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灭蜀大将司马错:秦国统一的三大战役

  原创作者投稿,禁止转载。原标题:司马错,灭蜀名将

  司马错,战国秦夏阳(今韩城)人,司马迁的八世祖,他一生经历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三世,是秦国三大干将(司马错、白起、王翦)之一。此人一生战功赫赫,而且创立了秦国的一支特种部队——秦锐士,这也是战国后期最有战斗力的部队。

【原创】灭蜀大将司马错:秦国统一的三大战役

  和白起、王翦这两位秦国著名的战术大师比,虽然司马错战功不如前两位,但他却是战略大师,司马错的一生征战无数,但有三个重要的大战影响尤其深远,一个是灭蜀之战,一个是伐魏之战,一个是伐楚之战,但这两场战争却让秦国完全奠定强盛大国的基础,最终走向统一六国的道路。

  在秦国南方,生活着两个水火不容的蛮夷国家,一个是蜀国,就是在现在的四川地区,一个是巴国,就是现在的重庆川东地区,占据四川盆地的蜀国是中国西部的大国,蜀王把汉中封给弟弟苴侯,没想到苴侯反而跟宿敌巴国交好,蜀王大怒派兵讨伐,苴侯逃奔巴国向秦国求救,

  其实秦惠文王早有吞并蜀国之意,但那时候的蜀国地处四川盆地,还不是天府之国,属于老少边穷地区,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还很贫穷,加之没有火车、没有公路、没有飞机,外面要想进入蜀地非常艰难,以至一千年以后的李白还在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而恰在此时东边的韩国也派兵入侵秦国,所以秦惠文王一直犹豫不决,不知道是该先灭蜀还是先攻韩。

  公元前316年,他召开御前会议讨论,丞相张仪主张先攻韩,大将司马错主张先灭蜀。

  张仪认为占领三川郡,打通宜阳道,挟持周天子,其余诸侯国就会望风而降,而至于蜀国只是地处老少边穷地区的一个小国,道路艰难,易守难攻,要打很困难,即使打下来,也是费力不讨好,不如不打。

  而司马错的眼光显然更加长远,他觉得秦国要想称霸,首先必须国强民富,务必先扩张领土,增加财富,所以应当先灭蜀国,这样秦国吞并蜀国之后扩大了版图,增加了财富。

  而如果去攻打韩国劫持周天子,不仅不能获得什么实利,反而背了一个不仁不义的坏名,而且周、韩自危,必然会去联合齐、赵共同抗秦,因此,攻韩是失策,伐蜀才才是最佳选择。

  当然,司马错内心还有一点打算没有说,实际上他后来做了:蜀国虽然偏僻,人口稀少,只要开发得当,完全可以成为富饶之地,可以作为秦国的战略大后方。

  秦惠文王听后觉得大将司马错说的完全有道理,于是便派司马错率兵攻打蜀国,公元前316年,司马错与张仪、都尉墨等率军从石牛道出兵攻打蜀国,与蜀国军队在葭萌(今四川广元)交战,蜀王兵败逃到武阴(今四川彭山东)。同年十月,秦军灭亡蜀国,而后又乘胜灭掉了巴国,使得秦国的领土扩大了近一半,人口增加了三分之一。

【原创】灭蜀大将司马错:秦国统一的三大战役

  公元前310年,蜀相陈庄叛秦,司马错又率军平定蜀乱,诛陈庄,并受命治理蜀国,司马错治理有方,他一边从秦国大量移民入蜀地加强成都平原的开发,一边兴修三座城市,成都、临邛、郫当时的成都城就是仿造咸阳样式修筑的,在他的努力下,蜀地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源源不断地为秦国提供人力,物力,财力,蜀地,真正成为秦国最稳定最可靠战略后方。

  司马错人生的第二大战,伐魏国之战同样精彩,秦昭襄王十八年(公元前289年),司马错与白起率军攻打魏国,居然夺取魏国大小城池六十一座!

  相比攻打魏国的胜利,司马错发动的伐楚更是让人惊叹,其实早在伐蜀之前,司马错就已经向秦惠王提出“得蜀即得楚”的战略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