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东北易帜为何日本人开始坐立不安了?

皇姑屯事件后张作霖一命呜呼,北伐军顺利开进了北平!三年前,孙中山徒手进京,今天蒋介石率着北伐军打进了北平,一夙总理之愿。

蒋介石慰国父之魂

7月6日,蒋介石在香山碧云寺恭谒总理陵寝。蒋介石对孙中山深厚之情,不仅在由商震宣读的祭文中看到,在他当天的日记中也能读到:“读毕祭文,为之俯伏恸哭者久之。全堂亦无不泪下。回含青舍,谓夫人曰:方祭告总理时,闻哀乐之声一作,虽强抑悲怀,仍泪满襟臆,体力几不支矣!久瞻仰遗容,哀痛更不能自胜,呜呼!悲哉!三年有半之岁月,中正所受冤屈谗谤,直不知何自而可声诉也。”18年前在日本,孙中山慧眼识小蒋,更言“革命之栋梁,革命之英雄”,今天蒋介石终于让在天上的总理看到:您没有看错我!

孙中山的旧照

孙中山的旧照

这正是伟人孙中山的高明之处:识人,用人!经过两年的北伐,除东三省,都是国民党的天下,可蒋介石要的是:天下一统!

张大帅死后,张学良在6月20日被推举为奉天督办,并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名义上掌握着东北的军政大权。张学良与满口“妈拉巴子”的大土豪张作霖不同,在蒋介石抛出橄榄枝后,立即表示赞同“三民主义”和“愿意服从国民政府”。得知张学良动向,日本人警告张学良不得与南京政府妥协,元老杨宇霆、张宗昌、褚玉璞之流也主张投靠日本,加上战乱后的这么一个乱摊子,年轻的张学良也凌乱了!

日本人为何如此紧张东北

很有野心的日本人早在清末年间,就盯上东北这片黑土地,还把它当成了自己的“生命线”;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获胜后取代俄国确立了南满的优势地位;民国初年,日本再次觊视东北。

张学良旧照

张学良旧照

张学良一边是父亲被日本人炸死的深仇,一边是日本企图霸占东北的大恨,张学良决定将7月24日定为易帜日。看到张学良要投向国民政府,日本奉天领事林久治郎向少帅递交了田中首相的警告书:

一、南京政府含有共产党色彩,其地位尚未稳定,东北殊无与联系之必要。

二、如南京政府以武力压迫东北,日本愿不惜牺牲,尽力相助。

三、东北财政发生困难,日本银行愿予以充分接济。

接到警告书,张学良可谓悲愤交加,“济南惨案”的余温还在,父亲也刚死不久,如果自己还向日本人妥协,他真会被全国的吐沫星子淹死。可面对强权的日本,张学良也不敢来硬的,这回他很精,把这个皮球踢给了南京政府,张学良这一招让日本人很无奈,可日本的强势和紧逼也让张学良不敢冒然行事,只能宣告“延期易帜”。

东北是蒋介石唯一的心结

蒋介石如愿以偿当上国民政府主席,终于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上任后,他当即提名任命张学良为国府委员。这一提名主张当时遭到了党内强烈反对,这回蒋介石的态度很坚决,理由是“中央为顾全统一,为使当事人不能再有所规避躲闪,为给国际上一个明白的表示,不能不马上把东三省看得和其他各省一样,以公正的态度、统一的精神,加推委员入国民政府。“。这一提名,也说明蒋介石的政治眼光不一般!

蒋介石夫妇

蒋介石夫妇

10月10日,蒋介石宣誓就职,第一次登上了国家元首之位。此时的国民政府已不同以往,它已是全国性的政权。“中美合作”的婚姻很快就有了收获,国民政府成立后,英美等国相继道贺,可日本只派出了南京总领事冈本一策向外交部作了一番口头道贺,这让蒋介石很恼火。

日本人明目张胆地想霸占东北,连英美帝国也看不顺眼了。11月3日,美国正式承认南京国民政府, 12月20日,英国与南京政府正式建交,其他国家也陆续与南京政府签订了关税协定予以默认。在南京政府斡旋下,美国驻华公使马慕瑞以到朝鲜旅游为名在奉天逗留,劝说张学良易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