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佩戴耳环最早竟是一种刑具?

耳环,我国古人称之为珥、铛,或称为耳铛、耳珠、充耳。耳环是如何起源的呢?

耳环的起源

在耳朵上戴上东西,最早不是装饰物,而是为了防止妇女逃跑,加在妇女身上的一种“刑具”。后来,妇女慢慢发现,这种“刑具”可以增加衣物装饰的美感,就沿袭下来。

女子的装饰耳环

女子的装饰耳环

也有史料记载说,当初,妇人大多不守妇道,有时竟趁着丈夫熟睡逃出去和情人幽会。做丈夫的便在她的耳根穿凿一个洞,扣上两个金属圆环。这样,女人稍微一动,耳环发出声音,只得打消幽会的念头。

女人的魅力耳环

另一种说法是,起初,女子没有贞操观念,只要有陌生男人路过,女人便迎上前去,主动搭讪,请陌生男人留宿。次日清晨,男人离开时按惯例应送一只耳环给女子,作为留念和酬谢。女人耳朵上的耳环越多,越是显出女人的魅力。后来,经过时代的变迁,耳环成了女人喜欢的饰品。

古代女子的耳环

古代女子的耳环

其实在我国古代医学中的一种“耳针治疗”,即用小毫针、皮内针或其他方法刺耳穴进行治病的。现代医学证实:耳垂正中具有穴位,刺激它对保护视力和防治麦粒肿、急性结膜炎、老年白内障、中心性视网膜炎等各种眼病,特别是对近视眼有良好的疗效。这些医学上的好处,恐怕不是今天戴耳环的女孩子们所会想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