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爆发介绍

安史之乱爆发介绍

安史之乱的爆发就是一场灾难,破坏了整个唐朝的经济、政治和军事。

安史之乱路线图

安史之乱路线图

安史之乱会爆发有着各个方面的原因,这场战争给唐朝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害。把唐朝由一个壮年摧残成了老年。就好像风中残烛那样,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吹灭。

安史之乱的爆发是给了唐朝一个沉重的打击,是在提醒着唐朝的统治者们,这种统治方式不对,是错误的,没有给老百姓一个能好好生存发展的社会。所以这时候有人站出来,给了这些人一个美好的承诺就会让他们的内心动摇,胆子大的,野心大的,手上权力还大的人就会反,把当时的统治者拉下马,自己称王。

在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虽然唐玄宗马上就做出了反应,试图阻止这场叛乱。可这个时候唐朝的皇帝不是初期那些勤政爱民的皇帝了,百姓自然也不会是那些拥戴君主的百姓了。唐玄宗失去了民心,就像孟子说过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有人会去想帮他,连士兵都是不愿再拼尽全力去战斗了。这样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唐玄宗又能如何应付呢?

唐玄宗选择退位,选择逃跑。以杀死自己最心爱的女人,来换取那些将士们为自己卖命。这才在最后赢得了这次战争的胜利。

会爆发安史之乱,不仅看到的是那些叛乱者的野心之类的东西,看到的还是一个国家的腐烂,可惜了先辈们留下的基业啊。

安史之乱全过程介绍

安史之乱往简单了说就是一场战争罢了。

安史之乱形势图

安史之乱形势图

在755年时,安禄山就开始蠢蠢欲动。在同一年的11月15日,唐玄宗知道了安禄山叛乱的这一个消息。在几经犹豫之后,他决定任命安西的节度使封常清再同时去管理范阳、平卢的节度使,以此作为对这次叛乱防守的前期准备,还任命了皇六子荣王李琬作为元帅,当时的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作为副元帅东征。

在唐玄宗做了这些准备之后,安禄山的大军虽然遇到了一些阻碍,不过因为杨国忠没什么本事,使得安禄山就在同一年的12月12日就攻下了洛邑。当时东京的留守李憕还有御史中丞卢奕不原因投降,就被安禄山杀了。河南的尹达奚珣没什么骨气就投降了安禄山。不知是不是唐玄宗因为有人投降了,有些丧失判断。听信了监军宦官的诬告,用“失律丧师”这样的罪名处斩了封常清、高仙芝这两位坚守这的大将。

在天宝十五年的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并改国号为元圣武。此时大燕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很快就打入了长安。

唐玄宗看到是这样的局势,就马上选择了逃离长安,逃到了马嵬坡这一个地方。在逃亡途中,士兵又饿又累,不愿意再战斗了,于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就请求唐玄宗杀了杨国忠父子和杨贵妃这几个祸乱朝政的人。杨国忠其实已经被士兵们乱刀砍死了,唐玄宗看这样的情况就打算为杨贵妃求情,不过士兵们不买账,最后玄宗还是赐死了杨贵妃。这是士兵们斗志高昂,马上就进行了反击。很快就结束了这次叛乱。

安史之乱中的杨贵妃

杨贵妃是中国的“四大美女”之一。形容一个女人是十分美丽的成语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其中“闭月”指的就是杨贵妃。杨贵妃之所以能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一个名称,不仅是因为她成为了传说的美貌,还是因为她给唐朝造成的影响。这件事就是安史之乱。

赐死杨贵妃插画

赐死杨贵妃插画

杨贵妃不仅是这件事件的开头,也是这件事的结尾。安史之乱会发生,其中一个原因或者说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唐玄宗专宠杨贵妃而不理朝政,使得国家当时的情况很是混乱。这就引起了地方的不满,也可以说,这就是一个发动叛乱的可乘之机。于是安禄山就在云南发起了叛乱,并自己称帝。女人在历史中,不是一个霸主,就是一个祸水。杨贵妃就是生在唐朝的祸水,这个祸水引起了安史之乱。不过杨贵妃也只是一个女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