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简介资料 上官婉儿相貌复原图 上官婉儿的丈夫及私生活(2)

其墓志为青石所制,形状为方形,出土时为发现有损坏,长宽均为七十四厘米,厚度有十五点五厘米,以阴刻手法,行文九百八十二字,墓志内容主要记载了其家族的兴衰荣辱与她的一些生平事迹。

后人读其内容,浩浩泱泱达到九百多,翻译其内容更是让很多史学家跌破眼镜,披露和颠覆了很多大家认知里的历史知识。

首先就是墓志所说上官婉儿的祖籍乃是今甘肃天水一带,而从他祖父上官仪的墓志所记载,其祖籍应该是今河南三门峡的,这一点后来在历史文化教授的验证与解说下也得以解释,其原因要追溯到上官家族的祖上楚怀王子兰身上。

再就是记载了上官婉儿本身经历与一代女皇武则天极为相似,都是嫁了唐朝的两任君主,十三岁被封为才人,虽然这有可能是武则天的安排,当时的李治已是垂暮之年,对于男欢女爱已没有什么兴趣了,但是名义上她也是唐高宗的女人了,再到唐中宗李显,已是徐娘半老的上官婉儿被封为昭容,位级比武则天当时昭仪要低一等。

最具爆炸性的就是墓志记载上官婉儿并不是韦皇后一党,其人也并不是如历史记载那般阿谀奉承,八面玲珑之人,更是曾以死相谏阻止李显封安乐公主为皇太女,打破安乐公主想要步武则天后路的美梦,后被降为婕妤。

上官婉儿是怎样一个人 上官婉儿最后嫁给了谁

上官婉儿是怎样一个人

上官婉儿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女政治家,原本应该出身名门的她,因祖父获罪,导致全家被累,刚出生她就成为掖庭奴仆中的一员,但是,在经过她母亲的教导之后,她成为了一个熟读诗书、头脑灵活、有自己的政治见地的女人,十四岁那年,因为才华出众,哪怕是罪人之身,依旧被武则天唤入宫中,因为喜爱她写的字,从那以后,武则天之后所下的诏书,大多数都是上官婉儿所写。

上官婉儿像

上官婉儿像

凭借着武则天的喜爱,她成功登上朝堂,之后,她更是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头脑,开始参与政务,真正成为距离天子最近的朝臣,武则天身边最得力的助手,而她对朝廷的影响也是与日俱增,除此之外,她直接地影响了唐朝的文风,因其善于诗文、酷爱藏书,在她的引导下,唐后期的诗歌水平大幅度上升,而且在当时的文人里,她有着很高的评价。

作为一个朝堂上的朝臣,她还很会审视时度,武则天被迫退位后,唐中宗再次登基,她开始与韦皇后亲近,从而得到唐中宗的信任,而在太平公主的权势逐渐增大之后,她又开始与太平公主相交,从而躲掉了几次足以致命的危机,这在另一个方面也说明,这个女人的心机绝对不可小觑。

另外,上官婉儿很得武则天的看重,甚至有传言称,武则天有意将她培养成下一任女皇,当然最终不了了之,但这也证明了,上官婉儿在处理政务方面的确有着非凡的能力。

上官婉儿嫁给谁了

上官婉儿身为武则天的心腹女官,她的权利常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传曾经上官婉儿和武则天的男宠私通,被武则天用金刀割伤,最后还是上官婉儿精心侍奉,曲意迎合,再加上她确实是武则天的左膀右臂,很快就再次赢得了武则天的信任和欢心。在唐中宗复位时,上官婉儿十六岁,便和唐中宗有了私情,最后被册封为昭容,封她的母亲郑氏为沛国夫人。在《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卷中曾经有过记载,上官婉儿名义上是中宗的嫔妃。

上官婉儿像

上官婉儿像

但是在她的墓志上有说法是,上官婉儿“年十三为才人”,据说那个时候应该是唐高宗在位期间,也就是说上官婉儿在十三岁的时候,被唐高宗册封过才人。但是历史上后来她又确实被唐中宗李显册封为“昭容”,所以有说法就称上官婉儿被封为唐高宗的妃嫔是武则天的筹划,武则天在那时就看中了上官婉儿的才能,她是想通过册封给上官婉儿一个名分,让她摆脱罪官奴婢和宫女的身份。

在五代时期刘昫的《旧唐书》中写道,上官婉儿曾经和武三思、崔湜私通,但是在唐代当时的文献中却没有任何记载,《景龙文馆记》中倒是提起过一句,但是当时的“通”字,有可能是私通也有可能是接见,所以并不是肯定这件事情是真的发生过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上官婉儿所做的事情有利于当代的比较多,就一般正史而言,上官婉儿功大于过,对她的评价也是远远高于后代。

上官婉儿野史

关于上官婉儿的野史,应该是很多的,上官婉儿本身的经历,极富传奇色彩,再加上上官婉儿是个及其美艳的女子,正是野史需要的题材,美女,权势,才华,生死。

上官婉儿像

上官婉儿像

今日我们不说上官婉儿的风流韵事,不说她坎坷的身世,也不说她如何在深宫中顽强的活下来,更不说她如何一步步走向武则天,走向一个世代和这个世代权利的中心,今日我们只谈上官婉儿最具传奇色彩的一部分。

有这么一则传说,据说上官婉儿的母亲郑氏,在怀着上官婉儿的时候,一日小憩,做了一个梦,梦里出现了一个巨人,巨人交给郑氏一把秤,对郑氏说,这把秤将丈量天下的士人。这把秤自然是指的上官婉儿了。所以做了这个梦以后,郑氏一心一位自己会生一个儿子,可是生出来却是个女儿。

后来上官仪和上官庭芝为武则天所还,郑氏也只能带着上官婉儿在掖庭为奴。在掖庭的时候,郑氏常常抱着上官婉儿坐在石阶上,问上官婉儿是不是真的会成为丈量天下士人的人,上官婉儿便会咿咿呀呀当做回答。后来果不其然,上官婉儿不仅凭借其才华影响了一个朝代的文风,更因为其政治手段几乎成为当朝宰相,后世人称之为“巾帼宰相”,更有野史记载,武则天有心将女皇之位传给上官婉儿,可见上官婉儿其人才华不仅不输男子,甚至更甚男子一筹。

一代巾帼宰相上官婉儿是怎么死的 上官婉儿被谁所杀

上官婉儿是怎么死的

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小字婉儿,唐朝著名女诗人、女官、唐高宗时期首女皇武则天赏识掌管宫中诏命,也就是草拟诏书。期间与武则天第二子也就是太子李贤之间留下了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一段情事。其人才情卓绝,聪慧过人,但是李贤落难时她毅然决定抛弃情爱选择留在了武后身边,并且罢黜李贤的诏书就是她亲自书写的,可以看出她做事果敢坚决丝毫不拖泥带水。

上官婉儿像

上官婉儿像

其祖上三代都是当朝重臣,祖父亦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后来因为参与抵抗武则天被武后赐死,全家受连,尚在襁褓的婉儿与母亲被迫窝居于掖庭,但是她丝毫没有受到打击,反而从小愈发的勤奋,一直到十四岁得到武则天的重用,收于身边,她便开始了自己的宫廷斗争生活与政治生涯。

由于她熟读史书,能行文赋诗,武后异常的器重于她,一时之间权势渐盛。到了唐中宗时期,武后的势力遭到李唐宗室大臣的打击,武则天被迫退位,上官婉儿凭借着自己过人的才华以及八面玲珑的手段又得到了唐中宗李显的重用,纳入后宫,封为昭容。

此后她开始曲意逢迎韦皇后一党,参与朝政,并且为韦皇后出谋划策,开始打压李唐宗室。遭到了太子李重俊的强烈不满,直到景龙元年,李重俊发兵杀了韦皇后一党的武三思父子,上官婉儿逃过一劫由此她又开始结交太平公主一党。

景龙四年也就是公元710年,李隆基发动政变,杀了韦皇后一众党羽,也将上官婉儿斩于旗下。

上官婉儿被谁所杀

上官婉儿是唐代一位举足轻重的女官,因其祖父上官仪获罪,刚刚出生不久的她和母亲郑氏成为了掖庭婢女,但因从小郑氏对她的严格培养,她不但精通诗文,在政事方面也有自己的见解,更被誉为“才女”,十四岁的时候因为才学出众被武则天选中,不但免除了她奴婢的身份,还让她掌管宫中诰命。

上官婉儿像

上官婉儿像

也正因为这样,这位才女走上了大唐的政治舞台,并在上面添上了浓重一笔,武则天称帝之后,上官婉儿的身份也跟着再上一步,当时武则天的很多旨意都是由她负责书写的,之后十年内,她更是一步步走上朝堂,成为武则天的左膀右臂,虽然没有明确的封号,但是,当时的她可谓是真正的权势滔天,在武则天被迫退位后,唐中宗李显复位,其对上官婉儿更是信任有加,专门让她负责起草诏书,又册封她为昭容,在此期间她与太平公主的关系也很不错,在太平公主的势力愈加强盛之后,她们的关系更是亲密,唐中宗驾崩之后,韦皇后成为实际掌权人,原本她打算立李重茂为皇太子,自己垂帘听政,但是当时的宰相楚客和韦温却鼓动韦皇后像武则天一样,自己称帝。

这个消息被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知道后,商议之下决定率先动手,阻挠他们的意图,七月二十一日,李隆基带兵攻入皇宫,先后杀死韦皇后及其女儿安乐公主,后将上官婉儿杀害。

陕西发现上官婉儿墓

陕西省地方政府方面于2013年向上级政府汇报在咸阳机场附近发现一处墓葬,后经考古学家发掘与清理确认了其墓主为唐中宗的昭容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墓

上官婉儿墓

上官婉儿,唐朝著名女政治家,其人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不仅才情卓绝更是富有政治头脑,先后追随于武则天、唐中宗李显以及韦皇后,后来韦皇后一党势力遭到打压又想结交太平公主一党,更是与被废太子李贤之间有着一段不清不楚的感情经历,直到公元710年,李隆基发动政变,清剿了韦皇后一党,这时的上官婉儿为求自保又想投靠于李隆基,不想却被其斩杀。

考古发掘工作异常的缓慢,到了九月,随着清点工作逐步的展开考古学家发出官方声明,上官婉儿墓被发现时多处遭到大规模的破坏,出土的陪葬品也没有多少,但是留有很多的墓志,考古学家就是根据这些墓志从而确定了墓主的身份就是上官婉儿本人。

墓葬确切位置位于陕西省咸阳机场渭城区北杜镇邓村北,距离唐代长安城的遗址约为25公里,是一座多天井和小龛单室砖券斜坡墓,走向坐北朝南,由墓道、天井、过洞以及壁龛、甬道和墓室所组成,其结构在唐朝墓葬中并不算复杂,为唐朝多见墓葬规格。

由于墓葬出土前已经遭到了破坏,天井与过洞被大范围的翻动过,甬道以第5过洞的顶部被彻底的破坏,已经不复存在,墓室的顶部也是全部坍塌了,地砖被掀起,最重要的是墓室内未发现棺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