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赏析(2)

苏味道雕像

苏味道雕像

在唐代文学史上,人们常常把他和他同时也是同乡的诗人李峤并称为“苏李”,应该说当时的人们对他的才能还是非常认可的。一次,中国历史上著名也是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让当时的宰相狄仁杰,让他给自己推荐人才。狄仁杰问道皇上要用此人来干什么事,武则天答到想让他做将相。狄仁杰便说道如果皇上仅仅需要文章写得好的人,那么苏味道一定是首选,从这里可以看出苏味道当时的才华可以说是冠绝天下的。

虽然苏味道有很高的文学天赋,但是在政治方面并没有做出什么功绩,即使做到离开宰相的位子,凭借的也不是他治理政事方面的才能。而且为了在官场上不得罪那些权贵,惹上不必要的灾祸,苏味道还练就了一幅处事圆滑的本事。简单来讲就是处理事情的时候不要决断地太清楚和明白,如果处理不当,便可能惹上麻烦,只要模棱两可,哪边都抓不到自己的错误便行了。正因为他这种处事的态度和方法,人们给他起了一个“苏模棱”的外号来嘲讽他,这也便是“模棱两可”一词的由来。

苏味道这种对待事物的态度注定他成不了大事,因此现在人们提起他更多的是欣赏他的诗词,而对于他的官场生涯大多是忽略不提。

苏味道墓介绍

苏味道,是唐代初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是赵州栾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石家庄栾城区人氏。他自小便显示出来出众的文学才华,九岁便会作诗,还与当时的另一个诗人也是赵州人的李峤因为文辞方面的才能而被并称为“苏李”,又和崔融、杜审言四人一起被称为“文章四友”,可见人们对他在诗词方面所展现的天赋的认同。

苏味道墓

苏味道墓

苏味道因为诗词方面的才华在官场上也是顺风顺水。他二十岁便高中进士,初为咸阳尉,此后又经人引荐做了管记,到了女皇武则天统治时期,更是官至宰相,位极人臣。虽然做了宰相的职位,但是他在政治上的建树远没有他在诗词方面出众,而且为了因规定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避免惹祸上身,他还学会了圆滑处事,也就是说处理事情的不要决断得太过清楚明白,一旦被人家抓住错误必定会有麻烦,只要模棱两可,不留下把柄就行了。当时的人们根据他这种处事态度和方法,便给他起了“苏模棱”或“模棱手”的称号。这也就是成语“模棱两可”的来历。

苏味道于公元705年死于赶赴益州长史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眉山一带的路上。他死后被葬在了故乡栾城。现在他的墓位于栾城区冶河镇苏邱村内,目前陵墓保存完好,是当地一个比较著名的旅游景点。

纵观他的一生,可谓是喜忧参半:在诗词歌赋方面卓有成果,是当时的大文豪;但是另一方面,他为人处事又广受诟病,想要讨好两边结果哪一边都不讨喜,成为了众人眼中的笑柄。

苏味道与苏轼什么关系

苏轼这个名字相信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听过,他是我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宋词中著名的“豪放派”中的开创者,与另一位大文豪辛弃疾同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还和他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在赞叹苏轼惊人的才能的同时,或许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祖先,唐代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苏味道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苏东坡祖籍纪念馆

苏东坡祖籍纪念馆

苏味道,是生活在初唐时期的一位诗人。他出生在赵州栾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北栾城区南赵村一带。他从小便显示出了超常的才能,尤其擅长诗词歌赋,在九岁的时候便会作诗,与当时另一位诗人也是赵州人氏的李峤并称为“苏李”,又与另外两位诗人崔融和杜审言并称为“初唐四友”,可见人们对他文学天赋的欣赏和推崇。他的诗清奇秀丽,妖而不艳,特别是他的咏物诗,堪称一绝。主要代表作品有:《正月十五夜》、《咏虹》、《单于川对雨两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