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强:也说卜辞中旧释所谓的“达首”

付强:也说卜辞中旧释所谓的“达首”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付强:也说卜辞中旧释所谓的“达首”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付强:也说卜辞中旧释所谓的“达首”


也说卜辞中旧释所谓的“达首”
付 强
上海三唐美术馆
先把相关卜辞搜集如下,再作讨论。
(1)甲戌卜,?贞:翌乙亥王
付强:也说卜辞中旧释所谓的“达首”首,亡忧。一二三四《合集》6032正
(2)a贞:翌庚辰王勿往△首。
b翌庚辰王往△首。《合集》6033反
(3)己丑卜,古贞:王
付强:也说卜辞中旧释所谓的“达首”首,亡害。《合集》916正
(4)a贞:翌庚申我伐,易日。庚申明阴,王来
付强:也说卜辞中旧释所谓的“达首”首,雨,小。一
b贞:翌庚申不其易日。《合集》6037正
(5)a贞:有疾自(鼻),唯有害?贞:有疾自(鼻),不唯有害?《合集》11506正
b王占曰:△首,若。《合集》11506反
以上都属于宾组卜辞,卜辞中的
付强:也说卜辞中旧释所谓的“达首”字(此字以下用△代替),于省吾先生释为途,刘桓先生同意于说,认为途首当读为屠首,汤余惠先生认为此字上部不是余,而是害,△首为割首,赵平安先生释为达,对达首一词没有作过多的解释,认为有待进一步研究。
付强:也说卜辞中旧释所谓的“达首”字见于最近出土的昔鸡簋铭文中,先后有好几位学者讨论昔鸡簋铭文中的这个字,吴雪飞先生认为昔鸡簋铭文“王?呼昔鸡△艿姞于韩”与疑尊疑卣铭文“公姒呼疑逆中氏于侃”的辞例完全一致,所以△相当于逆训为迎。沈培先生接着吴先生的思路进一步确定此字应当就是古书表示迎的迓,《左传?成公十三年》“迓晋侯于新楚”,的句式和昔鸡簋疑尊疑卣铭文完全一致,我们认为沈先生的考释是极其正确的。此字的释出,使得甲骨金文和此字相关的文句都可以讲通。[1]
卜辞中的△首,沈培先生认为我们从例(4a)可以看出,命辞说“我伐”,“伐”为砍头之义。验辞里面所说的“王来迓首”,显然指王来迎“我伐”之人头。看来,商人在砍去人牲之头后,由王亲自迎接,在当时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这是否与“祭首”礼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黄天树先生信从赵平安先生的看法,认为△首是达首。达读如字,当致讲,达首即致首,伐祭是非常重要的祀典,为了搞到用以伐祭的首级,通常商王需要亲自外出办理致首之事。[2]
上述的看法中,我们认为沈培先生对于△字的考释是正确的,△首就是迓首,逆首,迎首的意思。但是沈先生说对于王为什么要亲自迎首,是否与“祭首”礼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以下我们试着谈一谈对于这一问题,我们的一点看法。
《逸周书·世俘解》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武王乃夹于南门,用俘,皆施佩,衣衣,先馘入。武王在祀,太师负商王纣悬首白旗,妻二首赤旗乃以先馘入,燎于周庙。若翼日辛亥,祀于位,用籥于天位。”这段主要讲的大致意思是武王伐纣以后,在宗周周庙举行的献俘祭祀活动。施佩,衣衣,中施和第一个衣都是动词,佩和第二个衣都是名词,讲的都是祭祀之前,对于用于祭祀的俘虏人牲进行饰牲的过程。《周礼·地官·封人》:“凡祭祀。饰其牛牲,设其福衡置其絼,共其水蒿,歌舞牲及毛炮之豚。凡丧纪、宾客、军旅、大盟,则饰其牛牲。”所以,用俘,皆施佩,衣衣,先馘入。的意思就是用于祭祀的俘虏人牲全部被施以佩饰,穿上衣服,先于斩获的首级进入宗庙,馘就相当于卜辞中△首的首。周武王在南门迎接,就是甲骨中王迎首的意思,祭祀献俘献馘(首)王要亲迓,这个也见于另外几条卜辞。[3]
癸亥,示先羌入,王于南门逆羌。《合集》30036
王于宗门逆羌。《合集》320535
南门见于上面的《逸周书·世俘解》就是宗门,宗庙之门。逆,迎也,逆羌,是以羌为牲亲迎之,以致祭。《周礼·大祝》:“隋衅,逆牲,逆尸,令钟鼓,右,亦如之。”《礼记·明堂位》:“君卷冕立于阼,夫人副祎立于房中。君肉袒迎牲于门,夫人荐豆笾。卿大夫赞君,命妇赞夫人,各扬其职。百官废职服大刑,而天下大服。是故,夏礿、秋尝、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礼记·祭统》:“及迎牲,君执引,卿大夫从,士执刍,宗妇执盎从,夫人推兑水。君执鸾刀,羞,夫人荐豆。”即迎牲入庙时,国君亲自牵着牛鼻绳,大夫紧跟在牲后,士抱着禾秆。宗妇捧着盎齐随在夫人身后,献上明水、国君亲执鸾刀切取牲肺献给尸品尝,夫人则献上馈食之豆。[4]
综上,我们认为甲骨卜辞中的“迓首”,和《逸周书·世俘解》 “武王乃夹于南门,用俘,皆施佩,衣衣,先馘入。武王在祀,太师负商王纣悬首白旗,妻二首赤旗乃以先馘入,燎于周庙。若翼日辛亥,祀于位,用籥于天位。”以及卜辞中的王于南门逆羌。反映的就是商周时代的迎牲之礼。




[1] 沈培:《释甲金文中的“迓”兼论上古音鱼月通转的证据问题》,“上古音与古文字研究的整合”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澳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香港浸会大学饶宗颐国学院,二零一七年七月十五日至十七日。
[2] 黄天树:《甲骨文中有关猎首风俗的记载》,《黄天树古文字论集》,学苑出版社,2005年,第412-421页。
[3] 谢肃:《<世俘>“皆施佩,衣衣,先馘入”解》,《中国史研究》2017年第1期。
[4] 于省吾:《释“逆羌”》,《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1979年,第47-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