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参加科举写封求职信一不小心写成怪诞童话

  韩愈

  唐朝是中国文学的巅峰时期之一,文学之盛,众所周知,兹不再述。文学的发达除了与文化土壤的培育有关,也与日常运用量大有关系。在唐朝,杜甫上朝值个班,能写出个流传不衰的文艺作品;白居易在驿站留个便条,也能让后人一直传唱;更有甚者,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写封求职信,一不小心竟成了经典童话。

  可见,这文学未必在于形式,而在于运用,在于心态。

  唐朝考生花样多

  为取悦考官或写唐朝版哈利·波特

1476258875322441.jpg

网络配图

  唐朝的科举考试,录取名额并不多,录取率也不高,因此考试结果蛮无情的,才高八斗如李白、杜甫二位也一样落选,可以说大才子落榜那是家常便饭。而上榜与否,除了考试成绩,还与平时成绩有较大关系。那平时成绩怎么界定呢?谁来界定呢?这也形成了一种风俗、一种制度。

  所谓的平时成绩,主要看你平时写的作品,在内行人的眼中如何,在社会上的影响如何。而这个内行人,一般是指主试官和有地位的相关人士。主试官员除了批阅试卷,还可以参考学生们平时所写作品来决定名次,决定推荐与否,而唐朝那些有威望的人士也能参与到这个推荐的过程中来,这个制度就叫“通榜”。

  当然,“通榜”的可行性是建立在考卷不糊名的基础上。唐朝考生参加礼部主持的考试,考卷是不糊名、不封卷的。如果李白同学参加考试,试卷上考生名字一栏上写着李白,那么,从收试卷的人到改考卷的考官,都知道这是李白同学的试卷,这在当时是容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