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曹仁是曹操的什么人(2)

纵观东汉、三国一代,曹仁算得上是世之名将,其综合能力在当时可算得上是一流的。只可惜,他的对手,是像周瑜、关羽之类的超一流名将,在苦守南郡的一年时间里,其出色地完成了曹操赤壁战败后的扫尾任务,使孙刘联盟产生了分歧,从而让东吴和刘备失去了进取中原的希望,巩固了曹操在北方的统治,不至于像“淝水之战”后的苻坚那样落得兵败国亡的下场。

曹洪和曹仁是什么关系

曹洪,字子廉,曹操从弟;曹仁,字子孝,曹操从弟。从人物的家族关系来看,两个人都是曹操的堂弟,虽然两人到底是不是亲兄弟无从考证,但从他们的字号来看,取了“方正孝廉”的意思,应该血脉关系还是很近的。两人同位曹魏时代的名将,为大枭雄曹操实在是增光添彩,尤其是曹洪,在荥阳会战时还救过曹操一命。

曹洪画像

曹洪的画像

初平元年,以袁绍为盟主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曹操一路进军到荥阳,和董卓的部将徐荣激战。却被徐荣打败,曹操惊惶逃窜,一不小心把坐骑给丢了。曹洪当即把自己的战马让给曹操,曹操也不好意思要,再三推辞。这时曹洪说:天下可以无洪,不可无君。敢情是他目光长远,早已预见到曹操会有飞黄腾达的一天。然而他自己没了坐骑,沿着河走了一段路后,终于被他找到了一条小船,这才安然无恙地返回了营地。

在之后曹操的四方征战中,他多次跟随并立有战功。最著名的是官渡战张合,潼关拒马超。晚年,曹操死后,魏文帝继位。曹丕想起了他当时还是曹操世子时向曹洪借钱,曹洪吝啬不给。曹丕找了个机会要治他死罪,幸亏多方求情,才免了他一死。但他也因此被贬为庶人。直到曹睿继位后,才重新拜他为后将军。

而曹仁也同样是跟随着曹操多次征战,尤其在南郡之战中,舍身救出部将牛金,被东吴誉为“天人”。之后樊城拒关羽,在水里被泡了几个月,每天在竹筏、木板上办公,也宁死不退,一直等到樊城的城墙都快要泡得发霉了,水势稍减后,徐晃的大军感到才击退了关羽。

三国志曹仁传介绍

曹仁,字子孝,是曹操的从弟,类似现在说的堂弟。生于汉灵帝建宁元年,卒于魏文帝黄初四年。其一声跟随太祖皇帝曹操南征北战,战功累累。最终累功升迁至大将军、大司马。

曹仁的画像

曹仁的画像

三国志曹仁传年轻时,曹仁喜欢结交豪杰,招募了一些人,投奔曹操,跟他一起参加了和袁术之间的战争,战功卓越。在之后曹操征讨徐州,彭城战陶谦,破吕布、张绣,都一直有功。在官渡之战,曹仁击败刘备军团,在鸡落山大战韩荀军团,大获全胜,并袭击了袁绍的粮草运输队伍,保证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在赤壁之战后,曹操大军惨败在周瑜之手。曹操仓皇北顾,留下曹仁经营荆州战场。面对刚刚获胜的东吴大军,曹仁坚守南郡,和周瑜率领的东吴军队展开了激烈的大战。尤其当其部将牛金被东吴围困的时候,他仅以数十骑闯入东吴的包围圈,硬是把牛金救了出来。

南郡之战,凭着他屈指可数的兵力,和东吴周瑜大军足足拉锯了一年,还将周瑜射伤,成了周瑜日后的死因之一。虽然最终他不得不放弃荆州,但也足以见得他的军事领导能力不在周瑜之下。

在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的军队从荆州出发北伐,和曹仁对峙于樊城,当时有人惧怕关羽的勇武,劝曹仁退兵,曹仁抵死不退。关羽掘河放水,大水湮没了樊城。曹仁沉白马以激励将士。

晚年,曹仁与徐晃攻占襄阳和陈邵,将从汉南归附的人民迁移到汉北。黄初四年,也就是公元223年,曹仁逝世。死后,魏文帝赐谥号忠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