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指的是什么?他们的时间先后顺序是什么?

说到“三大战役”,相信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著名的人民解放战争三大战役,那么分别指的是什么战役呢?他们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是什么?

三大战役相关图片

三大战役指的是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革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个战略性战役。

辽沈战役,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国国民党称之为辽西会战,又作”辽沈会战“。该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地点主要是辽宁省、吉林省。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之为“徐蚌会战”。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具体领导人为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地点主要是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平津战役,中国大陆称作平津战役,台湾称作平津会战,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领导人为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地点是平津一线地区,这次战役主要解放了北平、天津及华北大片地区。

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

平津战役连同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关于战略决战思想的伟大实践,使国民党丧失了三大精锐战略集团,国民党军主力和精锐师团共约160万余人全部被歼。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被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基础发生了根本动摇,为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巩固的基础。从此,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