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图片欣赏

官渡之战图片欣赏

官渡之战到底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为何大家都喜欢研究这场战斗,他整个战场的布局究竟有多广,又涉及了哪些地点,为何取名叫做官渡之战,在这场战斗中,究竟哪一方获得了胜利,又是如何获得这至关重要的胜利的,我们细细研究,一一弄清。

官渡之战地图

官渡之战地图

我们首先来看看官渡之战所波及的地区,也就是这场战争的地图,上北下南,从地图上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袁绍军队的主要势力处于北方,而曹操军队的主要势力处于南方。

这场战争是由袁绍挑起的,所以他将战场设定为一路南下,从黎阳到白马,从白马到阳武,最后到达官渡,兵力看上去极为分散。而曹操却处于守方,他的关键其实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因此他的势力并没有走很远,主要在官渡附近布线防守,以用来抵御袁绍的进攻。

再看双方兵力的布局,袁绍因为兵力足,所以布阵显得极为分散,他将程昱放在东方,将刘延放在白马,将于禁放在靠近官渡处,直面出击,在于禁的西边,袁绍由于不放心又防止了魏种,此人之前是曹操的部下,后变节投靠了袁绍。

曹操方由于兵少,排兵布阵时尤其注意活力集中,首先他派出著名武将徐晃张辽作为先锋部门迎击袁绍军队,拍夏侯谆在不远处进行接应,而他和儿子曹仁则镇守中枢地带。

这场战争,由于曹操用将得当,也由于天时地利的原因,所以他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官渡之战袁绍七十万为何仍失败

官渡之战,袁绍投入的兵力有多少,一直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有的人说投入只有十一万左右,有的人又说投入有七十万人。那事实真相究竟如何,接下来将作出详细的说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官渡之战场景

官渡之战场景

袁绍的兵力在那个时候是十分强大的,为何这么强大,是因为他赢得了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这场战役是什么呢?那就是扳倒董卓,收编他的军队和领地,那么董卓又是何许人呢?

董卓,东汉末年皇帝身边的权臣,生性狡猾,为人十分霸道凶残,对人命看得很轻,可以说视人命于一钱不值,施行暴行,种种行为导致了各方势力的纷纷起义,这里面便有袁绍,也可以说在董卓时,就有了三国时代的开启趋势了。

袁绍联合各方势力,作为首领,带领大家齐心合力灭了董卓,从此众望所归,大家更加对其言听计从。可以说,袁绍在灭了董卓后,势力达到了顶峰,各方能臣谋臣武将纷纷前来归顺,以期望能还给大家一个太平世界,不再有纷乱,不再有战乱,骨肉不再被逼分离,过上众乐乐的生活。据不完全统计当时袁绍的军力确实达到了七十万人左右。

但是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并未将所有的兵力都投入,一则曹操当时力弱,兵力不足两万,袁绍觉得以五倍于他的兵力定可灭了他,二则袁绍出征,内部还是需要留下大臣武将为其谋划的,所以这两点足可说明袁绍只可能投入十一万左右的兵力。

官渡之战双方兵力

官渡这场战争,它的出名就是因为敌对双方的兵力相差之大,但结果却是兵力少的一方够通过自己的智谋、团队的配合逆转了整个局势,并最终将兵力多的一方彻底击溃,取得了这极具历史时刻的胜利,这场战役被成功收入历史记录,成就了千古一大美谈,并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不光是对政治格局,还有对古文化的影响。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

那到底这场官渡之战,袁绍方和曹操方分别投入了多少兵力呢?那这些兵力的投入又分别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呢?通过这个投入能说明什么道理么?

据不完全统计,袁绍在这场官渡之战中,陆续不断的投入兵力,直到整个战役的完成差不多投入近11万的兵力,而曹操的当时的实力比较弱,在这场大战中共计投入约2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