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时期关原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关原之战(日语:関ヶ原の戦い、大日本帝国陆军参谋部出版书籍使用關原之役)是日本广义的战国时代末期或安土桃山时代发生于美浓国关原地区的一场战役,交战双方为德川家康领下的东军以及石田三成等组成的西军。

  关原之战爆发于1600年,是发生在日本战国时代末期的一场战役,交战双方分别是以德川家康为首的“东军”和以石田三成为首的“西军”。此战中,日本国内所有诸侯均分别站队。由于“西军”将领小早川秀秋在关键时刻临阵倒戈,导致这场战役仅一天就分出胜负。最终,“东军”获胜,德川家康夺得天下,奠定了德川幕府(江户幕府)统治的基础,终结了日本战国时代100多年的乱世。此战也被誉为“决定天下的战役”,有着“一战定乾坤”的作用,决定了战后日本200多年的历史进程,是日本战国时代影响最重大的战役。由于此战对后世的影响之大,以至于在日本,“关原”一词也可以用于指代“决战”和“决定性冲突”之意。

  克拉塞维茨在其《战争论》中总结道:“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句话用在关原之战最为贴切。一般情况下,双方将领的战前部署与战时指挥是决定一场战役胜败的关键因素。可关原之战却是一场“另类”的战役,是一场典型“政治决定胜败”的战役。交战双方在战前的一系列政治博弈精彩绝伦,让整个战役过程充满了戏剧性,以至于战役尚未打响就已经分出了胜负。当然,作为战败方的“西军”对此一无所知,他们始终信心满满。本篇文章,笔者将帮助读者分析德川家康是如何利用敌人弱点,巧妙布局,营造胜势,从而打赢决战的。

  两军领导者个性分析

  关原之战中,“东军”和“西军”两位领导者的个性与人生经历为战役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德川家康: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幕府第一任君王(征夷大将军),他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代,扫平群雄,开创历时二百六十余年的长期政权。关原之战时,德川家康年近60,戎马一生,与他斗智斗勇的同龄对手们都已相继离世,他成为了当时最有能力、谋略和经验的诸侯。隐忍和耐心是德川家康的最大特点,曾有人问他“杜鹃不啼,如之奈何?”,他的回答是:“杜鹃不啼,则待之啼。”日本关白(实际统治者)丰臣秀吉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想用武力征服德川家康,可是在小牧·长久手之战中战败,被迫转而采取外交手段使其臣服。由于德川家康的隐忍,所以他的实力得到保留,成为丰臣家下最强大的诸侯,给丰臣家埋下了隐患,他是丰臣秀吉死后托孤的“五大老”之一。

image.png

  德川家康画像

  石田三成:石田三成原本为一寺庙的僧侣,有一天,丰臣秀吉口渴到寺中求茶,石田三成热情地接待了他。在倒茶时,他奉上的第一杯茶是大碗的凉茶;第二杯是中碗的温茶;第三杯他却奉上了小碗的热茶。丰臣秀吉不解其意,石田三成解释说,这第一大碗凉茶是解渴的,所以温度要适当,量也要大;第二杯用中碗的温茶,是因为已经喝了一大碗不会太渴了,稍带有品茗之意,所以温度稍热,量也小些;第三杯,则不为解渴,纯粹是为了品茗,所以要奉上小碗的热茶。丰臣秀吉被石田三成的体贴入微和聪明才智深深打动,于是将其招入自己帐下,这就是日本“三献茶”的故事。此后,石田三成为丰臣秀吉尽心尽力,成就一段君臣的“鱼水佳话”。石田三成擅长内政管理,属于丰臣家的文治派,是丰臣秀吉的智囊之一,堪称丰臣家的核心人物,也是丰臣秀吉死后其势力最忠实的代表。关原之战时,石田三成年近40,他是丰臣秀吉死后托孤的“五奉行”之一。

  战役背景

  1598年,日本关白(实际统治者)丰臣秀吉病逝,独子丰臣秀赖继任其位。由于丰臣秀赖年纪不到6岁,所以丰臣家的实际权力掌握在她母亲淀夫人手中。丰臣秀吉死前为了确保自己的江山代代相传,他托孤给“五大老”与“五奉行”,要求他们效忠于自己的幼子丰臣秀赖,这么做的根本目的是要以合议制度来制衡德川家康的一家独大。“五大老”(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上杉景胜)均为丰臣家下强大的诸侯,其中德川家康实力最强。而“五奉行”(石田三成、浅野长政、前田玄以、长束正家、增田长盛)则为丰臣家核心的内政大臣。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夺取天下的野心重燃,他私结诸侯,引起了丰臣家下其余“四大老”及“五奉行”的恐惧与不满。

  丰臣秀吉在世之时,其嫡系大臣就分为两派,分别是以加藤清正等武将为首的武断派和以石田三成等文官为首的文治派。武断派只识弯弓射大雕,专以带兵练兵、指挥打仗为主;文治派则以内政为专长,负责治理国家、提供后勤保障。在武断派看来,上阵杀敌才是武士之道,自己拼着命在战场上厮杀,却和那些躲在后方享清福的文吏大老爷们平起平坐,真是岂有此理。他们打心眼里看不起文治派,可偏偏文治派稳坐“五奉行”的位置,高出他们一头,他们怎能答应?文治派认为若没有他们筹措军饷粮草,武将们也没办法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目前,国内一统,乃文治天下之时,光凭打打杀杀是不能治出太平盛世的,舞刀弄枪的家伙们应该靠后了,丰臣秀吉自然也是站在文治派一边,否则“五奉行”也不会交由文治派担任。两派的政见完全相反,势同水火,丰臣秀吉在世之时,尚能利用领袖的个人威望将矛盾控制住。丰臣秀吉死后,两派矛盾一触即发。1599年,两派之间的矛盾调解人前田利家病逝,两派产生冲突,爆发了武断派刺杀石田三成的事件。刺杀虽未成功,但德川家康敏锐的发现可以利用丰臣家的内部矛盾来实现自己的野心。前田利家是当时唯一在威望上与德川家康平起平坐的诸侯,能够制衡德川家康的行为,他的去世导致平衡被打破,权力的天平开始向德川家康倾斜。

  面对孤儿寡母,作为丰臣家下的诸侯,以下犯上必定不得人心,德川家康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而“清君侧”就很不错,他对此心知肚明。首先,他反复向淀夫人表示自己的忠心,使其认为他与石田三成之间的冲突属于丰臣家的内部矛盾,从而让淀夫人保持中立;其次,利用丰臣家原先内部的不和,拉拢武断派加入自己的阵营;最后,他需要由石田三成首先挑起这场战争,好让自己以被害者自居,为此他设了一个“引蛇出洞”的局。

  1600年,德川家康以上杉景胜重臣直江兼续的《直江状》有反叛之意为由,在获得淀夫人默许后,命令各方诸侯出兵讨伐上杉景胜。上杉景胜为“五大老”之一,属于石田三成的阵营。德川家康料到石田三成不会坐视己方盟友被各个击破,因此故意缓慢行军,目的就是为了等石田三成跳出来。果不其然,石田三成按耐不住,他细数德川家康十三项大罪,推“五大老”之一的毛利辉元为盟主,号召天下诸侯讨伐德川家康。就这样,以毛利辉元为名义上的领袖,以石田三成为实际核心的多达十万人的强大军势编组完成。因加入者以西部诸侯为主,史称“西军”。

  德川家康收到“西军”组建的情报后,召开“小山评定”,通知众人石田三成已举兵,自己将为丰臣家“清君侧”。德川家康还告知众人:石田三成为了要挟武断派诸侯加入“西军”,特地将他们的家属关起来作为人质,若谁为了拯救家属而投奔“西军”,他绝不计较。这招“欲擒故纵”,彻底点燃了武断派诸侯对石田三成的怒火,使他们更坚定站在了自己这边。丰臣家武断派诸侯,他们不一定喜欢德川家康,但一致地痛恨石田三成。就这样,组成了以德川家康为领袖,以武断派诸侯为主力的多达十万人的大军。因加入者以东部诸侯为主,史称“东军”。

  前期部署

  “东军”、“西军”最终决战之前,德川家康还埋伏了两条暗线,以确保战场上的胜势。他暗中联络“西军”中与自己私交非常好的小早川秀秋、吉川广家,使他们成为内应。德川家康与小早川秀秋约定,倘若投靠“东军”,事成后其领地面积可以翻一番。毛利家的重臣吉川广家则始终认为“西军”不可能获胜,他与德川家康私下缔结“阻止毛利家参加战斗”的约定,以换取战后毛利家的利益不受损害。

image.png

  关原之战关键人物—小早川秀秋(电影《关原之战》剧照)

  德川家康与石田三成各自起兵后,指挥大军相向而行,最终于美浓相遇,展开对峙。为了引诱“西军”进行“东军”最擅长的野战,德川家康决定故意将行军的消息泄露出去,即沿东山道向西进军,经关原进攻石田三成的居城——佐和山城。石田三成得讯后,为防佐和山城遭袭,立即率军前往关原,在此布阵。可以说,关原决战是德川家康的选择,而并非石田三成。

  关原位于美浓不破郡,由于此处设有“不破之关”,故而得名关原。它是从美浓进入近江的重要门户,南北皆为高山,东山道横亘其中。此外,它还北接北国街道,南接伊势街道。一看便知,此地乃咽喉要道、用武之地,是不得不争的战略要冲。

  “西军”布阵:“西军”率先到达战场并占据有利地形,其主力大约5万多人,分别布置于笹尾山、天满山与松尾山,呈环形包围态势,以阻止“东军”继续向西进军。剩下大概3万兵力,布置于“东军”侧后方的南宫山,一旦正面战场开战,这部分兵力会截断“东军”退路,与主力配合产生“包饺子”的效果,从而围歼“东军”于关原盆地低洼处。无论古代还是近现代的战争,占领制高点则可掌握战争主动权,这是不变的基本法则。“西军”大多驻扎在山上,在其阵前,有一片相对平缓的开阔地,是一个巨大的十字路口,东山道在此连接北国街道和伊势街道。按照石田三成的预设,这个十字路口就是“东军”的葬身之处。仅凭战场布阵来看,“西军”占尽了优势,后世也证明了这一点。两百余年后的明治维新时期,日本陆军聘请德国军事专家米切尔少校担当顾问,这位少校在日本看到了关原之战布阵的形势图后,当下毫不犹豫地说道:“此战,西军必胜!”。

  “东军”布阵:“东军”晚一步进入战场,被迫在低洼处布阵,西、南两面都是敌方大军,处于被半包围的态势中。德川家康将丰臣武断派诸侯布置于正面战场,让他们与“西军”主力厮杀消耗,自己则率领德川军3万人,占据战场上仅剩的没有被“西军”占领的制高点——桃配山,以便调控全局。另布置1万多人保卫后方,防御南宫山的“西军”,同时守好撤退的唯一通道——东山道。“东军”的部署相对“西军”仓促,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德川家康一生行事稳健,基本上不会冒险。他之所以敢率军进入敌人的包围圈布阵,在敌军占尽地利的情况下决战,一定是有必胜的把握。这也回到了文章开头所说的,战役尚未打响其实就胜负已分。德川家康心中有底,而石田三成则浑然不知。

image.png

  关原之战布阵图

  战役流程

  战前双方兵力对比:“东军”8万多人,“西军”8万多人,“西军”占据有利地形,布阵方面有优势。

  1600年10月21日上午7时,笼罩关原的大雾开始退散,德川家康命令儿子松平忠吉务必抢在“东军”其他人前发动进攻,抢到头功。在当时的日本,战役中首先发起进攻,是无上的光荣的,能获取巨大的荣耀。德川军打响了战役第一枪后,“西军”开始反击。双方正面战场全线交战,杀得难解难分,形势十分焦灼,无法分出胜负。因丰臣家武断派诸侯对石田三成恨之入骨,所以他们都指挥自家军队疯狂进攻石田军阵地。石田军兵力相对较少,逐渐不支,石田三成遂命人燃起狼烟,请求友军支援。但距离他近的友军都已投入战斗,无力支援,只剩下南宫山的毛利军和松尾山的小早川军尚未投入战斗。若这两家大军从山上杀出,“东军”将陷入全盘被动的局面。石田三成命人催促两家率军参战,可未得到回应。南宫山和松尾山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在南宫山,吉川广家作为毛利军先锋布阵在山下,挡住了毛利军其他部队进入战场的唯一道路。只要他不动,后面的部队也不能向前。友军派人催促吉川广家出兵,他说麾下士兵正在食用便当,用餐完毕后再出兵。友军等不及之后又要求吉川广家让开道路,给其他部队参战。吉川广家一听,大怒道:“我乃毛利军先锋,何人胆敢抢夺此功,吾必与那厮决一死战。”友军无奈,道路被阻,无法参战,只能等吉川广家部队用餐完毕。可吉川广家早就暗通德川家康,他这顿便当仿佛永远吃不完似的,从开战吃到了战役结束。因此,这3万负责进攻“东军”侧后方的毛利军,在整场大战中没起到任何作用,仿佛是来关原战场旅游的“旁观军”,自始至终都雷打不动。毛利家因为这次战役的离谱表现,成为后世的笑柄,诞生了“宰相大人的空便当”这则谚语,以此讽刺遇事犹豫不决而错失良机。

  而在松尾山上,小早川秀秋也按兵不动,他密切关注着山下的一举一动。虽然,此前小早川秀秋与德川家康定有密约,同意作内应。但他在政治上是一个只看利益的投机者,他的任何承诺都是靠不住的。石田三成承诺给他升官,德川家康答应给他领地,双方给的好处都很丰厚,到底站在哪一边呢?小早川秀秋紧锁眉头,举棋不定。

  此时已近中午12时,双方在正面战场已厮杀得精疲力竭,谁也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而坐拥1万5千兵力的小早川秀秋成为了关键人物。“东、西军”双方都派人催促他参战,但他以时机尚未成熟为名,婉言谢绝。关键时刻,德川家康棋高一着,他做出一个很大胆的举动,命令士兵射击小早川秀秋的阵地!此时小早川秀秋的心理被德川家康看透了。德川家康认为催促他出兵,只会暴露“东军”目前的作战困境,暗含着很需要他的意思,会让他更加妄自尊大。而攻击小早川秀秋,则相当于告诉他“东军”目前胜局已定,他倒不倒戈对战局已经没有影响。他若是再没有任何行动的话,就把他当作真正的“西军”一并消灭。德川家康的谋略颇为凑效,本来如墙头草的小早川秀秋判定,“东军”此时占有优势,跟着“东军”混能获胜,从而确保拿到利益。小早川秀秋随即下定决心,指挥麾下军队将矛头调转,对准“西军”发起进攻。小早川秀秋倒戈引起了连锁反应,赤座直保、小川佑忠、朽木元纲、脇坂安治一见小早川秀秋叛变投敌,见风使舵的他们纷纷倒戈,指挥麾下总计4000人的军队,加入小早川秀秋的部队,一同进攻“西军”。

  决战时刻双方兵力对比:“东军”从开战前8万多人,增加到10万多人,其中将近2万人是“西军”倒戈的人马。“西军”从开战前8万多人,扣除掉将近3万人的“旁观军”和将近2万人的“倒戈军”,最后只剩3万多人,。

  “西军”对于突如其来的倒戈未做任何防备。离小早川秀秋军最近的大谷军侧后方,被友军突然攻击。最终大谷军因寡不敌众,抵挡不住,导致全军覆灭。大谷军全灭的消息传开后,从南到北引起连锁反应,宇喜多、小西军纷纷败退。最后,德川家康对被围攻许久、早已支持不住的石田军发动总攻击,石田军崩溃,石田三成从战场上逃亡。下午3时,战斗结束,“西军”全线溃败,“东军”大获全胜。

  关原之战中,起初“西军”占据地理和局部人数优势,一度让人看到胜机。但随着小早川秀秋等人倒戈和南宫山毛利军毫无作为的举动,让石田三成逐渐失去了对战局的掌控。经过整整八个小时的厮杀,以“西军”的彻底失败而拉下了关原之战的终幕。关原之战确定了天下大局,代表着德川家康实质上取代丰臣家成为天下的霸主。他随即着手重新分封诸侯,整体改变了全日本的格局。并于3年后正式创立日本史上最后一个幕府——历时265年的德川幕府(江户幕府),历史就此从安土桃山时代迈入了江户幕府时代。

  而石田三成则在逃亡的途中被抓获,最终被作为发动战争的头号战犯处决于京都。据说石田三成在临刑前,因为口渴而想要喝口米汤,押送的士卒们仓促间无法准备,就摘了几枚柿子给他。然而他却说柿子生痰,摇头拒绝了。士卒们嘲笑他:“眼看就要人头落地了,还这么讲究养生之道吗?”他回答道:“怀抱宏图志向的人,即便下一刻就人头落地,也应关注自己的生命。”

  战役总结

  在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中,决定战争能否胜利的有三个要素,即天时,地利,人和,日本的关原之战也概莫能外。首先,天时。关原之战当天,天降大雾,“东军”虽然后至,然而却因为这场大雾的缘故,使“西军”不敢冒然行动,这就给“东军”以喘息的机会。其次,地利。关原之战前,“西军”先于“东军”抵达战场,有充分的布阵时间和机会,并可抢占有利地形。从后来的形势看,“西军”也确实在这些方面占到了便宜。最后,人和。丰臣家武断派和文治派决裂,并且势同水火,被德川家康所利用。“东军”之中,德川家康手下的嫡系大将一个不少,再加上丰臣家武断派可谓虎将云集,人才济济。“西军”将领多为文官,作战经验明显不如“东军”。“东军”将领普遍憎恨石田三成,尤其是武断派将领认为自己是为丰臣家“清君侧”,所以相对而言比较团结。而“西军”之中则根本谈不上团结,他们各怀心思,除了石田三成等几个忠心丰臣家的诸侯,其他人加入的目的只是不想让德川家康乘机夺取天下。相比“东军”而言,“西军”则更象一群乌合之众。决战时毛利军一直在旁观,小早川军甚至倒戈一击。所以从人和来看,“东军”则是占尽优势。

  双方领导个性差距更为巨大。德川家康一路走来,都是在别人的光芒和威压下艰难生存。德川家初期的领地,夹在2个战国强大的家族,织田家和今川家之间,只能在夹缝里面求生存。因此小时候德川家康被父亲送去今川家作为人质,这磨炼出了他忍辱负重的个性。今川家被消灭后,又一强敌武田家出现,德川家康继续抵抗着更为强大的武田家。与此同时,自己的长子却被当时天下的霸主、自己的盟友织田信长因谋叛罪逼得切腹自尽,德川家康根本不敢反抗。织田信长死后,丰臣秀吉崛起,德川家康虽然在小牧·长久手之战中战胜丰臣秀吉,但最终还是迫于大势选择臣服他,并把自己的儿子送给他作为人质。所有的这些,在一般人的眼中,都是极其屈憋甚至被羞辱的历程。但正是他的韬光养晦策略,德川家在战国乱世中始终稳固不倒。

  据说,石田三成曾对德川家康非常傲慢。有一次在寺院,石田三成的手杖掉在地上,德川家康帮他捡了起来,交还给他,石田三成居然连一句谢谢都没有,还面露傲慢之色离开。作为丰臣家首席内政大臣的石田三成,不但没有因此跟丰臣家的其他大臣们交好,反而得罪了很多人。相反,德川家康则被形容为人和善,不摆架子。除了石田三成的几个死党外,大部分人都站在了德川家康一边。关原之战明明是石田三成为守护丰臣家的天下跟德川家康开战,结果偏偏却是丰臣家的军队把石田三成击败了。懂得人性、隐忍、胸怀天下、不计较微小得失的德川家康,最后把盛气凌人的石田三成逼到了主动发起决战的地步。虽然一开始兵力、地形都不占优势,却最后利用天时和人和赢得了大战的胜利。

  纵观整场战役,“西军”在战术方面并没有太大失误,但“西军”无论在领导人格局、将领素质,内部团结等因素上,都要逊色“东军”很多。领导人格局不够,如何能指挥全局?将领的素质差,临战如何能有好的指挥?众将不团结,又如何打的胜仗?这才是“西军”落败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