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路线分析

诸葛亮北伐路线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最重要的一个历史事件,诸葛亮北伐是由于当时蜀国的实力已经相当强大,为了平定其他的几个政权诸葛亮决定在自己活着的时候打下一片江山,因此制定了好几个北伐的方案,也因此有了4条诸葛亮北伐路线,在这几个诸葛亮北伐路线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第一个,这也是最长的一条路线。

诸葛亮画像

诸葛亮画像

诸葛亮北伐路线的第一条路线是从成都出发,经过汉中到达天水,再从天水往西到西平关,这条路刚开始的时候失败了,由于手下将领指挥无能,诸葛亮被迫退回成都,而且第一条路线所耗费的时间也太长,诸葛亮从成都走到天水就用了半年的时间,再加上中国南北跨度比较大,生活在南方的军人们大多不熟悉北方,所以导致了这次北伐的失败。

诸葛亮北伐路线中的第二条是从安定出发,安定在现今甘肃省的南部,走西平关和岐山一路直接到祁连山,这条北方路线用的时间比较短,但是中间要经过很多地形危险的地区,尤其是西平关这一带山势比较险峻,所以诸葛亮这次北伐也没有成功。诸葛亮设计的第三条路线是从街亭出发到列柳城,然后绕弯儿往东去阳平关,这条路线上发生了后来著名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事件,正是因为马谡玩忽职守丢了街亭这个地方,使得诸葛亮全盘皆输,整个计划都成为一堆泡影。

最后一条诸葛亮北伐路线比较短,是从西城到达汉中地区,诸葛亮的大本营在成都,从成都到西城仅需要3天的路程,所以诸葛亮从成都出发到达西城,然后再去了汉中,这条路线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对诸葛亮来说,这条路线是下下策,因为它明显不如前面几条路线节省精力,不过可惜第四次诸葛亮北伐也失败了。

诸葛亮北伐失败地理分析

如果你做一件事情失败了,那么为了取得下一次的成功,你肯定是要分析失败的原因,然后总结经验,争取下一次的成功的。学习历史也是一样,可以在前人的故事中学到很多的经验。那么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失败又是怎样的原因所导致的呢,从中我们又能学到些什么?

诸葛亮像

诸葛亮像

就北伐的地理位置来看,四川盆地位于秦巴山地以南,四面环山。也就说蜀国是易守难攻的,它跟外界的联系非常的有限,这样的状况其实是有利有弊的。有利的是可以避免受到战争的影响,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更大的弊端则是它阻碍了蜀国的对外扩张,交通闭塞导致粮草的运输非常困难,兵家有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粮草在打仗过程中的重要性了,想要长期征战,那么粮草已将需要得到及时的供给,但是蜀军的粮草运送都是一大难题,那么战争想要胜利就是难上家难了。

同时,由若干个小单元组成的蜀国,交通不便,相互之间的联系十分有限,导致其文化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样的一群没有向心力的军队,在作战过程中是有高昂的士气的,更别说一致对外了。另外就是蜀地偏安一隅,远离战争中心,长期的修生养息,使得人们厌倦了战争,再这样的状况下,人们是严重缺乏尚武精神的,更别说是培养精兵良将了。

以上这些就是因为蜀国的地形所造成的战争失败的原因。

诸葛亮北伐地图

诸葛亮,在三国时期担任丞相。诸葛亮的一生充满传奇的色彩,他将自己的精力都贡献给了蜀汉,后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为世人所惋惜。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