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之人对于蒋经国的评价如何(2)

蒋经国《我的父亲》封面照

这本书很薄,只是一个小册子,是台湾印刷出版的,大陆几乎找不到。因为是儿子描写记录自己的父亲,所以材料很多,许多是外人所不知的更不是史书上会记载的。书中的内容十分丰富,有政治的也有生活的,一点一滴的记录里展现出来的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不过也是因为是儿子写父亲,所以内容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也会随感情而产生偏差,需要读者自己去判断和理解。

蒋经国《我的父亲》是以一句“寒天饮冰雪,点滴在心头”开篇,这句话带着一种冷暖自知不足为外人道的意思。整部书总共有七部分的内容,比如关于如何度过1944年,蒋经国称之为是“最危险的一年”,是他父亲内忧外患的一年,外有共产党、日寇、俄国和盟军,党内有不争气的同志。其中还包括蒋介石写给儿子的整整36封信件,而最后一部分则是父亲死后蒋经国为其守灵一个月时的日记。

蒋经国在这本书中回顾了中国与苏联的关系,用了不少文字来谴责俄国,而在他的记述中蒋介石晚年也对外蒙古独立十分的悔恨甚至还有过深刻的检讨。

蒋经国和自己的后妈宋美龄的关系如何

宋美龄是蒋介石的第四任夫人,并不是蒋介石儿子蒋经国的生母,因此蒋经国宋美龄的关系到底如何呢?现在关于这二人关系的活法也是各种都有,而且还是比较极端的,有说患难与共的,有说水火不容的,我们现在就来看一下。

蒋经国宋美龄合照

蒋经国(左)宋美龄(中)蒋介石(右)合照

宋美龄是蒋介石比较晚娶进家门的,因此蒋经国与宋美龄的年龄差距并不大,两个人之间仅仅相差13岁。宋美龄进门后,自然就是蒋家的女主人了,对于这个取代了自己母亲地位的继母,蒋经国并没有对她表现出多大的好感。面对宋美龄时的毕恭毕敬也不过只是出于礼貌而已。但是时间久了以后,蒋经国对宋美龄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宋美龄和蒋经国是蒋介石身边最亲近的两个人,蒋介石是非常希望他们二人能和平共处的。为了让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变好,蒋介石也是做了一些努力的。在1944年之后的时间里,蒋介石因为军事失利节节败退时,宋美龄为了帮助蒋介石只能远赴美国为他奔走。蒋经国和宋美龄两个人一起尽心尽力的辅佐蒋介石,也算是患难见真情。

宋美龄也是把对蒋介石的照顾工作全部交给蒋经国,蒋经国也一直尽心尽力的守护着父亲。但是相较宋美龄全心相托,蒋经国还是有一些戒心的。直到蒋介石的国民党推到台湾后,蒋经国才渐渐除去心里上的不平。蒋介石去世前夕,还嘱托蒋经国要以待父之心待母,蒋经国点头答道:“过去如此,今日如此,日后亦永远如此。”

蒋经国与冯玉祥之间的恩怨纠葛

冯玉祥是近代中国西北著名的军阀,有西北王之称,不过后来加入了国民党,还和蒋介石结拜为兄弟。作为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冯玉祥也有一定的关系,不过是和他的女儿有关系。

冯玉祥照片

冯玉祥照片

1925年的时候,十五岁的蒋经国被送去了苏联留学,同行的人里面还有冯玉祥的女儿冯弗能,比他小上一岁。他们在莫斯科的中山大学读书。蒋经国在那里,因为对冯弗能展开了追求,之后两人相恋并且结婚。在当时的苏联,结婚是很容易的,只需要去登记一下就可以。

据说,两人经常去当地的一家中国工人俱乐部,还喜欢去莫斯科河边散步。一年后,冯玉祥曾经去了苏联三个月,有记载说他见了女儿冯弗能,所以蒋经国冯玉祥当时应该是见过面了,作为蒋介石的儿子他应该是足以让冯玉祥满意的。按说,这会是一段对他们夫妻双方和他们身后的家族的政治都有很大好处的婚姻。

但是,他俩的婚姻没持续多久。因为蒋介石在国内发动四一二政变,中苏关系恶化。虽然蒋经国发言而且发表公开信,宣称蒋介石是自己的敌人,是叛徒,并且要与他断绝父子关系,他的几次回国申请都被拒绝,他只能继续留在苏联,等于是做了他们的人质。而冯弗能不愿和父亲划清界限,于是蒋经国交了一份自白书,里面结束了两人的婚姻,还对其进行了批评。冯弗能回了国,后来也嫁给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