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行书有什么特色

黄庭坚行书有什么特色

黄庭坚在书法方面的天赋可以说是难得一见的人才。草书和行书是两个比较对立的内容,草书就是追求一种神似,行书却没有那么夸张,总体来讲行书一般是可以看得懂的。

黄庭坚行书图片

黄庭坚行书图片

然而就是这样对立的两个内容,黄庭坚却同时拥有了它们,可见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非同一般人。黄庭坚的行书带给人一种有凝聚力的感觉,他的字结构独特而且每个字都有着独特的造型,虽说这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字,但在他的笔下有一种一字成形的感觉,多看两秒钟可能就觉得像一个动物或者什么了。他就是不走寻常路,这点十分吸引人的眼球。

仔细欣赏黄庭坚行书,有时不知不觉就会被带入一个新的世界,有虫鱼鸟兽,碧水云天,这些都是由他的字所联想出来的,可见他笔下的字又多么强大的功能。这种无形的吸引力不是每个人的笔画都可以勾勒出来的,这个就需要个人的内在的书法能力了,所以说黄庭坚是书法大家一点都不为过。当然作为书法家最基本的要求便是字体之间要流畅,给人舒适的感觉。这点黄庭坚也做的很好他的行书在原有模板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让每个字之间赋予特殊的内涵而且彼此之间的连贯性都是很强的。

黄庭坚行书是书法界的一个推陈出新,他将人的视野带到了更宽阔的地方,而不仅仅是局限在原有的基础上。

黄庭坚楷书别具一格

一提到黄庭坚,很多人都会赞叹不已。他给后世人的印象是一个书法天才,他不仅擅长行书,草书,连楷书都是很出色的,真的是不愧为真正的书法大家。

黄庭坚楷书图片

黄庭坚楷书图片

虽然他的草书被他大家认为是最出色的,但黄庭坚的楷书给人的的感觉是刚劲有力,对线条之间的勾勒所富有的创造性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之前对他的了解只限于草书,手法飘逸。现在了解了他的楷书后,又有了新的认识。他的字体不要求古板,僵硬,在写字的过程中他会追求一种神似却又缥缈的感觉,使整片文字活跃起来,而且他的字体结构新颖,字型框架是呈现宽扁型的,特有的一个写字习惯是向右上翘。黄庭坚对待书法及其认真,每一个笔画往左勾,往右勾,他都会经过认真的思考。

因此黄庭坚楷书是别具一格,具有独特的欣赏能力。黄庭坚所独创的楷书风格,为后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平台。黄庭坚楷书之所以有如此还离不开老师苏轼的指导。黄庭坚的楷书有如此大的成就还离不开他的努力,他在借鉴前人书写技巧的基础上,又发展了自己的书写风格,虽然楷书给人的感觉是规规矩矩,方方正正的,但黄庭坚却没有这样遵规遵矩,他的楷书追求神韵,留给欣赏着一点想象的余地,你可以把他的字想成是一块方方正正的石头,但也可以把他的字想象成展翅高飞的大鹏,可见他的书法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鹧鸪天黄庭坚想表达什么

黄庭坚,出生于公元一零四五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黄庭坚从幼年起便已能识文万卷,他的诗作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公元一零六七年,黄庭坚开始了自己的官途生涯,然而,黄庭坚却曾经历过被贬官职的坎坷。

黄庭坚《鹧鸪天》

黄庭坚《鹧鸪天》

《鹧鸪天》是黄庭坚的词之一,黄庭坚与苏轼是知己,因苏轼在官场中受到责难,一向与苏轼同为好友的黄庭坚不能幸免于其中,成为了众人的攻击对象,黄庭坚更因此被贬出京城,我们不难想到此刻的黄庭坚对朝廷的黑暗与人生的困惑,因而在与朋友相聚的时候写下了《鹧鸪天》,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是在这样的一样背景下完成的。

词中描写了庭坚与朋友相约在了菊花盛开的日子,两人将杯中倒满酒,在酒醉的时候才能如此的放纵自己。庭坚还在词中写到,即使头发全部花白了也要有与菊花一样的性格,即能在风霜中坚持盛开的性格。这首词明里是向人诉说着自己与好友一同观菊饮酒的情景,然而却隐藏了庭坚想要离这俗世而去以及具有菊花不怕风霜的特点,向后人展现了其正直、不畏强权的特点,而他的字鲁直,也正好说明了其正直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