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纪念馆在什么地方(2)

安徽绩溪胡适故居

首先来看安徽绩溪的故居。这是一栋带有鲜明徽派建筑特点的故居,小青瓦,马头墙,水墨砖墙,都透着一股浓浓的时代古韵。这栋故居建造的时间应该是在清朝光绪三年到六年即1877年到1880年左右开始修建的,建造者是胡适的父亲胡铁花。故居一共分为了两层楼,其中前庭有天井,两旁则是厢房,楼上是所谓的“通转楼”,楼下则是堂屋。在故居的大门前和正厅上各悬挂着我国著名书法家沙孟海所提写的“胡适故居”牌匾。厅内的一切摆设照旧。

然后是上海的故居。这栋故居一共为208平方米,三开间,前后进,也是一座通转性的石库门楼。故居最吸引人的地方应该是门窗上镂刻精致的木雕了。这些栩栩如生的镂刻兰花刀笔流畅,令人赏心悦目。自古有“兰为王香者,不与众草伍”,这反映的是胡适先生高洁的品格。

胡适故居都各有特点,是我们瞻仰和缅怀这位已经逝去的学术大师的最佳场所,值得一看。

胡适与钱穆的恩怨始末

钱穆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有学者甚至称他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钱穆还与陈寅恪、陈垣、吕思勉一起被称为“史学四大家”。胡适是我国著名的学者、思想家,大力提倡白话文,宣传个性解放。

钱穆照片

钱穆照片

钱穆和胡适这两位学术大师一直在斗来斗去,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两位的恩怨情仇。钱穆与胡适二人的不和,根本原因是在于两人的第一次见面。那个时候,钱穆还没有出道,只是苏州中学的一名老师。有一天,胡适受到苏州中学的邀请前去演讲。来演讲之前,一位叫陈天一的老师向胡适推荐了钱穆,并对胡适说,如果去了苏州中学,一定要见见钱穆。

演讲当天,胡适看到了坐在第一排的钱穆,于是便让他上台就座。当时钱穆向胡适请教两本讨论《史记·六国年表》的书,因为钱穆自己找了很久都没找到,这才向胡适请教。但是没想到这个问题胡适也答不上来,整个现场气氛不免有些尴尬。当时出了这么一件事后,胡适由于尴尬下午就离开了苏州,两人之间的不和谐也是就此开始了。

后来钱穆来到了北大历史系教书,这与同在北大任职的胡适就要无可避免的发生正面冲突了。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关于老子出生时间的问题。钱穆与胡适都有自己的看法,两个人都不肯想让,在众人面前争得面红耳赤。但是从这件事开始,两人之间的争论从学术问题上渐渐转移到了人格功击上,这实在是让人觉得不可理喻,毕竟他们二人都是为人师表的人。

胡适打牌日记说明了什么

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胡适是一个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人。它一生学识广博,著述颇丰,在文学、哲学、史学、教育学以及伦理学上都有过深入的研究。但是他对近代中国最大的贡献应该是他大力提倡白话文和领导了新文化运动,这两个举动都对日后的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个十分风趣幽默,平易近人的普通人,他也会有各种的缺点。比如说最近有一篇很火的“胡适打牌日记”。

胡适照片

这篇日记是在胡适留学的时候写的,内容大多是胡适一连几天都沉迷于打牌中无法自拔,而导致自己的学习计划没有实现。此后还讲到了他下定决心戒掉打牌,却仍然无法摆脱打牌这个爱好。这个日记让我们看到了大师也有偷懒和沉迷于某样东西无无法自拔的时候。因此一时之间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

但是经过查证之后,我们发现这个日记其实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杜撰的,并不是真实的胡适日记。但是其中提到的胡适打牌的事情倒是确有其事。在查阅《胡适留学日记》之后,我们发现其中提到“打牌”的时间大概是在1911年6月至9月之间。但是并不像杜撰的日记一样只写了打牌而没有讲其他事情。提到打牌的日记大多是在一天的学习结束之后的空余时间进行的消遣活动。而决心戒掉打牌之后又忍不住再次打牌则是完全没有任何根据。只在1911年9月5日提到了“昨日,与金涛君相戒不复打牌。”这一句,此后的日记中便再也没有提到过打牌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