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御窑厂遗址 景德镇御窑的历史由来

景德镇御窑厂,是明初在景德镇成立的御窑厂,宫廷瓷器开始注明皇帝的年款。

  御窑厂流变溯源

  景德镇窑的兴起

  景德镇元名昌南镇,始于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的新平镇(隶属于新平县),因地处昌江之南而称昌南镇。唐中期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称浮梁,其镇所隶属于浮梁县。宋朝早期,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以真宗年号景德为名置景德镇,始有今名,迄今已有整整1000年。唐代以降,一直到明初朱元璋因对倭寇的恐惧和厌恶开始推行禁海政策,这近800年期间景德镇烧造的大量瓷器沿海陆丝绸之路被运往世界各地。甚至有学者考证中国的英文China都源自阿拉伯人和欧洲人对昌南所产瓷器的简称。

image.png

  在中国历史上,以皇帝年后赐名于镇的唯景德镇一家。而景德镇所产瓷器,最晚不会晚于汉朝。但登堂入室进入宫廷的时间最晚当在北宋早期。这也标志着南方的窑口开始能和北方分庭抗礼,或者说是瓷业中心整体性南移的标志性事件。究其原因还要了解北方主要窑口(定窑、磁州窑、钧窑、耀州窑、汝窑、汴京官窑等)的地理位置在五代-北宋时期,不是距离北方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帝国太近(辽国、西夏、金国),就是后被侵占,而不得不在南方另辟窑口烧造宫廷用瓷(祭祀、赏赐、实用、外贸等)。而南迁后,主要的窑口除了已经在宋朝中期开始大幅衰败而被龙泉窑取代的越窑、南宋的官窑系窑口(修内司、老虎洞、郊坛下、溪口窑等)还有的,最主要的就是景德镇地区的窑口了。

  元代浮梁瓷局

  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景德镇设立第一所官窑——浮梁瓷局,专为元皇室烧造御用瓷器。应当说,这便是景德镇御窑厂的萌芽。蒙古族“国俗尚白,以白为吉”。其服饰建筑都崇尚白色。白色的瓷器,同样成为元代帝王的珍爱之品。白瓷在蒙元统治时期的景德镇有很大的发展,优质的白瓷引起了朝廷的高度重视。除了白瓷,元代景德镇还成功地造出枢府瓷(白瓷的一种,因上有枢府的字样而得名)、青花(所谓元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红绿彩、珐华彩乃至珐琅彩(进口珐琅料烧造而成)、描金彩瓷等等。其成就为后来明清两代御窑厂制瓷工艺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景德镇自元代起就开始有了官窑。

  浮梁磁局管辖范围内的窑厂远不止一家,而且也存在多个窑系间的交融,例如:生产青花、青花釉里红类型为主的白浒孤窑(孤窑的孤字很明确的指出其独一无二的位置,但是元人善于贸易、税收,似乎并没有限制白浒孤窑为民间生产瓷器从而为元中央政府赚取税收),以及湖田窑(湖田窑以生产影青瓷器而文明,创烧于宋代,兴盛于元代)等。

  明初的洪武窑瓷器

  朱元璋推翻蒙元帝国,建立了大明王朝,却几乎全盘承袭了元代的匠籍制度。由于祭祀、赐赏、贸易的需要,明朝开国之初就在原元代时创建的浮梁瓷局的基础上建立了御窑厂(位于今天的景德镇市珠山地区)。洪武时期的瓷器在器型、工艺与风格上仍旧大量延续了元末浮梁磁局的遗风。但是在釉色发色效果上(尤其是青花、釉里红)有所下降(因火候控制不佳所致青花发色灰、黑,釉里红发色发黑,晕散严重,胎土不够精细,这可能和元末的战乱导致老的手工艺人流失有直接关系)。

  整体而言,洪武窑瓷器,土质细腻,胎体很薄,釉分青、白二色,以纯素者为佳。据记载,洪武窑有大龙缸窑、青窑、色窑、风火窑、匣窑等二十座。洪武年间军事上需要以瓷器换马匹用于战争,又要用瓷器扩大贸易和安抚邻邦。御窑厂烧出器型硕大的青花釉里红大盘、大碗、大罐,素朴雄浑粗豪而不失民族文化风韵,形成了洪武官窑的独特风格。

  明代御窑厂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一直到明中期的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年),烧造供御瓷器的窑厂都不止景德镇一家,在北方和南方还有定窑、钧窑以及龙泉窑等。但是成化早期,为了降低内耗、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是景德镇窑系一枝独秀(可以仿烧其它所有窑口),独留景德镇御窑厂,其它窑口均转为民用。

  明太宗(后在嘉靖年间明世宗重上庙号为明成祖)一朝的永乐瓷器,则让景德镇窑恢复到了历史最高峰,无论是青花、釉里红、甜百、祭红、祭蓝、珐华彩、珐琅彩还是其它细分类别的瓷器(如玲珑瓷、脱胎、薄胎瓷等)都能做到巧夺天工。明成祖时期有南亚国家使臣进贡印度斯坦玉制成的小碗,明成祖还专门批复退回,因有御窑厂所造中国瓷器,如玉胜玉,不必再贡此类器物了。由此可见景德镇窑所产瓷器的品质之高。

image.png

  永乐描金珐琅彩鸡心碗

  宣德一朝的供御瓷器烧造的规模之大,可以用难以想象来形容。有记载宣德八年,一次性下旨烧造的瓷器就多达40余万件。而且,宣德朝延续了祖父永乐一朝之祖训,御用瓷器的使用不得僭越,强化礼仪等级。所以,当督陶官张善把受命监造的御用器分馈同列一事传到宣德皇帝耳中后,诏命:“斩(张善)于都市,枭首以循”。这也是史书上非常罕见的记载因督陶官员违规处置御用瓷器的事例。

  明代御窑厂或有类似供御功能的窑厂在明中期成化之前不止一处,还有例如位于河南的钧台窑厂、浙江龙泉窑厂、河北的磁州窑场、真定府(曲阳县)、安徽宣城境内的宁国府窑场等。《明宪宗实录》记载成化初年的天顺八年(1464年,成化元年的前一年),皇帝下旨江西饶州府、浙江处州府各地烧造的瓷器,诏书到日,悉数停工。而再次开工后,就只有饶州的景德镇窑一处了。这也是史称“成化新风”中的一部分,成化朝御窑瓷器千变万化、多姿多彩,各类瓷器穷奇瘾巧、巧夺天工,终有明一朝,终算“明看成化”了。

  成化之后,景德镇御窑厂的生产的强度和质量都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成化时期的生产量过于浩大,耗费国库过度,而明孝宗弘治继位后,推行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因此,在弘治朝,除了弘治黄釉(是成化黄釉或者永乐黄釉的延续和降级产品)、单色釉可圈可点,终其一朝也无甚创举。正德一朝因明武宗个人性格犹如顽童,喜好阿拉伯文之外,其瓷器延续了成化朝的一些特点,如斗彩、青花(平等青料为主)。而嘉靖、隆庆、万历朝的瓷器只能用每况愈下来概括了。嘉靖早中期,景德镇地区出产最高品质高岭土的麻仓山几乎被挖空(史料记载:嘉靖二十一年,麻膏绝),因此从传世的嘉靖时期的瓷器的胎土上可以看出后期的嘉靖瓷器,以及后朝的瓷器,胎土质量明显下降,粗糙、干涩,这一情况直到接近200年后的康熙后期(18世纪上半叶)才有所改观!

  明代御窑厂生产模式

  明代御窑厂的模式,综合多部古籍、史料(如《大明会典》、《明实录》、《明史》、《江西大志》、《饶州府志》、《景德镇陶录》等)考证大体如下:

  洪武-永乐-宣德时期,朝廷派出中官(太监)常驻饶州府,而工部和中官一起负责烧造,烧造的命令会下达到饶州府,府治在鄱阳县,然后具体执行的烧造人物会发往浮梁县及县丞,并由所属御窑窑场执行。作为管理机构的御窑厂的建立是在洪熙元年(宣德皇帝即位之年,1425年),而且在正德之前都不在景德镇,而在正德六年之后才迁到了景德镇,就近监督窑场。

  分工协作制度:从元朝一直到清康熙中期前,一直采用官府匠籍奴隶制,据文献和出土实物的二重证据法考证,明代沿用了宋代的官府资本控制手工业生产的途径,匠人采用分工负责制度。景德镇御窑旧址出土的板瓦上面写有监工、提举官员、作头、甲首以及各种匠人的名字(注:这倒是与秦始皇陵中出土的陶俑上面刻有制作工匠的名称如出一辙),这么做是为了可以追查追究责任,也算是一种KPI的保证机制。

  官样制度:就是由官府(皇室)下发到窑厂的生产瓷器的标准,这一制度最迟从唐代就已经开始。到了宋代已经非常成熟,而元代甚至设立画局来专门负责绘制器样作为生产标准。明代除了有详细的文字记述和配图,还会用到前朝的样品,如正德朝御窑烧造红釉瓷器,要从内府中取出宣德祭红(宝石红、霁红)瓷器作为样品。

  烧造规模:以《浮梁县志》中记载的数据推算,隆庆年间的御窑厂又官匠人数在500人左右,上文已经提过,隆庆御窑烧造的的规模比前朝小了很多,可以想见,鼎盛时期的永乐、宣德和成化朝,工匠人数必在数以千人之上。而历朝烧造的数量则动辄在数以十万件之上。

  关于最早的御窑厂的讨论

  尽管从明代、清代的史料中研判,景德镇御窑厂(可能)早在洪武二年(1369年)就已经建立。但是,纵观整个古代中国的历史,是否这就是最早的御窑厂呢?从目前存世的瓷器留存来看,有唐代尚食局款、盈字款的瓷器,曾在河北的邢窑系窑场烧造过,但是很显然,这些窑厂并非专供皇家。五代大周(史称后周)时期,周世宗柴荣的故乡河南新郑地区窑厂烧造的柴窑,在明清乃至现代被称作瓷皇,冠绝随后而来的宋代五大名窑(所谓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简称:汝官哥钧定),1990年代以来对柴窑窑口的发掘,也发现了“官搭民烧”现象,因此,尽管一代瓷皇、鬼斧神工出于柴窑,它的窑厂也非100%的御窑。

  接下来我们可以考证一下宋代的五大名窑,哥窑、定窑、钧窑始终都处于官搭民烧的状态,它们各自的起源也都根植于民间,因此,考察的重点主要在官窑和汝窑上。

  汝窑:汝窑的起源目前还无法推断是否一定早于北宋初年(既五代时期甚至唐末出现),从传承关系上看,汝窑应是宋太祖赵匡胤代周(周恭帝禅位于赵匡胤)之后把柴窑的能工巧匠迁到汝窑场开始为大宋朝廷烧造瓷器的。汝窑的创立和生产绝非之前有些专家以讹传讹所说的仅20几年(指北宋末期宋徽宗在位期间创烧),而是多达数百年,从宋太祖初期一直到元代(1276-1368年)中期,尽400年时间。汝窑的窑口也绝非仅宝丰清凉寺窑一场(厂),而兼有鲁山段店窑场等多个窑口。但是,汝窑也没有被宋代皇家完全垄断为御窑。

  官窑:狭义上的官窑是指宋徽宗时期自内府,由北宋时期的修内司所创烧的汴京官窑则属于100%用于皇家用途的官用窑口。下文“史料”部分引证的宋人的笔记可见南宋朝廷渡过长江后遵循北宋旧制,重造官窑,而且前后不只一处(所谓的修内司官窑、郊坛下官窑等)。从目前的出土证据上看,北宋和南宋的官窑都没有为民间烧造的明确迹象,可能有些残次品曾流入民间,但是从烧造的最初目的性看,100%为皇宫大内为目标。有此可以推断:宋代官窑,始自汴京官窑,皆为御窑。

  史料

  宋代叶寘著的《坦斋笔衡》则祇见于元人的《辍耕录》引用。其中论述官窑全文如下:“本朝以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瓷,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澈,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亦曰新窑,比旧窑大不牟矣。余如乌泥窑、余杭窑、续窑,皆非官窑比。若谓旧越窑,不复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