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子欲之梁写了什么

惠子欲之梁写了什么

惠施的才能是各国都很佩服的,在他去接任大梁宰相的时候,就发生了一件事被众人所当为典范,一直流传至今,这个故事就是惠子欲之梁,那么这个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呢?

惠子画像

惠子画像

魏国的宰相去世了,魏王就加急召唤了惠施去接替宰相的职位。在惠子接到诏令之后,就立即日夜兼程的赶往了大梁,着手准备接替宰相的职务。在去大梁的途中因为事情非常急,所以他一个随从都没有带,就这样了一个人赶路。赶了很久的路之后,发现挡在自己途中的是一条水流湍急的大河,因为惠施不熟悉水性就不敢贸贸然的下水,但是他又想着魏王和魏国的事情,非常的着急。最终他还是选择了过河,但是在过河的时候因为不小心就跌落在了水里面。惠子本来就不熟悉水性,在水中一个劲的扑腾也不见上岸,这个时候有个船家赶来,将惠子从水中救起,这才保住了惠子的一条性命。

船家问惠子为什么要过河,而且又过的这么的紧急。惠子向船家解释说了他急着去接任魏国的宰相的事情,船家听到了之后,觉得这件事情十分的好笑,他看着惠子这幅的德性,觉得非常可笑,就面露鄙夷的神色。他觉得要不是自己救了惠子的话,他为了去当个宰相连命都要丢掉了,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还能做宰相吗?但是惠子跟船家说自己在游泳方面是比不上他,但是在治理国家方面一个只会游泳的船家还能跟自己相比吗?船家听了之后目瞪口呆,这世间本就各司其职,怎么能从游泳就断定别人不会治国呢?

惠施的大葫芦讲了什么

惠施是战国时期中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而且他还算的上是名家学派的主要代表性人物和开山鼻祖,惠施的学问很是高深,魏王经常听惠施讲学,而且魏王重用惠子,惠子也非常效力于魏王。惠施在魏期间的突出政绩,在各个国家之间都享有很高的地位,然而惠施的政治生涯主要都在魏国。那么这么重要的人物中发生的故事也是很有趣的吧?惠施的大葫芦是什么东西呢?

施惠的大葫芦

施惠的大葫芦

庄子和惠施的关系非常要好,可以称的上是知音又可以说是朋友。有一天他们两个相约去外面游玩,看见了有个院子里面有户人家,在这户人家中挂了非常的小葫芦。这些葫芦形态各异,看起来非常的可爱。在这群葫芦中有几个非常大的葫芦,悬挂在藤条的中间。庄子就对惠子说到:“这么大的葫芦,如果能够做成容器的话肯定能够盛很多的东西进去吧。”惠子听到了之后就对庄子说到:“这些大葫芦算什么,又一次魏王赠送给了我一些葫芦种子,我将它们种植在后院,现在长大了之后,每个葫芦的容量都有五十斗呢。”庄子提出想见识见识这么大的葫芦。惠子回答说:“我想过把葫芦用来盛水和装东西,但是都不行,我觉得留着没有什么用处,就将它们全部都打碎了。”

庄子听到惠子如此的浪费,就对惠子说:“从前有一户人家,世世代代都从事着为别人洗衣服的事业,他们家有着一种祖传的药膏,这种药膏擦了之后手就不会皲裂了。他们家就可以靠着这个药膏一年四季的为别人洗衣服了,这个药膏被一位商人知道了,他提出花费100金买这个药膏,后来商人得到配方之后,立马将药房献给了吴王,从而受到了封地的赏赐。你这些葫芦为什么不可以留下来作为腰舟,在水中就有用处了呢?你只是将葫芦的用处局限于用它来装东西而已。”

庄周与惠施两人是知音吗

庄周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大哲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人物。他的才能本来就是可以保他升官受禄的,但是他不想要名利财富,就想要一生自由,游历天下即可。他生平没有做过什么大官,就是因为他想要自由的生活,也不想受楚威王的管束。说起他的代表作,就有大家都听过的《庄子》一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