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梵高的评价(2)

梵高的感情之路也是不平坦的,在梵高写给提奥的信中也有体现。梵高在经历了三段不顺意的感情后对于自己想要的也有了改变,在信中梵高讲述了自己不在乎一个女人的样貌或是家庭,梵高更欣赏的是丑陋的,衰老的这样经历过困苦的人,因为这样的灵魂或许才是最纯净的。

梵高与弟弟提奥的信件交流不仅让梵高的心境得到诉说,更使梵高的艺术作品得到解放。如果说梵高写的是给弟弟的信,倒不如说是梵高的自我精神解救。梵高在信中谈及自己的作品色彩,谈及自己的恋爱,甚至自己的生死,但更多的信中流露出来的是自己不灭的信仰。

梵高属于什么画派

很多人对梵高很熟悉,一般来说,艺术领域的人对于别的领域的人来说,大多很陌生。因为一个领域渗透到另一个领域是很难的。普通人一般只关心周围生计,柴米油盐酱醋茶已经够他们忙的了。但是,梵高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了领域的壁垒,为世人所知。可见其才华横溢。但是,梵高是什么画派的却是大多数人不知道的。

梵高画像

梵高画像

有一句广告词,不走寻常路。很多人对梵高是什么画派感到好奇。梵高是印象画派的,在很久以前,印象画派——梵高所属的画派,同样不被当时的世人理解,原本注重画面整体性和故事性的画家们不理解,一堆用画笔随便画画点点,看起来像用抹布涂抹出来的画有什么可以值得称赞的。但是,印象画派对光和影的关注和掌握,的确为原来陈腐的艺术界带来了生机。而梵高所属的印象画派却不是他开创的,而是另一个天才——法国画家莫奈,但是,梵高却也在印象画派内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他开创了一个后印像画派,将原本注重光和色,转向色彩更浓烈,更具装饰意味的后印像画派。印象画派的两位辉煌时代的领导人,一个是莫奈另一个就是梵高了。继莫奈之后,梵高再次引领他所属的印象画派走向辉煌。他创作的《向日葵》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鲜艳而热烈的红色,表达了他的热情和向往,也真切的证实了梵高是什么画派的。

印象画派是梵高的,是莫奈的也是世界的。但终究只有梵高,他为他所属于的印象画派,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高更和梵高的故事

说起高更和梵高,人们可能更多的谈论的是两人之间的友谊,还以就是关于梵高的著名的割耳事件。

梵高作品

梵高作品

当然,高更和梵高的故事不仅仅只是以上两件。首先,高更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陶艺家及版画家。 1873年开始绘画,并着手收藏印象派画家作品。生于法国巴黎的高更热爱绘画,他把绘画当做他人生至关重要的一件事,他并且常沉迷于绘画的世界,他对于绘画有着和常人不一样的见解和体会。为了能够有好的作品,高更有时会在未完成的画前坐一整天,直到这幅画完美的呈现出来。他对于绘画的热爱是普通人不能理解的。他的代表作有《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等。

关于高更和梵高的故事要从两人相识开始说起,高更和梵高的相识,是两个天才画家、两个孤独的灵魂之间的碰撞。同为画家,他们的共同话题很多,常常讨论着关于绘画的一切,两人同命相连,彼此欣赏,因艺术连结,因心灵共鸣而撞击炫目的生命火花。

为了绘画两人甚至同住在一个屋檐之下,共同为绘画而献身。在这乌托邦的生活中他们两个欣喜若狂,然而好景不长,他们开始为艺术争执不休。这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他们都是天才,而天才的个性都很强烈,且有些自命不凡。于是乎争执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激烈,终于在一次惊心动魄的交锋之后,高更愤怒地扬长而去。这次决裂对梵高的打击是致命的,高更离去之后,梵高割下自己的耳朵,这就是著名的割耳事件,从这件事之后,梵高的情形每况愈下,最后自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