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将鲁肃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样的(3)

吕蒙剧照

吕蒙剧照

这篇故事是说,鲁肃一直以来比较轻视吕蒙,觉得只是一个武将,但是有人告诉鲁肃,吕蒙现在已经与过去大大的不同了。于是鲁肃去视察,与吕蒙喝酒交谈,吕蒙提到说,鲁肃与关羽离的那么近,而且关羽是像虎熊一样勇猛的人物,问鲁肃怎么防备。鲁肃非常轻松的说,到时候怎么合适就怎么办吧。吕蒙说,怎么可以不提前做好防备呢?于是为鲁肃划定了五种应对方案,鲁肃非常的惊异,鲁肃离开了自己的坐席,拍着吕蒙的背说,我还真不知道你的才干谋略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了。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两个人结为好友后才离开。

这则小故事讲了鲁肃,说明了鲁肃是一个非常豪爽的人,也是一个非常爱才的人,同时也讲了吕蒙,吕蒙作为一个武将,能够通过学习成长为一个智勇双全的人,离不开孙权的劝学。现在我们还有一个成语叫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就是从这个小故事中来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学习的重要性,也看到鲁肃与吕蒙的惺惺相惜。

东吴都督鲁肃的字是什么

鲁肃,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鲁肃字子敬,公元172年出生,一生想要为国家施展抱负,建功立业。在孙权继位后,悉心辅佐,为孙权稳居江东之地立下汗马功劳。

《赤壁》鲁肃剧照

《赤壁》鲁肃剧照

鲁肃并不是出生名门大家,祖辈无人在朝廷做官,只是家里资产丰厚,也算的地方豪族。鲁肃年幼丧父,由他的祖母抚养长大,从小便胸怀大志,喜欢骑射习武,也不吝啬钱财,乐善好施,因此在当地颇有名望。

建安三年,鲁肃被袁术任命为东城长,也是在这一年,他结识了在居巢为长的周瑜。军阀混战,粮食紧缺,周瑜问鲁肃借粮,鲁肃毫不犹豫的就给了他仓库的三千斛大米,周瑜非常感动,日后相处觉得鲁肃是一个性格豪爽有才之人,二人故成为知己好友。周瑜劝说鲁肃和他一起脱离袁术,去投靠孙策,鲁肃欣然前往,袁术让他做将军都没留住他。后来到了江东之地,孙策被杀,他的弟弟孙权控制了政权。孙权是一个善于纳谏的人,注意吸收来自各方面的人才,鲁肃便开始了辅佐孙权的道路。

孙权重用鲁肃,还和他同榻而饮,听取鲁肃“鼎足江东”的建议,促成了刘备、孙权的联盟,在赤壁之战中,以少数兵力大败了曹操的雄师。鲁肃主张孙、刘联合抗曹,所以在刘备假借荆州的时候,也一力促成,只是刘备有借无还,也实在让鲁肃感到尴尬。在孙权争夺荆州三郡时,鲁肃单刀赴会与关羽谈判,轻松收回荆州三郡。周瑜病逝后,孙权也全力倚重鲁肃。

建安二十二年,鲁肃病故,当时只有45岁,孙权为其致哀,远在益州的诸葛亮闻听他的死讯,也同样表示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