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介绍 中国历史北魏简介

目录导航:

  1. 北魏孝文帝介绍
  2. 北魏历史介绍
  3. 486孝文帝实行什么制
  4. 北魏洛阳人口
  5. 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讲解
  6. 南北朝历史简介
  7. 东汉末年魏国介绍
  8. 南朝历史
北魏孝文帝介绍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一生雄才伟略,功绩显赫,却偏偏在最后被自己出轨的老婆气死,英雄池暮,结局总是让人忍不住叹息.说起 拓跋宏,放上皇帝实属不易,经过激烈的皇位争夺战终坐到龙椅上。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虽然是鲜卑人但却积极学习汉人的先进文化促进了为当时的民族融合做了很大的攻陷。拓跋宏在位时北魏的国力雄厚,因此他为了一统天下频繁南征。可惜天不假年,拓跋宏在三十三岁的便因病去世了。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467年10月13日-公元499年4月26日),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王朝的第七位皇帝,初姓拓跋,后改姓元。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时仅5岁,公元490年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后又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藉以改变鲜卑风俗、语言、服饰。

此外,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拓跋宏(后改姓元) (467-499)。庙号:高祖。亦称为魏孝文帝。平城(今山西大同北),北魏孝文帝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方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结,对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

北魏孝文帝即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汉名元宏。北魏王朝第七位皇帝,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夫人。

孝文帝一生勤学,喜好读书,手不释卷。性又聪慧,精通五经,博涉史传。

亲政以后,日理万机,不辞辛劳,勤于为政。操劳于朝堂之中,奔波于疆场之上,十几年如一日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汉名元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拓跋宏五岁即位,年号延兴,由明太后临朝执政。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他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494年,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发展,史称“太和改革”。499年4月26日,崩于谷塘原之行宫,谥号孝文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

北魏历史介绍

北魏,或称北朝魏、拓跋魏、元魏,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第一个政权,为鲜卑族人道武帝拓跋珪所建立,创立于386年,至534年分裂为西魏、东魏,统治时长为148年,历20帝王,实际列入正统的是12位。

北魏(386年—534年),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王朝。也称“拓跋魏”、“元魏”,鲜卑族拓跋氏所建,传12帝(列入正史帝纪者)。

4世纪初,拓跋氏在今山西北部、内蒙古中部等地建立代国,376年,为前秦苻坚所灭。386年,代国王族拓跋珪乘苻坚淝水之战兵败之机复国,称代王,同年改称魏王,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建立北魏。他相继击败库莫奚、高车、柔然及后燕等,势力日益强大。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正式称帝。其孙太武帝拓跋焘时,先后灭夏、北燕、北凉,统一北方,与南朝宋对峙。493年,孝文帝拓跋宏宣布迁都洛阳,其后推行一系列汉化改革措施(北魏孝文帝改革),并改姓元氏。后来,北魏统治者日益腐化,吏治败坏。六镇起义后,北魏内乱迭起,争战不息。534年,孝武帝元修为权相高欢所逼,西奔关中,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东魏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取代。[70][71]

北魏疆域东起辽西,西至今新疆东部,南达秦岭、淮南,北抵蒙古高原。

北魏时期,社会生产力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孝文帝改革后,自耕农显著增加,社会趋于繁荣,农业、手工业都有显著的发展。商业也逐渐活跃起来,北魏铸造并发行货币“太和五铢”,洛阳的商业尤为发达,成为当时少有的国际性大都市。科技文化也取得新的成就,涌现《齐民要术》《水经注》《木兰诗》《洛阳伽蓝记》等科学和文学作品。以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为代表的石窟寺展现了北魏高超的雕塑艺术。[

北魏[běi wèi]

南北朝时期 北朝的第一个朝代

建国前身

鲜卑族拓跋部原来居住于今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过着游牧生活。东汉以前,北匈奴被打败西迁后,拓跋部在部落首领拓跋诘汾的率领下,也逐步向西迁移,进入原来北匈奴驻地,即漠北地区。

到拓跋力微时期,拓跋部又南下游牧于云中(今托克托)一带,后又迁居到盛乐(今和林格尔),与曹魏、西晋发生往来,但这时拓跋部仍处于氏族部落联盟阶段。

西晋末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猗卢,被西晋封为代公,进而封为代王。

315年,拓跋力微之孙拓跋猗卢因帮助西晋并州刺史刘琨与匈奴族刘聪、羯族石勒相对抗有功,被西晋封为代公,进而封为代王。东晋咸康四年(338),拓跋什翼犍即代王位,都于盛乐,设官分职,制定刑法,国家机构逐步完备。拓跋部已经地进入奴隶主占有制的阶级社会。拓跋部建立北魏后,迈入封建社会,逐渐强大起来。[7][23]

376年,前秦天王苻坚攻代,拓跋什翼犍战败,不久被其子拓跋寔君所杀,前秦又来攻代,代国灭亡。[11]

立国之初

在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以前为苻坚征服的各族纷纷独立,建立自己的王国。386年,拓跋什翼犍之孙拓跋珪(guī)纠合旧部,在牛川(今兴和县西北东洋河南)召开部落大会,即代王位,正式恢复了代国。 即位不久,因牛川偏远,便迁都盛乐。同年四月,改国号为魏,自称魏王。[7]

鲜卑族所居的地区,原是匈奴故地。匈奴族大部分西迁和南移,但不是所有的匈奴人都西迁和南移了,还有一部分留在原地,鲜卑族来了以后,就与这一部分没有迁移的匈奴人融合起来,建立起部落联盟关系,把匈奴部落编入鲜卑部落联盟内,并以婚姻为纽带加强两族的关系。在氏族部落时代,通过征服是仍然可以建立部落联盟关系的。自然在这个联盟中,征服族和被征服族的地位不一定是完全平等的。

苻坚进攻什翼犍时,铁弗部首长刘卫辰曾与苻坚合作,向什翼犍进攻。什翼犍失败后,刘卫辰和另一铁弗族首长刘库仁两部强大起来。苻坚使他们以黄河为界,分别占有拓跋氏的故地,刘卫辰部居西,刘库仁部居东。刘卫辰、刘库仁都出自南匈奴。因汉与匈奴和亲,以宗女嫁匈奴单于,故匈奴人多冒姓刘。这两部匈奴又都与拓跋鲜卑联姻。刘库仁母是拓跋郁律(平文帝)之女。什翼犍以宗女嫁给刘库仁,把女儿嫁给刘卫辰。

拓跋珪

拓跋珪要复兴拓跋氏,首先就要与匈奴的刘显(刘库仁之子)、刘卫辰两个部落争夺部落联盟的领导权。刘显在拓跋珪即位前就谋害拓跋珪,拓跋珪即位后不久,刘显派兵护送什翼犍的少子拓跋窟咄和拓跋珪争国。拓跋氏原有立少子的习俗,窟咄之来,对拓跋珪构成很大威胁。诸部落都有动摇,引起骚动,拓跋珪的左右也阴谋活捉拓跋珪以响应拓跋窟咄。拓跋珪畏惧,北逾阴山,依于贺兰部,派人向慕容垂求救。慕容垂派慕容麟领兵救拓跋珪,大败窟咄,窟咄投奔刘卫辰,被其杀死,部众归拓跋珪所有;翌年(387年)拓跋珪在马邑弥泽大破刘显,刘显部落最后被慕容垂消灭。拓跋珪也和刘卫辰展开了斗争,最后卫辰失败被杀,其子赫连勃勃率残部南逃依附后秦姚兴。于是黄河以南诸部皆平,拓跋珪虏获畜产名马三十余万匹,牛羊四百余万头。

拓跋珪恢复了鲜卑拓跋氏的部落联盟领导地位后,开始向南北发展。这时期,在拓跋氏北面的是文化上更为落后的高车族和柔然族,在南面的是鲜卑慕容垂所建立的后燕。登国四年(389年),拓跋珪击败了高车族。高车是游牧部落,是善战的骑兵。对高车族的征服,增强了拓跋氏的战斗能力。

统一北方

参见:北魏统一北方之战

征服后燕

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是在五胡十六国之时诸侯纷争条件下进行的。它虽然面临诸多对手,情况复杂多变,但能审势度势,确定先后打击的目标,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北魏登国十年(后燕建兴十年,395),后燕攻北魏,拓跋珪面对后燕军的进攻,针对其恃强轻敌,采取示弱远避、待疲而击的方针,同时注重瓦解对方军心,奋勇追击,在参合陂(今凉城县)决战中歼灭四五万燕军。从此改变了两国力量对比,北魏势力进入中原。

登国十一年(396),拓跋珪乘胜进击,亲率40余万大军南下进攻后燕,拓跋珪率大军出马邑,克晋阳,取并州,东下井陉关,收降后燕将领李先,封其为征东左长使。继而长驱直入,直抵滹沱,在常山城(今石家庄市郊区东古城一带)下安营布垒,准备一举克城。当时,后燕常山太守苟延率众守城。拓跋珪劝降不成,便令将士大举攻城。苟延仓惶应战,但因他不甚懂兵法,指挥无方,加之双方力量悬殊,燕军死伤惨重,北魏军队破城而入,擒俘苟延。继之,魏军连占数十县。只有中山、邺(今临漳县)、信都(今冀州市)三城仍为燕军控制。十一月,魏王珪集结大批兵力攻打燕都中山。同时,命东平公拓跋议率兵五万攻邺城,命冠军将军王建、左将军李栗攻信都,准备一举灭燕。

后燕高阳王慕容隆守中山南门,率众力战,打退魏军的轮番进攻。魏军伤亡惨重。拓跋珪看中山城坚固森严,于是引兵向南,以优势兵力很快攻下信都。继之,兵临邺城,几次强攻不克,魏军营垒反遭慕容青的夜袭,拓跋珪只好暂时率军退驻杨城。此时,魏国并州监军丑提闻其叔父没根降燕,便督率所部人马杀回魏国都城作乱。拓跋珪闻知,准备撤兵北还,平息内乱。但又恐燕军穷追,腹背受敌。

于是,派国相涉延与后燕议和,并愿以其弟为人质留于燕。燕主慕容宝闻魏国内部有难而不许。同时,发步兵12万、骑兵3.7万屯于滹沱河北岸的柏肆坞(今藁城县),邀拓跋珪在此决战。拓跋珪求和不成,愤而应战。数日内统兵北上,在滹沱河南岸安营扎寨。慕容宝趁魏军立足未稳,遣精兵万余人夜袭魏营,企图先发制人。燕军过河之后,潜至魏营,利用北风纵火烧营,并发起猛攻。魏军营垒纷纷起火,兵将大乱。此时,拓跋珪正在睡觉,忽听军营大乱,慌忙弃营赤脚逃走。燕将乞特真率百余人飞马赶到拓跋珪大帐内,只见拓跋珪丢弃的衣靴,不见其人。拓跋珪逃出军营之后,立刻击鼓收众。

夜幕之下,乞特真闻鼓声以为中计慌忙鸣金收兵。燕兵闻锣鼓齐鸣,不知其故,以为遭到魏军伏击,顿时惊惶大乱,自相践踏,互相砍射。拓跋珪立即将全军集合起来,下令步兵在营外点燃火炬,骑兵向燕军猛冲猛杀。燕军四面受敌,又遭到魏军骑兵的轮番攻击,死伤惨重,乱作一团,燕将高长被俘。慕容宝只得收拾残兵,渡河北逃。魏军士气高涨,在拓跋珪的统领下穷追不舍。当时,正是风雪交加的夜晚,燕军士兵涉水渡河,加之多带伤残,冻死者尸体相枕。丢弃袍仗、兵器无数。慕容宝为保住性命,弃下大军,率步骑两万逃回中山。魏军连夜追击,兵临中山城下。后燕尚书郎慕容皓谋杀慕容宝未遂。斩关出城降魏。慕容宝见中山难保,便率一万骑兵杀出重围,逃奔龙城(今朝阳市)。繁华一时的后燕国都中山,终于在皇始二年(397)十月甲申日被魏军占领。

486孝文帝实行什么制

北魏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李冲的建议,于太和十年(公元486 年)废除宗主督护制,创立三长制,以抑制豪强隐匿户口和逃避租调徭役,并直接控制基层政权组织。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北魏孝文帝改革简介

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

太和十年(486),李冲上疏建议实行三长制。他认为:“三正治民,所由来远。”因此,“宜准古,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长取乡人强谨者。邻长复一夫,里长二,党长三。所复复征戍,余若民”。

李冲的建议得到文明太后和孝文帝的支持,孝文帝遂下诏说:“又邻里乡党之制,所由来久。欲使风教易周,家至日见,以大督小,从近及远,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然后口算平均,义兴讼息”,“今革旧从新,为里党之法,在所牧守,宜以喻民,使知去烦即简之要”,由此正式实施三长制。

孝文帝强调“邻里乡党之制,所由来久”,其所推行的三长制明显是参照早先中原地区的乡里组织制定的。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分别由乡中德行兼备的人担任,可以享受免役的特权,邻长免一丁,里长免二丁,党长免三丁,三年没有过失,还可以升等录用。

三长主要负责检括户口、催督租调、征发兵役徭役,在民间还可起到行为表率、敦化风俗和平息讼争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三长制的推行,使大量的农民脱离了豪强地主的荫庇,通过邻里党组织编制起来纳入国家户籍,成为实施均田、征收租调赋税和兵役徭役的对象,健全了北魏的基层行政组织,为均田制的推行提供了组织基础。

孝文帝在经济改革中将土地、赋役和劳力紧密结合,实行均田、设立三长和改革租调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均田是基础,三长制是组织保障,赋役是目的。

孝文帝积极适应中原汉族地区农耕经济和定居生活的特点,吸收并借鉴中原汉族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经验,促进了拓跋部由落后的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变,使国家的经济力量逐渐强大,巩固了北魏社会和国家。

北魏洛阳人口

北魏都城洛阳在东西20里、南北20里的范围内共有居民多达10.9万户,计60余万人口。宫室、庙社、府曹以外,每个里坊“方三百步”,开四门,置里正一人、吏四人、门士八人。在城市里建置有如棋盘式的里坊,按里坊制度布局管理,是北魏都城的一个新变化,其后为隋唐长安城、洛阳城所仿效,这在城市建筑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新内容。《洛阳伽蓝记》在详记京都洛阳佛寺情况的同时,亦对王公官宦宅第及所在里坊,进行了细致描写,可以从侧面了解到当时都城洛阳城市的布局安排和社会经济的繁华程度。现择其要者介绍如下,可知北魏京城里坊设置的一般情形。

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讲解

南北朝历史: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宋、齐、梁、陈四朝;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9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1、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偏重于南方,因为中原的人口不断避乱南迁,不仅增加了江南的劳动力,而且先进的生产技术的传入大大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扬州便是这时南朝的经济发达地区。

2、南北朝时期在文化方面的贡献,突出表现在特有的玄学思想的发展,乱世的自由给思想提供了沃土肥壤,文学的成就也很高,最突出的是诗歌。这时期的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西到中亚和大秦(即罗马),还有东南亚地区。

3、南北朝是中国民族大融合时期,特别是南北文化交流程度最深,战乱带给人民的是离苦和凄情,对文化却是一个不能张扬其原因的好的结果。

南北朝分为南朝和北朝,而这两朝是同时存在的,大概以地理位置来命名区分,南朝有宋、齐、梁、陈,北朝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

要说南北朝的历史有什么特点,南朝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北朝就是姐妹撕逼双双把家还,而这九个朝代的皇帝关系...

南北朝历史简介

南北朝的历史,始于刘宋建国。

南朝:东晋灭亡,刘裕篡位,建立刘宋。宋朝末年,实权被大将萧道成夺取,萧道成废掉宋朝,建立南齐。南齐末年,东昏侯荒淫无道,雍州刺史萧衍起兵反齐,建立梁朝。梁朝末年国力衰弱,被北朝灭亡,大将陈霸先收复建康,建立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陈朝经四帝,被隋朝灭亡,

北朝:北魏统一北方,孝文帝南迁汉化,末年政治腐败,发生起义,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北周武帝灭佛,统一北方。末年幼主当朝,被外戚杨坚夺权,建立隋朝。

东汉末年魏国介绍

魏国(220年12月 —265年12月)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其子曹丕建立国家国号为“魏”。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由于曹魏在三国中占据中原地区,国力远胜于蜀汉和东吴。曹魏一朝,最重要的改革有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对两晋南北朝的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在疆域上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设立西域长史府进行管理,在毌丘俭征伐高句丽后将朝鲜半岛北部并入了版图,南部诸州大致以秦岭淮河与蜀、吴为界。公元263年,攻灭蜀汉将益州和南中纳入版图,曹魏国土约达四百万平方公里。

南朝历史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

自公元420年东晋王朝灭亡之后,在南方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国家,而它们存在的时间都相对较短。其中最长的不过五十九年,最短的仅有二十三年,是我国历史上朝代更迭较快的一段时间。此时,中国正处于南北分裂的时期,在我国历史上南朝与北方的北齐、北魏、北周等国合称为“南北朝”。

南朝继承了东晋的领土,其范围为中国南方——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其中:

刘宋最大,北疆达到黄河;南陈最小,只有江陵以东,长江以南的狭小国土。

南朝的历史作用 南朝是继东晋之后,由汉族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朝廷。虽然南朝各自存在都只有几十年,作为汉族政权在南方的统治,为汉族文化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传播作出贡献,同时在南方兴起了建康、江陵、扬州、成都等大城市,南方工商业也得到发展。所以,南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客观上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和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南朝是中国诗史上诗运转关的重要时期。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说: “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与魏晋诗人不同,南朝诗人更崇尚声色,追求艺术形式的完善与华美。

梁萧子显所说“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南齐书·文学传论》),就是这种追求新变趋势的理论总结。

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

鲍照的乐府诗,唱出了广大寒士的心声,他在诗歌艺术上的探索与创新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而且开启了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

继陶渊明的田园诗之后,山水诗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产生。

南朝经济 南朝对南方的经济进行了大开发,南方人口大量增加。464年,宋国户口90万6千余,人口468万余。发达地区如会稽郡,人口就有35万。到了陈宣帝时,人口为60万户,隋灭陈,得户仅50万,口200万。 南朝时,南方的商业和手工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另外,闽江、珠江流域也得到了初步的开发。

南朝

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方四朝总称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东晋灭亡之后隋朝统一之前存在于中国南方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城的四个朝代的总称。

公元420年东晋灭亡,刘宋取代东晋,在中国南方地区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汉人政权,史称“南朝”,嫡传华夏文化之正朔,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奉南朝为正统。南朝与鲜卑人或鲜卑化汉人在中国北方地区建立的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等北朝政权对峙,合称南北朝。南北朝是一个战事频发、同时英雄辈出的时代,也是一个各民族融合的高潮时期,中华民族在这个时期经历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南朝继承了东晋的疆土,其范围为中国南方——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其中:刘宋最大,北疆达到黄河;南陈最小,只有江陵以东、长江以南的狭小国土。

南朝是继东晋之后,由汉族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朝廷。虽然南朝的4个政权各自存在都只有几十年,但作为汉族政权在南方的统治,为汉族文化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传播作出贡献,同时在南方兴起了建康、江陵、扬州、成都等大城市,中国南方取得了很大发展。南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客观上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发展和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南朝时期的建康城和同时期的罗马城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以建康为代表的南朝文化,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南朝是指南北朝时期在江南建康建立的王朝。从公元317年晋元帝司马睿南渡建立东晋开始,到公元587年陈后主亡国止。其间历经东晋,宋,齐,梁,陈五个朝代。因为南方士族庶族之争,及王室及统兵边将的争权夺力,日薄西山,国力日衰。终为隨朝杨广所灭,江山一统。

南朝(4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四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统称,上承东晋下启隋朝,共二十四帝,历一百六十九年。

东晋元熙二年(420年),宋武帝刘裕废除晋恭帝,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后相继更迭齐朝、梁朝、陈朝四个王朝。宋、齐、梁、陈四朝统称为南朝,均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又因为六朝皆以建康为都城,所以后世许多文献皆以六朝或南朝来代指南京,并常会用南京来特指六朝时期的人事物,所以南京又称六朝古都。因嫡传华夏之正朔,被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奉南朝为正统。南朝与鲜卑族或鲜卑化汉人建立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北朝政权对峙,合称南北朝。

南朝疆土,宋时为最大,极盛时北至潼关、黄河一带,西至四川大雪山,西南包括云南,南至越南中部横山、林邑一带。

南朝是继东晋之后,由汉族建立起来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发展和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在南方兴起了建康、江陵、广陵、成都等大城市,为南方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南朝时期的建康城和同时期的古罗马城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以建康为代表的南朝文化,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