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权为什么投靠魏 黄权的军事才能如何

  黄权是三国的一位大将,主要的带兵生涯是在蜀汉时期,早年在刘璋手下,刘璋投降后成为了刘备下面的偏将,为刘备攻取汉中立下了功。蜀汉伐吴失败后,黄权投降了曹魏,此后就极少领兵打仗了,但还是在魏国为官,深受魏帝信任,官至开府仪同三司。

  黄权为什么投靠魏

  黄权投靠魏国的行为引来了不小的争议,也许是因为之前有过一次易主的经历,就有人对他的忠诚度提出怀疑。其实,黄权当时选择降魏是经过一番分析才决定的。

搜狗截图16年12月08日1019_11.jpg

  新《三国》孙万清版黄权(网络图)

  刘备自立皇帝后,就固执地要讨伐东吴,这在当时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黄权委婉地指出伐吴的决策是不可行的,并给出了一个谨慎的建议,但是刘备的决心已定,让黄权以镇北将军的身份带领部分士兵镇守江北抵抗魏国,自己就冲到了伐吴的前线。

  东吴的将领陆逊利用夷陵复杂的地理位置进行由针对性的防守,两军僵持了很久。等过了梅雨季天气转热后,陆逊就主动攻击蜀汉的营地,突破了蜀军的围攻,刘备军队全线败退,退入白帝城。黄权收到消息后,蜀军已经溃不成军,自己返蜀的道路也被吴军切断,回蜀是不可能了。

  黄权觉得吴国刚刚击败了蜀国,如果向吴国投降,作为俘军,必然不会得到善待,而且当时吴蜀两国敌视状态胜过魏蜀两国,自己又蒙受刘备的恩情,有违道义,在蜀国的亲人也会受到牵连。权衡之下,黄权投靠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