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北伐战争中的故事有什么(3)

北伐战争形势图

这场战争起于1926年7月,1927年1月结束,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初次合作的一场革命战争,战争旨在反抗帝国主义和军阀主义,两党组成的军队命名为国民革命军,又作北伐军,充当主力的大多是皇甫军校的学生。广东革命政府分析了敌军力量的分布和敌我力量的对比,以及敌军内部的矛盾问题,部署了严密的作战计划。

北伐形势图

北伐形势图

北伐军兵分三路,分别作战。北伐的对象即占据中国广大地区的三派军阀,三大军阀皆受到日本等国的支持。湖南和湖北是主要的作战地区。两党的领导人达成一致共识,吴佩孚虽然凶恶,但实力不强又有冯玉祥路队的牵绊,南北受敌,因此决定首先攻打直系军阀。在两大战役中,叶挺将军带领独立军团作为先锋军首当其冲,大败敌军,鼓舞了军队的势气,而且战功累累,被称为战无不胜的铁军。在集中军力打倒吴佩孚的直系军阀后直接向东进军,打算一举歼灭孙传芳的势力,因此领导人做出了向江西进攻的部署。蒋介石李宗仁负责指挥,直接冲向九江孙的司令部,进而攻下萍乡,掌控赣南,后趁南昌群龙无首轻易摘取南昌。最后一路向北,围剿奉军。最终想要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不得不说的是,不足半年的时间里,便打到长江地区,声势浩大,震动全中国。而且这场革命中也涌现了许多的革命英雄,许多有名的战役也载入史册。三大军阀被消灭,北伐军在这场战争中实力不断增强,由最初的10万人,扩展到后来的25万人左右,按理说是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不幸的是在战争如火如荼的进行后,蒋汪一同叛变,建立起新的军阀,战争也以失败告终。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史学家在提到民国中后期历史的时候,都喜欢提一个词汇,叫做“北伐战争”。因为它代表着一种崇高的理想,也有一种军人使命感,让人由衷的尊敬与敬畏。

北伐战争照片

北伐战争照片

虽然北伐战争是胜利进军,大获全胜。但在打仗过程中的矛盾也是很多的。首先,北伐战争是需要军队的,那么军队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大名鼎鼎的黄埔军校。在前几期的学员里面,众人真的是一腔热血精忠为国。所以,打起仗来不要命的拼。那么,黄埔军校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是当初孙先生感觉中国革命无力,所以创建的。创建的时候,因为国共有着共同利益,所以就走到了一起,形成了一种利益绑定。

那个时候,共产党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周恩来。周恩来那时候任政治处主任,负责学生们的思想工作的。黄埔军能在北伐中历尽挫折而不退缩,与周恩来苦口婆心的思想工作有很大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周恩来也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