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碟压桌菜本是满族饮食习俗 与努尔哈赤有关

  自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到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解体,清王朝在北京统治了268年,与此同时老北京饮食习俗中也融入了很多满族特色。

  单说这老北京过年或家里请客,不论上几道菜,这炒咸什、炒酱瓜儿丁、豆儿酱和芥末墩儿四道压桌小菜是必备的,其实这原本是满族的饮食习俗,传说跟老罕王努尔哈赤有关。有一天,老罕王带着人在山里转悠了大半天,一棵“棒槌”也没挖到,这“棒槌”就是人参。大家又累又饿,情绪也不好。

四小碟压桌菜

网络配图

  老罕王见状,一边安慰大家不要泄气,一边叫大家休息、做饭。老罕王铺上兽皮,刚转身招呼大家把吃的东西摆上,平地里刮来一阵旋风,把那张兽皮掀翻了。老罕王只好重新铺,又是一阵旋风,再次将兽皮掀翻。这样倒腾了三四次,大家认为是山神与他们作对,很害怕。只见老罕王手握腰刀大喝一声:“山神,你凭什么要和我们作对,你要再敢掀翻我的皮子,我就拆了你的山神庙,砸了你的香火案。”说罢,老罕王拔出腰刀,指着跟前的一块石头大声说道:“山神老儿,我既然看不见你,这块石头就当做你的替身,看我怎样对付你。”他举起腰刀,猛地照石头砍去,只听见“咔嚓”一声,石头被劈两半。老罕王把腰刀往地上一插,再次铺好兽皮,拣起散落下的四小块石头压在兽皮的四角儿上,说:“大伙儿把吃的拿来,看山神能把我怎样。”说来也怪,老罕王这么一折腾,再没起什么旋风。以后,在兽皮四角放上四块石头,被说成可以镇山神、保平安。这习俗沿袭下来,就成了饭桌上的四小碟压桌菜。

  这压桌菜虽小,但做起来却很精细。我曾向一位满族老太太认真请教过这四个小菜的做法,咱一样一样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