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后代现状相关介绍

胡适的后代现状相关介绍

说起胡适这个人,留给后世的人最多的印象应该是他跟白话文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关系。作为一位学识渊博,满腹经纶的学术大师,他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曾经起到过极为重要的作用,他是当时最早接受并宣扬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进步青年,正是因为他的不懈努力和坚持,才使得中国大众逐渐从封建专制的思想中解脱出来,他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今天让我们来看一下很少为人所知的胡适的后代的情况。

胡适和长子胡祖望以及长媳长孙的照片

胡适和长子胡祖望以及长媳长孙的照片

胡适的妻子叫江冬秀,在1917年和胡适结婚。这是一场母亲包办的婚姻,胡适自己对于这个妻子并没有多大的感情,而当时自由恋爱的风气已经兴起,胡适也想过要毁掉这份婚约。但是因为他出于对母亲的尊敬和孝顺,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胡适和江冬秀一共生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分别是:长子胡祖望,次女斛素斐和幼子胡思杜。其中胡适唯一的女儿胡素斐在五岁的时候就不幸夭亡了,胡适对于这件事一直深感痛心和愧疚。在1927年2月,他在美国讲学的时候,有一天突然梦到了逝去的女儿,他当晚就悲痛大哭,,为此还写了一首诗来悼念自己的女儿。之后还给江冬秀写了一封信,心中说道,子女儿死去之后,自己一直忍了一年半,一直到今天才大哭了一场。信中还写到了自己当时如果能够早点请医生给她治疗,或许她就不会死了,充满了遗憾和内疚之情。

胡适的其他两个儿子命运也大为不同:大儿子胡祖望一生并没有经历太大的波折,他曾经担任中国航空公司的工程师和台湾驻美国机构参事等职务,于2005年病逝,享年八十六岁。而小儿子胡思杜的命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于1957年自杀身亡,终年三十六岁。胡适的后代除了大儿子之外,其他都没有善终的,实在是一件让人哀叹的事情。

胡适的文章蝴蝶欣赏

胡适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反对封建八股文,大力提倡和推广白话文的大学者,对于解放当时人们的思想,促进白话文的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而他为了实现自己让白话文遍及整个中国的理想,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比如说他撰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里面写的几乎都是摆脱了古体诗的各种束缚的白话诗。比如胡适《蝴蝶》这首诗。

胡适照片

这首诗的内容其实很简单,一共只有四行,四十个字。主要的内容就是讲述了一只黄蝴蝶的的孤单和迷茫,并以物喻人,表达了自己的孤寂和无奈之情。这首诗创作于1916年8月23日,首先发表在由陈独秀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上。如果从艺术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我们可以发现这首诗显得十分稚嫩和浅白,没有任何诗意在其中。而如果一首诗任何诗意都没有,不能给人带来愉悦,无法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那么这就是一首失败的诗。

但是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首是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因为它的出现是一种前人从来没有过的尝试,它在努力摆脱中国古体诗的各种规范和束缚,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种风格,同时也为现代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合以上两点,我们对于胡适《蝴蝶》这首诗应该做一个比较公正的评价:这是一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诗,虽然它的艺术水准并没有多高,但它仍然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具有开拓性的历史意义。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内容是什么

《文学改良诌议》是由胡适所创作的一篇文章,也是倡导文学革命的首篇文章,对促进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胡适的《文学改良诌议》吧。

胡适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