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惠帝的故事 晋惠帝司马衷是白痴吗 晋惠帝子女介绍

《晋书middot;惠帝纪》记载了晋惠帝司马衷的两则笑话。其一,司马衷在华林园听到蛤蟆叫,便问左右:它们鸣叫是为公,还是为私?随从答:公家地盘上的为公,私人地盘上的为私。司马衷对这种解释深信不疑。其二,国家发生了大范围的荒乱,百姓无粮可吃,乡里饿死无数,司马衷感到纳闷,他们怎么不吃肉粥呢?不少人根据这段文字,理直气壮地给司马衷扣上了白痴皇帝的帽子。作为富二代皇帝,司马衷身上难免带有一些纨绔子弟的特征,但仅以此来认定他是白痴,实乃断章取义,一票否定。司马衷果真是传说中的白痴皇帝吗?

早年经历

司马衷生于曹魏甘露四年(259年)。泰始三年(267年)正月丁卯日,司马衷被立为皇太子,时年九岁。泰始八年(272年)二月辛卯日,司马衷奉晋武帝命娶贾充的女儿贾南风为太子妃,贾南风当时十五岁,年长司马衷两岁。


 

登基

(290年)四月二十日,晋武帝去世,皇太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晋司马衷,大赦,改年号为永熙。尊继母皇后杨芷(杨艳的堂妹)为皇太后,立妃贾南风为皇后。同年五月十三日,葬晋武帝于峻阳陵(今河南省偃师南蔡庄北)。

五月十八日,增加天下官位一级,参与晋武帝丧事的增加二级,免除百姓租税一年,二千石以上的官员都封为关中侯。以太尉杨骏为太傅,辅佐朝政。八月二十六日,立子广陵王司马啭为皇太子,以中书监何劭为太子太师,吏部尚书王戎为太子太傅,卫将军杨济为太子太保。派遣南中郎将石崇、射声校尉胡奕、长水校尉赵俊、扬烈将军赵欢将屯兵四出。后在291年正月改元为永平。晋司马衷当政后非常信任他的皇后贾南风。因此贾氏专权,甚至假造晋司马衷的诏书。永平元年(291年),迫害皇太后,废其太后位,杀大臣如太宰司马亮。同年又杀皇太后于金墉城。

元康四年(294年)和元康六年(296年)匈奴和其他民族反叛,氐人齐万年称帝,一直到元康九年(299年)这次反叛才被消灭。同年,贾南风开始迫害太子啭,首先废他的太子地位。[13]次年杀太子。这个举动成为许多反对贾后专政的皇族开始行动的起点。赵王司马伦假造诏书废杀贾后,杀大臣如司空张华等,自领相国位,这是八王之乱的开始。恢复原太子的地位,立故太子之子司马臧为皇太孙。

永康元年(300年)八月,淮南王司马允举兵讨伐司马伦,兵败被杀。同年十二月,益州刺史赵?协同从中原逃到四川的流民在成都造反。

永宁元年(301年),司马伦篡位,自立为皇帝,司马衷被改为太上皇,太子司马臧被杀。三月,齐王司马?起兵反司马伦,受到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锸、常山王司马?等的支持。司马伦兵败。淮陵王司马?杀司马伦的党羽,驱逐司马伦,引司马衷复位。司马伦被杀。五月,立襄阳王司马尚为皇太孙,并以羊献容为皇后。六月,东莱王司马蕤谋推翻司马?的专权,事漏被废。十二月,李特开始在四川反晋,这是成汉的起点。

太安元年(302年),初皇太孙司马尚夭折,司马覃被立为太子。五月,李特在四川击败了司马锸派去讨伐他的军队,杀广汉太守张微,自立为大将军。

十二月,司马颖、司马锸、新野王司马歆和范阳王司马?在洛阳聚会反司马?的专政。司马?乘机杀司马?,成为朝内的权臣。

太安二年(303年)三月,李特在攻成都时被杀,但四月他的儿子李雄就占领了成都,到年末,李雄几乎占领了整个四川盆地。五月张昌、丘沈反,建国汉,杀司马歆。八月,司马颖和司马锸讨伐司马?。十月,司马锸的军队攻入长安,在此后的洗劫中上万人死亡。此后两军在长安城外对阵,连十三岁的少年都被征军,同时两军都征募匈奴等的军队。最后司马?兵败被杀。司马锸成为晋朝举足轻重的人物。

并非弱智

每一位父亲,对自己的儿子总是放心不下,开国皇帝更甚。司马衷当上太子后,司马炎对其将来能否担当重任心存疑虑,甚至通过以尚书事,令太子决之的办法,来考察司马衷的理政能力。司马衷生于安乐,没有经过政治历练,自然难以应对,太子妃贾南风和给事张泓串通,由张泓事先把答案写好,司马衷依样画葫芦书之,结果武帝览而大悦。有人将这件事看做是司马衷白痴的佐证,其实不然。类似的政治作弊,曹植和杨修也曾搞过一次,难道能依此否定曹植在文坛上的八斗之才吗?此外,司马衷即位后,凡有诏命,帝省讫,入呈太后,然后行之;诛杀司马亮、卫?时,也是由司马衷作密诏令。由此可见,司马衷虽然不懂或不热衷政治,但读文、写字甚至拟发诏令还是没问题的。

除了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外,司马衷对数字也是有概念的,甚至是很敏感的。西晋后期变故迭起,战乱不停,及王浚攻邺,志劝颖奉天子还洛阳。时甲士尚万五千人,俄而众溃,唯志与子谧,兄子灸,殿中武贲千人而已,而人马复散,志于阵中寻索,得数乘鹿车,司马督韩玄收集黄门,得百余人。志入,帝问志曰:何故散败至此?志曰:贼去邺尚八十里,而人士一朝骇散,太弟今欲奉陛下还洛阳。帝曰:甚佳。于是御犊车便发。看到身边侍卫的数量急剧减少,司马衷便有何故散败至此的发问;听到卢志贼去邺尚八十里的汇报数字,司马衷觉得甚佳,才同意向洛阳进发。此外,通过司马衷与卢志的一问一答,我们还可以看到司马衷关心时局变化、顺应形势发展的一面。

司马衷对外界感观能力较强,经常有真挚的情感表露。如,开国元勋陈骞去世及葬,帝于大司马门临丧,望柩流涕。建武元年,至温,将谒陵,帝丧履,纳从者之履,下拜流涕。光熙元年六月丙辰朔,帝至自长安,升旧殿,哀感流涕。能够望柩流涕下拜流涕和哀感流涕,说明司马衷对外界事物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并且有相应的情感表达方式。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司马衷还能够根据情况改变自己的言行举止。洛阳被大将张方攻占后,张方帅骑三千方拜谒,帝躬止之。司马衷被张方劫持到长安后,司马锸帅官属步骑三万,迎于霸上,拜谒,帝下车止之。在宗室争权夺利的混战中,司马衷身处屋檐下,能够处乱不惊,能够对臣下恭谦礼让再三,说明他不但不傻,而且还很识时务。

征伐皇太弟司马颖,是司马衷生命中最危险的一次血腥经历。荡阴之战中,由于溃败,司马衷的乘舆委地,他本人也身重三箭。在飞矢交前的情形下,百僚奔散,唯侍中嵇绍扶帝。敌将要杀嵇绍,司马衷阻拦说:吾吏也,勿害之。敌将说:受太弟命,惟不犯陛下一人耳。于是,司马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嵇绍被杀,血溅龙袍。在自身难保的形势下,司马衷还能想着保护属下,但由于自己的权威扫地而无能为力,对此他一直耿耿于怀。事后,敌将准备为司马衷换洗沾满鲜血的衣服时,司马衷说:嵇侍中血,勿洗也。意思是说,这上面是嵇绍的血,你们不能洗去。司马衷用这种方式,对敌将的残忍行径表示了抗议,对嵇绍的忠心赴死表露了哀思。试想,这是一个白痴所能做出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