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将军冯玉祥是哪里人

基督将军冯玉祥是哪里人

在纷乱的民国史中,出现了很多言行经历有趣的著名人物,常常带有喜剧色彩。西北军的领袖冯玉祥就是其中之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冯玉祥是哪里人,以及他的生平事迹。

冯玉祥

冯玉祥

冯玉祥是哪里人?根据相关记载,冯玉祥的原籍是在安徽省巢县也就是今天安徽合肥市巢湖市。但是他生在直隶青县,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沧州市。冯玉祥的父亲冯有茂,1845年生于安徽巢县竹柯村。在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到安徽时,冯玉祥的父亲外出逃荒,投靠一家地主做佣工,陪着地主家的少爷学武学,考武举,结果冯玉祥的父亲考中了武学,后来毕业并投身淮军将领刘铭传的“铭军”,之后随左宗棠进军新疆。随军从新疆调防内地进驻山东济宁。

后来冯玉祥的父亲在济宁与当地妇女游氏结婚,在1882年,即光绪八年秋天,生下了冯玉祥,那时李鸿章为直隶总督,淮军在保定府“五营练军”,因此,他的父亲冯有茂携家到保定府,因此保定成了冯玉祥儿童时代的养育之地,第二故乡。从这里面我们就能够知道冯玉祥是哪里人了。

除此之外,长大后的冯玉祥成为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的一级上将,也是西北有名的军阀。在他的生平中还包括了有“基督将军”、“倒戈将军”、“布衣将军”称号。从这些上面看得出来,冯玉祥的一生和党争,抗战脱离不了关系。

倒戈将军冯玉祥的名号是怎么来的

由于冯氏一生中时常背主倒戈,因此有人将其字“焕章”改为“换章”,用来讽刺冯玉祥经常倒戈的行为。因此,他还有“倒戈将军”的称号。

冯玉祥图片

冯玉祥虽有很多优良的品质,但是他的毛病也是同样的多。但总的来说,他是个乱世中的特定历史环境下现涌的中国式枭雄。他一生中最大的缺点就是反复无常,朝秦暮楚。史上被称为“三姓家奴”的吕布是中国朝秦暮楚这类人物的典型代表,而冯玉祥也无疑是现代的吕奉先。在他的一生中,或许有奶便是娘才是他奉行的原则,也很会见风使舵,随时都可以翻脸不认人。对于他的前线倒戈也堪称是家常便饭。

关于冯玉祥倒戈的实例,曾在1927年的时候,宁汉分裂,六月十日,他与汪精卫订立盟约反蒋;在没过十天的样子,他又和蒋介石在南京政府达成合作协议。像这样倒戈的案例,似乎是贯穿他的戎马生涯。或许冯玉祥的真实心态就是想要逐鹿天下,所以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他可以投靠任何人,也可以反叛任何人。

关于冯玉祥倒戈的次数,经过历史学家和研究者进行更正,他一生倒戈的次数准确的应该是九次,依次为:一、滦州起义倒满清;二、护国运动倒袁世凯;三、武穴停兵倒段祺瑞;四、北京政变倒吴佩孚;五、反奉战争倒张作霖;六、五原誓师倒北洋;七、国共分裂倒共产党;八、中原大战倒蒋介石;九、国共内战倒蒋介石。

西北军阀冯玉祥个人资料简介

冯玉祥是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字焕章,原名基善,出生于如今的河北沧州市。作为西北军阀,有着“基督将军”、“倒戈将军”、“布衣将军”称号。他还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曾获得三大抗战勋章。

冯玉祥照片

冯玉祥照片

他在辛亥革命后参加了滦州起义,在1917年张勋复辟的时候率领部下击溃了张部。在1924年的时候,由他发动了北京政变,推翻了直系军阀的控制的北京政府,还将所不改为国民军,并担任了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1926年率领西北军出潼关参加了北伐战争。1935年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最后在1948年的时候因轮船失火而遇难了。

冯玉祥的主要功绩是在滦州起义中,对于这次起义的目的是反对清王朝。在20世纪初的时候,由于清政府清政府对外出卖主权,对内搜刮人民。因此,劳动人民不甘压榨,多次举兵反抗。而当时的他,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于是发起并组织了“武学研究会”,开始秘密进行反清革命。在1911年,12月31日滦州起义爆发。经过一年,宣布滦州独立,可是起义军准备进攻天津,在雷庄附近与清军展开激战。因敌众我寡,渐居劣势,战至次日黎明,起义军失败。滦州起义失败后,冯玉祥被革职递解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