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庙号是什么

溥仪庙号是什么

溥仪的庙号应该是清恭宗,他的庙号应该是民间的清王朝后代帮他加的,因为皇帝的谥号、庙号都是朝廷根据皇帝的品德,功绩定的,一般都是由下一任皇帝发布,然后告召天下,所以溥仪的庙号、谥号什么的并不是真实的,因为他是最后一位皇帝了。

溥仪

溥仪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国末代皇帝的称呼一般都是宣统帝或者是清废帝,因为谥号或者庙号这种毕竟不现实,因为帝制取消了,中华人们共和国是不可能给他上庙号或者谥号的。

但是溥仪作为末代皇帝,也实实在在做过三年大清皇帝,所以爱新觉罗家族在台湾的后人,还是比较遵守传统,在1967年的时候给溥仪上了庙号和谥号。庙号是宪宗,谥号是配天同运法古绍统粹文敬孚宽睿正穆体仁立孝襄皇帝。

在北京的爱新觉罗的后人也为溥仪上了庙号和谥号,庙号是恭宗谥号愍皇帝。当然这时不会被承认的,只是爱新觉罗家族为捍卫最后的荣耀做的“垂死挣扎”。而且这个谥号和庙号在民众中的认知度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想来也是,溥仪自己都选择放弃帝王的尊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做一名普通的公民生活下去,选择作为选民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就是对过去的帝王岁月的告别,是想崭新的人生开始的迎接。

但是爱新觉罗的后人处于尊敬之情还是选择,给末代皇帝溥仪加上庙号的谥号,这应该是对于中国彻底告别封建社会的完结篇。

冯玉祥和溥仪的关系

冯玉祥是著名爱国将领,他思想进步,从辛亥革民开始后就很痛狠封建帝王,冯玉祥认为,中华民国就不应该留有紫禁城中的小势力,他极力主张将溥仪的地位彻底抹去。

冯玉祥和溥仪

冯玉祥和溥仪

冯玉祥认为,要是保留北京城中的小朝廷,不仅是对中华民国推翻帝制的耻辱,更是容易被中外企图复辟的野心家利用的祸根。1917年,张勋想要恢复清王朝的时候,冯玉祥主动参加讨伐张勋的战斗,大败张勋后,他极力主张驱逐溥仪出宫。

但是当时的大军阀段祺瑞采取姑息纵容的态度,而当时的冯玉祥只是夜歌小小旅长,话语权还不够大,响应者也还不够多,溥仪就在宫中留了下来。1922年溥仪结婚的时候,还是中华民国的军队放的哨,当时国内的大军阀都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冯玉祥在往前线的时候突然回京,在北京发动政变,他取得了北京的政权,下令把溥仪驱逐出紫禁城,冯玉祥说这件事要尽快落实,找内阁总理反复商议,最终做出了决定。

宣统皇帝永远废除皇帝的尊号,成为中华民国国民,并与之享有同等的权力,民国政府还对清朝贵族给予一定的补贴,溥仪和清政府残存势力搬出紫禁城,对于清朝的留下来的财产归国民政府所有,并会给予特殊的保护。

冯玉祥驱逐溥仪的行为得到了大家的赞许,孙中山致电冯玉祥对他表示感谢,北京全城也悬挂国旗表示祝贺。但是冯玉祥的做法,被段祺瑞和清朝老臣排挤。

溥仪的妻子婉容的介绍

婉容生于1906年,父亲是内务府大臣郭布罗·荣源。婉容的父亲从小就让婉容接受良好的教育,除了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她的父亲还聘请了英文老师让婉容接受西式教育。所以婉容也是一个知书达理、冰雪聪明的女子。

溥仪与婉容

溥仪与婉容

1922年,婉容已经是一个16岁的大姑娘,容貌清丽举止大方,于是就作为秀女被送入宫中,婉容出色的容貌和才华也得到了当时的皇帝溥仪的认可,婉容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大清国最后一位皇后。

然而两年之后,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溥仪和婉容被逐出了紫禁城,婉容人生的悲剧这才开始。出了紫禁城的婉容染上了抽大烟的恶习,而且在这之后文绣也提出了要和溥仪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