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海战参战人数 崖山海战的背景是什么 崖山海战假如宋军赢了会发生什么

崖山海战参战人数有多少

‍‍崖山海战参战人数中,宋朝方面的军队有20万人,战船有一千余艘。宋朝的20万军队是来自各地的勤王军队。宋少帝逃到崖山后,各地的勤王军队汇集到岭南的崖山,在这个地方抵御元军的进攻。

崖山海战图片

崖山海战图片

崖山海战参战人数中,元军的参战人数有2万余人,这两万余人中有很多民族,蒙古人只有1000人,其余的人中有汉人、金人、契丹人、西夏人等。蒙古在当时已经征服了很多地区,军队中民族成分混杂。

宋朝在崖山海战参战人数中,虽然有20万人,但是这20万人非常混杂, 战斗缺乏统一性。当时南宋,被蒙古军打败,从浙江逃到福建,又从福建逃到广东。军队人数虽然多,但是都是一些溃败的军队临时组织起来的,士气低落。

蒙古在崖山海战参战人数中,只有2万人,但是这2万人都是精锐士兵,而且当时的蒙古军队从浙江一路打到广东,势如破竹,士气高涨。蒙古军队的人数虽然少,但是战斗力却非常高。

崖山海战中,宋朝的参战人数远远大于元朝的参战人数,但是宋军最后却全军覆没,宋军的20万人败给了元军的2万人。虽然这个事情看起来很离奇,但是却很容易解释,当时的南宋王朝已经几近灭亡,蒙古军队的强悍给了宋军很大的震撼,宋朝20万人中有很多士兵是前线溃退下来的,他们见识到了元军的勇猛,在崖山海战中根本没有底气。

‍‍

崖山海战的背景是什么

崖山海战,是指1279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是古代中国历史少见的大规模海战,那么崖山海战的背景是什么呢?

赵昺剧照

赵昺剧照

1206年,蒙古族的首领铁木真统一漠北各部,建立蒙古并称成吉思汗。窝阔台汗六年,宋朝未经充分的准备,即遣军收复原宋南京、东京、西京,被蒙古军击败。1271年,元朝建立。次年,元朝派兵分水陆两路南下攻打南宋,这也成为崖山海战的背景之一。

元军在襄樊之战中大破宋军后,直逼南宋首都临安。德祐二年宋廷求和不成,于是5岁的小皇帝宋恭帝投降。不久,刚满7岁的赵昰登基称帝。自那以后,元朝加紧灭宋步伐。宋端宗景炎二年,福州沦陷,宋端宗的南宋流亡小朝廷直赴泉州。张世杰要求借船,却遭到拒绝,随即早有异心的将领向元朝称降。张世杰等人抢夺船只出海。宋端宗准备逃到雷州,不料却遇到台风,帝舟倾覆,端宗差点溺死并因此大病一场。左丞相建议带宋端宗到占城(今越南南部),并亲自前往占城,但后来二王数次召其不返;最后逃到暹罗(今泰国),最后死于异乡。端宗因落水染病,不久崩逝。继而由弟弟7岁的卫王赵昺登基为帝,年号祥兴。赵昺登基后,左丞相陆秀夫和太傅张世杰护卫著赵昺逃至崖山,并成立据点,打算继续抗元。不久之后,在广东和江西二省抗元的文天祥得不到朝廷的支援,被张弘范部将王惟义生擒,以此为崖山海战的背景下,在陆地的抗元势力就此覆灭。

崖山海战的双面评价揭秘

‍‍‍历史上关于崖山海战的评价是具有双面性的,一方面,宋朝军队在崖山海战中奋勇抵抗,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宋朝军队切断自己的退路,背水一战,与元军决一生死,以此来保卫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虽然宋朝的领土仅剩下崖山这一个地方,但是这些宋朝的兵民没有选择投降。

忽必烈雕像

忽必烈雕像

历史上关于崖山海战的评价还有另一方面。元朝在集聚了力量后,开始进攻南宋。沿着东南海岸,元军将南宋的皇帝逼到了广东地区。元军打赢了崖山海战,灭掉了南宋,统一了中华地区。北宋虽然统一了中国,但是只是小格局的统一,但是元朝却是大格局的统一。

元朝的皇帝忽必烈在评价崖山海战的时候,并没有贬斥他的敌人,而是非常赞赏这些南宋军民的抗争精神,他号召蒙古人要学习这样的精神。周恩来在评价崖山海战的时候,说崖山海战显示出了中国人民的不屈精神,崖山海战的遗址要好好保存,要让后代人铭记崖山海战的精神,在极端情况下也不要屈服。

近年来,网络上有些关于崖山海战的评论很不和谐,这些言论中指出,崖山以后无中国。他们认为,汉人的宋王朝在崖山以后已经灭亡了,新建立的元朝是胡人的王朝,这种言论明显是破坏国家统一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论是汉人的宋朝还是蒙古人的元朝,都是中华民族的朝代。


宋元崖山海战详情介绍

‍‍

宋元崖山海战发生在1279年,参战双方是南宋方面和元朝方面。南宋方面有军队20余万,元朝方面有军队2万人。南宋方面的战船是1000余艘,元朝方面的战船是400余艘。双方在崖山附近的海面上进行海战。

陆秀夫雕像

陆秀夫雕像

宋元崖山海战前,南宋遭到元朝的猛烈进攻,先是南宋方面丢失了临安,皇帝逃到了福建的泉州,接着泉州被元军攻陷,南宋皇帝逃到了广东的崖山。广东的崖山往南是大海,再往南是海南岛,但是海南岛上没有多少资源,崖山成为了南宋的最后一块基地。因此南宋方面聚集20万人在此背水一战。

宋元崖山海战中,南宋方面的指挥官张世杰命令所有的舰船都用铁索连上,并且将所有的战舰聚集在海港里。元朝方面的指挥官是张弘范,张弘范看到南宋的战船连在一起,就用火攻来打击南宋的水军。

张世杰在崖山海战中没有犯曹操一样的错误,他命人在战船上涂上湿泥,并且在船上准备好长木棍,以此抵住元朝方面的火船。张弘范看到火攻不行,就调集了大量的回回炮,以火炮轰击南宋的战船,但是火炮无法安置,最后告败。

最后,元军的战船向前猛冲,冲入宋军阵中,与宋军在船上展开了弓弩战与白刃战。宋军在白刃战中极具劣势,近20万人被杀,尸体漂浮在海港上。南宋方面的陆秀夫在看到宋军的败象以后,背着少帝投海自尽。

‍‍

崖山海战和澎湖海战有什么相同点

‍‍崖山海战和澎湖海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少数民族王朝的最后一次统一战役。崖山海战是蒙古人为了消灭汉人政权南宋而发起的一次海战,澎湖海战是女真人为了消灭汉人政权台湾而发起的一次海战。

澎湖海战图片

澎湖海战图片

崖山海战和澎湖海战的交战各方也有相似点。崖山海战,南宋的水军占有很大优势,是参加过海战的军队。崖山海战中的元朝水军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只参加过大江大河里的战斗,并未参加过海战。澎湖海战中,清朝的水师也是短暂时间训练出来的,作战经验不多,与元朝的水军差不多。澎湖海战中的台湾水军和南宋水军一样,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台湾水师源自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的武装商船,长期在东南沿海活动。

崖山海战和澎湖海战的结果类似。经验稀少的军队打赢了经验丰富的军队。崖山海战中,经验稀少的元朝水军打赢了经验丰富的南宋水军。澎湖海战中,经验稀少的清朝军队打赢了经验丰富的台湾水军。南宋水军与台湾水军都是实力雄厚的一方,但是却在战争中输了。

崖山海战和澎湖海战的结果虽然出人意料,但是却符合历史的规律。无论是南宋还是台湾,他们当时只有一小块领土,虽然水师力量超过敌人,但是总体实力却比敌人差得远,因此他们最终失败了,他们是无法阻挡历史统一的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