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魏河西之战详细过程介绍

河西之战过程

河西之战是中国战国时代,魏国与秦国为争夺关中河西也就是在今天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曾发生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前后反复交战数次。

河西之战剧照

河西之战剧照

关于这次战争总经过了五次战争。

在第一次河西之战中,魏国用了先在河西站稳脚跟,再大举进攻扩大战果,最后巩固占领地区的战略七年,魏军首先在河西少梁修筑城池,建立巩固的前进基地,以便屯兵积粮进攻秦国。秦国随即发兵进攻少梁,阻止魏军修城。两军在少梁交战,魏军击败秦军,继续筑城,进行备战。秦军沿黄河边修筑防御工事,以阻止魏军向外扩张。在这次战争中魏国采用先建立巩固的前进基地,再大举进攻,后扩大战果的方略,有效地完成了进攻河西之地的作战,将秦军赶到洛水一带,扩大了魏国势力,给秦国以沉重打击。

第二次河西之战,秦国失去河西战略要地,秦军退守洛水一带,它的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后来,经过数年的用心准备,秦国于周安王元年开始进攻魏国,周安王九年与魏国战于汪,周安王十二年又与之战于武城,企图夺回河西要地。魏国军队则全力与秦军作战,最后的结果是魏军经反复冲杀,将50万秦军打得大败,取得了辉煌战果。

第三次河西之战,由于魏国在河西战场三次大败,魏以庞涓为主将率军攻秦,庞涓用“攻其必救”之策,一举突破秦河西防线,威胁秦都栎阳,秦被迫将都城迁回泾阳。

第四次河西之战,秦国在商鞅实行变法后,国力开始强大起来。而魏国忙着与东方各国交战,无暇西顾之际,秦国开始大举的攻入魏国的河西郡。最后,秦孝公被迫在彤(今陕西华县)和魏惠王相会修好,并归还所得的魏地。

在第五次河西之战中,魏国名将庞涓自杀,魏军主力覆灭,又遭齐楚赵秦等国轮番进攻,从此一蹶不振,国力遭到严重害,沦为二流国家。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强大了国力,又革新了军队,拥有了出关夺取天下的实力,而魏国的衰落则简单化了秦国东出的难度。

商鞅河西之战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卫国国君的后裔,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商鞅河西之战有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才有了商鞅的名字。

商鞅画像

商鞅画像

河西之战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当时群雄争霸,各国都想占领封地,变得强大。河西之战就是秦国和魏国为了争夺关中河西地区发动的历时多年的大规模战役。秦国是西部诸侯大国,都城建在泾阳,春秋时期的四强国之一。但是战国初期,因为国家内部权力的争斗,频繁更换君王,世袭的权利太强,不能形成强有力的统治,社会变革也没有能尽快的完成,实力有所下降,所以被当时强大起来的魏国夺去了属于秦国的河西地区。

收复河西失地、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是秦献公、秦孝公两代国君的愿望。秦孝公继位后,更是将收复河西失地作为国家的首要任务之一。商鞅在卫国不受重用便转而投奔秦国,在收复河西上做出巨大贡献。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了魏国的同盟国卫国,夺取了漆及富丘两地,魏国帮同盟国进行了反击。秦孝公就趁魏军主力攻击赵国时进行了偷袭,派兵进攻魏河西长城重要据点元里,大败魏军,歼灭守军七千人并占领少梁。这次胜利为收复河西开了一个好头,商鞅作为收复河西失地的主将,在战争中显示了他的军事及外交才能。

商鞅河西之战是两国反复争夺失地的较量,一共进行了五次,两国交锋近五十年之久,秦国也在商鞅的变法下逐渐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