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水母“返老还童”的传说只是误会?(2)

灯塔水母

灯塔水母

误会从何而来?或因一个缺乏严谨数据支持的实验

无可否认,对于我们而言,拥有“返老还童”能力的灯塔水母是个很美好的“传说”,我们都希望它是真实的,或许哪天还能“仿效”其特殊能力,并将这种能力应用到人类自身。然而追溯历史,我们会发现得出这一结论的科学实验过程其实存在不少漏洞。

徐教授表示,按照现代的科学观点,生物体由生到死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网络上对灯塔水母这种“逆生长”现象炒得很热,有些还说得好像很有道理,如果这种现象存在,就彻底推翻了原来我们所了解的生物学的基本规律,也推翻了唯物主义基本教义。那么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了解其来龙去脉,我们就必须回到有关研究者的原始报道上。

“早在一两千年前就有了关于刺胞动物的研究,而真正发现这类动物有形态的变化是在差不多100年前,由德国人发现的。后来陆续也有一些相关的研究,但总的来说非常少。”徐教授说。1950年曾有学者在美国《芝加哥杂志》上发表过有关灯塔水母胚胎发育的系统研究文章。沉寂了若干年之后,1992年,德国研究者做了一个关于灯塔水母属动物两种形态的转化实验,但是这个实验只是以“饥饿”为前提条件,文章篇幅也很短。

灯塔水母

灯塔水母

事情出现转机是在1996年。当时,意大利研究者Piraino等人对4000只不同发育阶段的水母型灯塔水母进行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转化诱导试验,这些环境条件包括:(1)饥饿;(2)突然改变水温(升高或降低);(3)降低盐度;(4)机械损伤。结果显示,在人为改变的环境下,不同发育阶段的灯塔水母均出现了水母型转化为水螅型的现象,但转化过程随水母型发育的程度不同有所差异。这就是该研究的全部结果。

灯塔水母

灯塔水母

“非常遗憾的是这篇研究论文存在着很多不够严谨的地方,在方法学上明显有缺陷。”徐教授说道。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前面我们提到的那个《Nature and Science》刊物并非学术界熟悉的著名的《Nature》和《Science》。对于这个实验,徐教授提出自己的三点质疑:

1.实验方式:实验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进行的?

2.环境条件改变的定量:水温和盐度的改变是如何进行的?在多长时间内改变?机械损伤的程度如何?这一系列的试验持续了多久?各种人为条件下进行了多少个轮回的转化?

3.最致命的关键点:作者在该文中没有非常明确地指出上述的这些现象均是在环境条件改变的前提下获得的,而且非常武断地在文章摘要部分说灯塔水母是一种不会死亡的动物(具有避免死亡的机制和能力)。

形态转换不能无限循环,灯塔水母实际亦会“死”

对于实验结果所说的灯塔水母拥有“逆生长”能力,徐教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质疑——假设灯塔水母是长生不老的,它从一种状态转换为另一种状态,姑且认可它是从成年转变为幼年状态,那么其生命状态应该从变为成年之后,能够再度转变为幼年,这才叫做“长生不老”,如果生命形式仅仅转换了一次,就不可以称之为“长生不老”。

灯塔水母

灯塔水母

也就是说,“长生不老”应该不只是一个循环,而目前掌握的有关灯塔水母的实验研究文献中都没有清楚交代这一点。因此,徐教授认为,并不能将灯塔水母两种生命形态成功转换一次的现象,武断地认作是“长生不老”。

徐教授指出,光靠这个实验结果事实上并不能推断灯塔水母具备“逆生长”的能力。“因为很多实验研究的条件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或者说这些条件的改变也不像实验室里那样剧烈,因此我们不能将实验室里的研究结果简单地下结论。其实,就灯塔水母这个例子,也只能反映出它具有一定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