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眼镜竟然可以换一匹马?为何那么贵!

  随着文化知识越来越显得重要,有近视眼的文人学子也越来越多。然而,在古代就很少发现有近视眼的文人学子,更别说普通老百姓了。为什么古代文人少有近视眼呢?

  有人总结出以下六大原因:

  一、古时候大部分人不认字,也没多少人读得起书。只有家庭条件好或有地位的人才读得起书,即便是读书,用在读书上的时间也很少,而那种头悬梁、锥刺股的读书人更是凤毛麟角。这就决定了古代不存在形成近视眼的大环境,患近视的风险和概率都很低。

20150515204755_QkhCm.thumb.700_0.jpg

网络配图

  二、古人书写用的毛笔比较长,眼睛距字的距离较远,写的字也相对大些,客观上起了一定的预防作用。

  三、古人读的是私塾,没有现在的黑板,不会产生看黑板困难,也就不用想什么办法治近视。加上古代自然科学不发达,那时的学生读的书很少,也没有外语、物理、化学等,数学也只是加减乘除等简单运算,主要是四书五经,一本《论语》要读好几年,没有太多书读自然不太会近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