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满庭芳表达了什么

李清照的满庭芳表达了什么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李清照画像

李清照画像

《满庭芳》这首词是李清照咏梅系列中的一首。这首词借助梅花的特性来描述自己的情怀,首先“小阁藏春”一句李清照描绘出了一个特殊的环境,在当时的环境下,小阁一般为寝室,而后所描写的闲窗和前句相关联,写出了这个特殊环境里的宁静。

诗的上阕主要以环境为着重描写点,李清照家破人亡之后,想起以前的往事,表现出了上层社会的安逸和富贵,但是同时却流露出一种异样的冷清与孤独。

“手种江梅渐好”是这首词的转折,从这里这首词开始进入到咏物。从景色的描写开始抒发自己的感情,李清照看到了门外的江梅,加上黄昏,词人产生了一种欣慰,她觉得自己并不孤单,有那梅花给她带来了一种安慰。同时也想到了很多过去的事情,所以有了梅花酒没有必要再去登楼望月了。除了对梅花的特殊感情以外,似乎李清照也感受到了心里的疲劳。对于赏景失去了兴趣。紧接着想到了以前的诗人喜欢梅花的独有情钟,从这里这首词再一次的转折,开始向李清照的抒情靠近。

下阕以以前的诗人对梅花的一片痴情,理解出其实是心里的孤独和苦闷而造成的,李清照觉得此时的她就像以前的诗人对于梅花的爱恋。同时也抒发出自己心里此时的苦闷和孤单。

这一首词是李清照在经历家破人亡之后所作的,流露出一种凄凉的气氛,也寄托着作者不幸的一生,写尽了冷清和苦闷的环境中的感受。

词人李清照是现在哪里人

李清照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所在之处按照现在的地方划分为山东地界,她的父亲是进士出身,在朝廷做官,母亲也是一个名人家的闺秀。山东自古就是出文人的地方,李清照出生在这里,作词在这里,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李清照像

李清照像

山东本就是孔子的家乡,而且在这里是战国时期田齐的官立高等学府,这里主要以黄老哲学为主要内容,学术交流比较自由,可以畅所欲言。因而著述较多,如《管子》、《晏子春秋》等书的编写,就有稷下之士的参与。更重要的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百家争鸣”,就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的。

虽说这已经是战国时候的事情了,但是其文化影响却远远没有散去。李清照之父李格非,家中藏书颇多,书中的许多思想都有着稷下学宫的影子,而李清照就是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性格。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也是古文爱好者,其家中的藏书也很多。

等李清照嫁给赵明诚后,两个人对中国文化进行搜集与整理,这不得不说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美事。那种豪放中略带温婉的性格,那种主张用词典雅的自觉,无不来自于此。

总之,李清照生于山东章丘,不可避免地受到稷下学宫文化的影响。而且从小在地方文化的熏陶下,她学习到了各家的学术,这使她后来的成功有了一个充实的根基,李清照是幸运的同时也是坎坷的。

李清照的详细资料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非常之多,可是文学史上就寥寥无几。最著名的就是李清照,宋词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她的贡献。她的一生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宋词。其中“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流传度最广。她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之一。但是她的一生却略显坎坷。

李清照画像

李清照画像

李清照生于1084年,号易安居士,山东章丘人。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在朝廷为官。母亲更是出身书香,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文学修养不在话下。从小李清照家里的文学氛围浓厚。从小和父母一同生活在汴京,18岁时嫁给了宰相的儿子赵明诚。后来因为政治变故,李赵两家相继败落。李清照夫妻不得已也过了几年聚少离多的生活。后来夫妇一同居住青州,可是因为金兵攻克青州,不得已,两人开始了流亡生活。49岁的赵明诚在流浪途中不幸病逝,只给46岁的李清照留下15车古籍文物和半部没有完成的《金石录》。46岁的李清照生活孤苦无依,但又不想给弟弟增加负担,于是顶着流言蜚语嫁给了张汝州。遇人不淑,张汝州这个人很不正派,和李清照的结合,只是为了她的古籍文物,但是婚后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象那样,而且李清照又不愿变卖古籍文物。张汝州这时便露出了本来面目,不再像婚前那样和善。整日打骂李清照,打算将李清照折磨致死,独占她的财产。为了顺利离婚,李清照检举张汝舟的违法行为。历尽万难终于顺利离婚。此后李清照便只身一人,1155年去世,享年7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