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政治家郭子仪的孙女是谁

唐代政治家郭子仪的孙女是谁

郭子仪的后代众多,有七子八婿,孙子三十多人。在郭子仪大寿的时候,孙子们一个个行跪拜之礼,但是郭子仪却叫不出大部分人的名字,只能点头示意。在这一帮孙子们中,有一个女子在日后宠冠后宫,戏剧性地经历了八个皇帝,成为著名的郭太后。

《宫心计》郭太后剧照

《宫心计》郭太后剧照

郭氏的闺名已不可考,只知道她是郭暧和升平公主的长女。贞元九年,郭氏被选为广陵王妃。因为郭家与皇室关系紧密,郭氏得到很多恩宠。贞元十一年,郭氏诞下李宥。李纯即位成为唐宪宗,郭氏被封为贵妃。因前太子去世,李宥作为第三子被立为太子,同时改名为李恒。宪宗恐其成为皇后后影响后宫甚至前朝,驳去了群臣立郭氏为皇后的奏请。元和十五年,宪宗去世。郭氏母凭子贵成为皇太后,同时追封了郭府很多亲眷。郭氏贵为皇太后时,穆宗亲率文武百官前往拜寿,场面宏大豪华,花费奢侈。郭氏前往骊山游览时,穆宗派亲王伴其身边;郭氏回宫时,穆宗亲自迎接。

四年后穆宗逝世。郭氏不愿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参与外廷,让太子李湛即位成为敬宗,郭氏成为太皇太后。只过了三年,敬宗被宦官杀害,郭氏立敬宗之弟为文宗。之后,郭氏又经历了武宗、宣宗。

宣宗的母亲郑氏原是郭氏的婢女,在宣宗即位后,郑氏对郭氏的礼节越来越淡薄。郭氏郁郁不乐,本想跳楼自尽后被侍从拦住。当天晚上,郭氏突然去世,谥号懿安皇后。

郭子仪初与李光弼的介绍

《郭子仪初与李光弼》选自《资治通鉴》。郭子仪和李光弼同是安思顺副将的时候,两人关系疏远、互不交流,后郭子仪取代安思顺的职位,李光弼求郭子仪要杀只杀他一人,不要祸及妻儿。郭子仪向李光弼表明自己没有私心,勉励李光弼忠君爱国,两人合作无间。

李光弼像

李光弼像

李光弼是李楷洛之子,自幼严肃,治军极严。王忠嗣任朔方节度使的时候对李光弼青眼有加,认为之后肯定是李光弼接自己的班。安思顺成为节度使,李光弼与郭子仪同为节度副使,两人有点竞争关系,关系不是很好。李光弼的军事、战功比郭子仪的更出色一些,但是郭子仪的为人处事优于李光弼。当郭子仪继任朔方节度使时,李光弼担心报复,求郭子仪网开一面。郭子仪不但不利用职权打压李光弼,还把李光弼推荐给皇帝,为国效力。这可以看出郭子仪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同时他也推心置腹,感动同僚。

之后两人携手与叛军作战,安史之乱中两人功不可没。尽管都是“中兴名将”,两人的性格却相差很多。郭子仪为人宽厚,很少得罪人。李光弼的个性让人望而生畏,难以相处。李光弼为了治军,将崔众斩首,威震三军。两人作为武官,都遭到了皇帝的猜忌。但郭子仪能够用真诚打动皇帝,尽量不得罪小人,李光弼却与小人硬碰硬。最后,一个功高盖主而主不疑,一个遭受猜忌,郁郁而终。

郭子仪不得罪小人的原则

郭子仪在唐朝为官时立了很多功,他立命的根本就是功勋战绩,甚至到了功高盖主的程度。但他却没有遭到皇帝的猜忌,走过了接近完美的人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郭子仪的情商颇高。他能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达到朋友遍天下的地步。

郭子仪像

郭子仪像

郭子仪情商高是如何体现呢?他以真诚打动皇帝,推心置腹感动同僚。他得到了官兵的拥戴,与官员、回讫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而且他从不得罪小人。这里的小人其实可以理解成宦官,经常有宦官嫉妒郭子仪位高权重,想着法子把郭子仪拉下马。但是郭子仪面对宦官的挑衅,不反抗,不抱怨,而是及时检讨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