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为什么要裁军百万

  伟人之所以称之为为人是因为他能做我们做不到的,他能看我们看不到的,邓小平同志就是这么的一个人,他是中国伟大的领袖之一,他所作出的决定也都是令人称奇的,他的决定不一定是都是对的,但一定是令人瞩目,小编为何要这么说呢?,如:邓小平当年力排众难攻打越南,此后,还坚决的裁军百万。

  1985年6月4日,这是一个值得人民纪念的日子,就是在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领袖之一的邓小平做出了一个震惊中外的决定,什么决定这么令人震惊人呢?那就是裁军了。要知道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武力震慑他国是会遭道强大的凯视的,如当年的八国联军侵华,但是,前车之鉴就近在眼前为何邓小平同志还要裁军呢?带着疑问,请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邓小平为什么要裁军百万

  邓小平为什么要裁军?

  1985年6月4日人民大会堂。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轻轻伸出的一个指头震惊了世界——中国人民解放军裁减员额100万。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一言九鼎,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解放军减少员额一百万!”说这句话的时候,他伸出了右手的食指,在空中点了几下。一个手指,震动了一个地球!

  在共和国60年历程中,我军创造过许多经典华章,而1985年的百万大裁军,则是震惊世界之举。这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对军队变革布局谋篇的大手笔,这一重大举措标志着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精兵之路上迈出了十分重要的一步。

  在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多次出现精简兵员的活动。然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所进行的百万大裁军,却是历史空前的大行动。邓小平充满信心地指出:“再减100万,一是必要,二是没有风险。好处多得很!”

  邓小平曾说过:我是一个军人,我真正的专业是打仗。1926年,邓小平投笔从戎,跻身军旅,担任教官。红军时期,他领导发动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红八军;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一二九师政委,立马太行;解放战争时期,他作为总前委书记,统领百万雄兵解放了大半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担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为军队建设呕心沥血;“文革”期间,他临危受命,出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大刀阔斧地主持军队整顿。

  其实,早在十年前老邓就有了大裁军的想法。可是,要精简整编已经沿袭几十年的中国军队体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总员额曾计划由550万整编至400万。然而,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而中断了。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时,解放军总员额一度达到611万。

  20世纪60年代,为应付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可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解放军还是开始逐步扩大军队规模,到70年代,解放军总员额又增加到610万左右,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军队。

  对此,邓小平坦率地讲:“解放军有300万足够应付意外事件,多了,实际是增加了吃闲饭的人!”1975年,邓小平在领导军队整顿工作的过程中,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军队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肿、散、骄、奢、惰”五个字,而问题的解决要从“消肿”切入。他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战争虽然不可避免,但可能推迟。”这同毛泽东强调“全军、全党、全国准备早打、大打、打核大战的战略唱反调;而且把几十万超编军官转到地方,上上下下都得罪了,邓小平被迫二次下台。

  文革后的中国格局使邓小平鉴定裁军

  文化大革命后,邓小平再次出掌军权,重提大裁军。中外舆论不太理解;中越边境还处于战争状态,怎么连昆明军区都裁掉呢?老邓高瞻远瞩,恰恰从中越边境反击战看出了我军的劣势所在:以十倍的炮火优势,三倍的兵力优势,中国掌握战略主动权和战役主动权,去打一个亲手教出来的小兄弟,战果却差强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