侯会战,石虎大败,也就是在这一战,石瞻被刘曜俘杀,死时连三十岁都不到,留下6岁大的儿子石闵。石瞻一生大部分时候都在替石虎卖命,战场上骁勇异常,石虎自己也是个杀伐无数的屠夫,对自己这个养子肯定是格外欣赏。石瞻死后,石虎把石闵收在身边引为孙儿辈,可以想见石虎对石闵也是非常疼爱的。

冉季载。

冉闵的祖先是西周周文王之子冉季载。

冉季载:名载,字季。西周王族,周文王第十子,武王同母弟。武王克商灭纣后,大封诸侯,将其少弟封于冉。因季载有善行,成王时被举为司空,主管军事,成为周王室的重臣,他辅佐成王,广有令名,是周初著名的王室领导。他的后代,以其封国为氏,称冉姓,并尊冉季载为其得姓始祖。

冉闵到底是不是英雄﹖

冉闵是个性情粗暴,身份复杂,武力强横之人。

其父冉良是乞活帅陈午所部,兵败俘于后赵明帝石勒,收为养子,赐名石瞻。乞活人是汉人流民,也是当时反胡保国意识最强的势力。冉氏一族世代牙门将,勇力过人。牙门将乃是守牙门(战堡)之将,抗敌的第一线,猛士中的佼佼者。

冉闵长大后,其身为后赵皇族,以胡人将领身份多次攻打东晋,杀兵斩将,战功赫赫。

后赵政权虽贵胡贱汉,但并没发布种族灭绝的恶令。石虎及其几个短命儿子残暴不仁,但其对诸胡,对本族也一样残暴。石虎光太子就杀两个,石氏皇族还动不动吃人肉,读史者尚觉恶心,其皇族当灭!

冉闵乘石氏内乱,杀石鉴而代之。又因胡人不与之同心,且多次埋击冉闵,遂亲率部卒杀胡人二十万,并下杀胡令!史载“于时高鼻多须至有滥死者半。”

但光禄大夫韦??请杀投降的胡人,并要求冉闵放弃单于的称号,却被冉闵杀死。冉闵还以胡兵一千与太子为护卫!说明其之灭胡令是基于自身利益驱动。

史有“邺中饑,人相食,季龙时宫人被食略尽。”的惊人记载。想宫中之人也应多为汉民吧!这是汉人英雄干的事!?

立国三年,兵败于前燕,被杀,谥为武悼天王。

天王者乃后赵胡人皇帝之别称,可笑今之冉吹,动不动天王威武,不知其之含义!

想其一生,灭胡兴汉不过三年,大半生都在攻打汉人政权的东晋。乱世枭雄绝对称的上,但仅以勇武称英雄似有不妥。

北朝之史,血腥暴虐,冉闵不过又添一笔。生于乱世,汉之平民生之多艰,胡之平民亦然。

掩卷长息为之一叹。

从历史的角度看,冉闵只是一个政治家,算不上英雄,他走到屠杀胡人,拯救汉族这一步也是偶然之举,无奈之举,并不是有意而为之的举动。

冉闵父亲是后赵武帝石虎的养子,这位石虎在历史上可谓臭名昭著,以屠杀汉人为乐。而冉闵这位养孙也并不是什么善类,他凶悍无比,多次打败东晋大军,是当时石虎政权的核心人员,石虎政权得以大规模屠杀汉族,这里面的罪过他也有份。

在石虎死后,后赵内部石虎的儿子们开始了皇权争夺,而冉闵因为功高盖主,也成为了被忌惮和打击的对象。然而冉闵并不是一个自甘平庸的人,他手握兵权,同样野心勃勃,也想夺取后赵的皇位。在皇权的斗争中,冉闵获得了胜利,但是他毕竟是汉人,后赵的胡人并不买账,不愿意为他所用,而且石虎对于汉族的残暴态度,导致了汉族和胡人之间关系持续性非常紧张。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避免石虎的后代秋后算账,冉闵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大开杀戒,永诀后患,所以他最后的选择是将石家彻底灭族,大规模屠杀胡人,建立自己的汉族政权。

当然是民族英雄,民族英雄定义在于两点,第一,立志为民族献身,第二,为民族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冉闵在这两点都够得上格。鲜卑人目前确实融入了汉族,但我们要历史地来看问题,不能现时地看,否则就违反了看待历史的基本原则

历史上的人物,特别是政治人物,英雄二词来界定,总不太准确。具体到冉闵,更不贴切。

我们可以说他是政治家,军事家,也可以说是特定时期的民族英雄,或者说是人类败类,但与绝对不是英雄。

冉闵的历史贡献,在于基本阻止了汉人的被统治甚至奴役的命运,振兴了汉族,压倒性遏制了胡人,保存了中原文化。

但就如五胡乱华的历史定位一样,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大汉族狭隘主义观不可取,那么冉闵杀胡,无非是一个政权一些利益集团对另一个利益集团的取代,冉闵杀胡与他的爷爷石虎屠汉一样,都是个人残暴,而已,不必披上民族大义外衣。

乞活军为什么为冉闵殉葬

五胡乱华时期,神州陆沉,汉人生活生不如死,整个神州大地都笼罩在胡人的铁蹄之下。胡人对汉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那时的汉人差点被亡国灭种,但就在这一危机时刻,出现了一只名叫“乞活”的军队,首领冉闵,拯救了华夏。乞活军不为其他,只为汉人乞活。

乞活军,一只五胡十六国时期活跃于黄河南北的汉族武装流民集团,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凶猛强劲的农民部队。它是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个特殊产物。部队的组成既不属于官方招募,也不是民间自发,却又兼具官方、民间两种特质,它是由官方组织起来的集体流民,是流民中团结力最强、活动范围最广、历时最长久的队伍。

乞活,顾名思义,乱世中乞求活命自保也 ,其悲壮凄惨情形可见一斑。乞活军的基本成分是汉族流亡农民,虽然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此前的身份并非农民,而是原并州官吏,士大夫,士兵,但是一方面他们在流民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另一方面当他们加入到流民行列后,实际上已失去了先前的身份地位,脱离了原来的组织系统,并参与农业生产,也成为流亡农民的一部分。

最初乞活军只是被黄河两岸的军阀所驱使,为了争地盘而替这些人打仗以填饱肚子。后来由于民族矛盾日益加深,乞活军也就成了汉族民众对抗五胡的重要武装,并颁布杀胡令,一心只与胡人为敌。其大小奋战几十场,一直奋斗在抵抗胡人的第一线。乞活军战绩如下:

(1)首战以骑兵3000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

(2)再战以5000骑兵大破胡骑七万;

(3)三战以11万(含4万乞活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

(4)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

(5)五战以6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

(6)六战又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十四万不退反进竟十战十捷!

当然,最终冉闵败死于慕容恪之手,乞活军大部分为冉闵殉葬,遭受重创。从此乞活军不能再成规模的向胡人发起进攻,转而进行骚扰和袭击。直到东晋末年,都还有乞活军的余部在奋力抗击羌胡前秦,前后持续113年。

媚公卿人物分析

您好,《媚公卿》是一部描写唐朝宫廷生活的小说,主要人物包括:

1. 杨玉环:唐玄宗的宠妃,美貌绝伦,聪明机智,在宫廷中拥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她是整个故事的主角,也是最具争议的角色之一。

2. 韦皇后:唐玄宗的正妻,温柔贤淑,深受玄宗的宠爱。她与杨玉环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竞争关系,但她并不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人物。

3. 安禄山:唐玄宗手下的将领,外形威猛,胆略过人,但同时也极度残忍和野心勃勃。他对杨玉环产生了强烈的欲望,最终导致了唐朝的覆灭。

4. 杨国忠:唐玄宗的大臣,忠心耿耿,一心为国家和皇帝服务。他在小说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唐朝的支柱之一。

5. 郭子仪:唐朝的名将,有才华、有魄力,忠诚正直。他在小说中与杨国忠一起为唐朝的存亡而努力。

总体来说,《媚公卿》中的人物塑造比较立体,既有正面的形象,也有负面的形象,展现了唐朝宫廷生活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媚公卿人物往往是指以讨好权贵为目的的人,这种人最早出现在古代宫廷中,后逐渐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出现了各种媚权之人。
这种行为的主要原因是权力具有吸引人的魅力,许多人都希望通过媚上权贵来获取更多的利益。
但要注意的是,这种行为容易导致道德和伦理的失范,造成不公平和不公正的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在现代社会中,媚公卿的行为已经不再局限于宫廷和政治领域,而是泛滥到商业、娱乐、教育等各大领域。
这种现象引起的不良影响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因此,我们应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保持独立思考和言行一致,而不是随波逐流、媚上权贵,以免遭受不良影响。

陈容:两世为人,她避去从前的错误,谨言慎行,步步为营

女主陈容前世的时候,喜欢冉闵。可是冉闵喜欢的却是自己的族姐,虽然最后陈容千方百计算计了族姐,也成功嫁给了冉闵,可是冉闵恨她,一点都不想接近她。于是最终陈容在绝望之下自焚而死。

陈容死后重生到了自己的十五岁,一切的灾难还没有发生。于是她远离冉闵,绝不委身为妾。两世为人,陈容一一避去前世的错误,谨言慎行,步步为营。也遇到了她前世本只听闻风华今世却纠缠不休的男人——王弘。最终和王弘经过一系列波折之后,两人在一起。

?

02、王弘:既然阿容如此不舍,为何执意推开我?阿容若是有情,你我可以厮守

男主王弘,是东晋琅琊王氏嫡子,自小便接受着不亚于帝王家的教育,是未来的族长候选人。王弘此人薄情,在与陈容一步一步算计和试探中,终于是在那混乱肮脏不堪的时代中找到了自己此生的挚爱。

前世的王弘只算是福薄寿短,他在莫阳城被攻陷,被杀身亡。而这一世,因为女主陈容向他弹了一首凤求凰。于是这个聪颖的女子便彻底的走进了他的心里。王弘对陈容说“既然阿容如此不舍,为何执意推开我?阿容若是有情,你我可以厮守”。经过一系列事情之后,王弘终究是对政治世俗心灰意冷,于是设计陈容假死,和陈容一起归隐山水之间。

冉闵大帝是民族英雄吗?他算不算民族英雄

冉闵虽算不上是民族英雄

但乱世之中,能始终坚守初心又能全身而退的人,能有几个呢?他能驰骋于乱世土地上,以一己之力搅弄风云,就已是一个值得敬佩的大人物

对于冉闵为何不是大多数人认同的民族英雄,也进不了教科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要从《杀胡令》本身的角度出发,这纸命令虽然暂时将胡人赶出了中原地区,但并不代表彻底征服了他们。

在诏令颁布后,许多胡人被残忍屠戮,历史记载“闵躬率赵人诛诸胡羯,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死者二十余万,尸诸城外,悉为野犬豺狼所食……屯据四方者,所在承闵书诛之,于时高鼻多须至有滥死者半……”,这可以看出屠戮胡人的场面之残忍血腥,不符合我们所推崇的人道主义。

此外,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是华夏儿女,而《杀胡令》不能解决民族矛盾,也不能促进民族融合,只是一种以暴制暴的手段,因此,并不为多数人所推崇,也无法成为能教化后人的诏令。

第二,如果要评论冉闵生平的所作所为,那么,他的行为也不符合传统的儒家道义。冉闵的前半生都是胡虏暴君石虎的养孙,为石家而活,所建功绩也都是给胡人的功绩,他绝非谈得上忍辱负重几十年寻找机会复仇。

后来他杀尽石家人,建立属于汉人的政权,那不过是形势所逼,大部分还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并非为民族大义。而冉闵屠戮石家人时,城内血流成河,石虎的子孙多数是被折磨许久后才死,石氏许多成员被灭了九族,这更显示出了他残暴的一面。

我国对英雄的推崇大多数情况下重在文化精神和道德操行,所以尽管冉闵有骁勇善战的一面,他还是不能成为传统意义上的民族英雄。

第三,从冉闵颁布《杀胡令》的原因来看,大部分还是因为身不由己以及为自身利益考虑,那个时候,要么冉魏被胡人所灭,要么胡人被冉魏所灭,冉闵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颁布杀胡令,民族大义不过是表面上的旗帜。

总而言之,在种种原因之下,冉闵并不算是一个胸怀大义的民族英雄,在当时的东晋政权之下,他也并不受重视,他人只把他看作一个无知的跳梁小丑。

冉闵最终是在和鲜卑军队的战争中因寡不敌众而壮烈牺牲,他一手抢夺、建立的政权也就此湮灭。但终其一生,死于战场之上,至死与敌人厮杀,我们相信他必定未曾后悔。

冉闵虽算不上是民族英雄,但乱世之中,能始终坚守初心又能全身而退的人,能有几个呢?他能驰骋于乱世土地上,以一己之力搅弄风云,就已是一个值得敬佩的大人物,即使历史只是以寥寥数笔描述他,那又如何呢?

冉闵可以算称为民族英雄,他的最大功绩就是颁布的杀胡令,将五胡乱华中最残暴的羯族几乎灭族。冉闵的杀胡令,号召汉人杀胡,展现了始终被欺凌的汉人的团结与力量,从而使汉人的地位,从胡人眼中的两脚羊,变得不可轻辱,极大的改善了北方汉人的生存环境。

冉闵大帝不是民族英雄。
因为在历史上,他并没有为民族做出过显著的贡献,他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暴君,用尽手段,自私、虚荣、卑鄙,削弱国家力量,导致国家分裂,灭亡。
如果我们认为民族英雄应该是为民族做出重要贡献、受人尊敬,那么冉闵大帝无法被列为民族英雄。
而在汉族历史上,有众多名将和贤臣,例如关羽、赵云、诸葛亮等人堪称民族英雄,他们为民族的幸福和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深受人民尊敬。

不是民族英雄。

冉闵(?~352年6月1日),字永曾,小名棘奴,魏郡内黄县(今河南省内黄县)人,冉魏开国皇帝。

初名石闵,乃后赵皇帝石虎的养孙,石虎待他就如同亲孙儿一般。果断敏锐,以勇猛著称。后赵授游击将军,封修成侯。数从征伐,屡立战功。石虎死后,拥立石遵为帝,后杀石遵改立石鉴。

350年,弑杀石鉴称帝,恢复冉姓,建立魏国,史称冉魏,改元永兴。

352年,兵败突围不遂,遭前燕太原王慕容恪击败,后为燕王慕容儁所擒,斩于遏陉山,追谥武悼天王。冉闵的玄孙冉华(染华)的墓志铭则称冉闵为“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