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澶渊之盟后宋真宗为什么渐渐疏远寇准

  1004年,辽圣宗奉了萧太后大举攻打中国,深入内地。搅得人心惶骇,都想避乱。宋真宗召集群臣,商量对策,但是群臣给到的对策中除了逃只金陵,就是躲避到成都。当轮到宰相寇准发言时,寇准道:臣要把献策避地的人先杀了,把他的血衅了鼓,然后北伐!陛下若能御驾亲征,契丹自然会得逃走。否则亦可想出一点奇谋,把他们挡住。若要逃到金陵、成都,徒然使得一处处的人心涣散罢了!  

1_副本3.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真宗听得这番议论正大,遂决定亲征。当时命朝臣出知诸州,在殿前受勅。寇准警戒他们道:各州的百姓都是兵,各州的府库都是财。我不希望你们立战功,只希望你们坚守。若是你们失去了一城一壁,可不要怪我用军法从事!他还把提议逃到金陵的王钦若出判天雄军, 不准他辞职。王钦若吓极了,在军中整天闭着门,修斋念经,祷求佛菩萨的保佑。

  宋真宗虽是亲征,心中也着实害怕。寇准逼住了他,一定要前进。好容易到了澶州南城,真宗望见契丹军势甚壮,又想停下了。寇准指挥卫士,把御辇向前开发,就渡过了黄河。真宗无奈,只得到了北城门楼。远近宋军望见城楼上张着黄色的御盖,知道真宗已到,大家跳跃着呼喊“万岁”。这声音传播了数十里远,军气顿时一壮。契丹料不到真宗能亲来,听得宋军的欢呼,心中有些吃惊。他们数千个骑兵冲向城楼,宋军迎上,击杀了大半。真宗到澶州五天,契丹就请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