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式坦克数据参数简介,图片,造价(2)

美国通用动力公司设计的,总体布置与美国M1坦克相似,装1门美制105mm线膛炮。火控系统包括数字式弹道计算机、热成像夜视仪、激光测距仪和各种传感器等,在第二批坦克上采用CO2激光测距仪。动力装置为德国的水冷多种燃料发动,匹配LSG3000型液力机械传动装置。行动装置采用扭杆和液气混合式悬挂装置,液气悬挂装置用于第一、二和六负重轮位置,扭杆倒挂装置用于第三、四和五负重轮装置。借助液气悬挂装置,车体可以实现前倾后仰。车体和炮塔为焊接结构,正面采用复合装甲。车内装有自动灭火装置,尚未装集体式三心装置,乘员需佩戴个人防毒面具。

  该坦克是传统的炮塔型坦克,由装甲车体和炮塔两部分组成。 总体采用传统布置,驾驶员位于车体左前方,车体中央是战斗舱,其上部是炮塔,车体后部是动力舱,内装发动机和传动装置。 炮长位于炮塔内右前方,车长位于炮长后方且稍高,装填手位于火炮左侧。 炮塔外形低矮、紧凑、为焊接结构。驾驶员座椅采用半后靠式,有利于降低炮塔座圈高度,从而使车辆总高度下降,炮塔顶高为2.25m。 与M1坦克相比,该坦克外形尺寸较小,总体积减少约1/4,车重轻7.25t,适合于丘陵地带作战。该坦克采用AN/VRC-12型电台和AN/VIC-1(V)型车内通信系统。

  武器系统

  主要武器

  该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M68A1式105mm坦克炮,该炮由美国活特弗里特兵工厂制造。炮管寿命是200~300发。弹种无具体规定。

  弹药装备

  88式坦克主炮弹药基数为47发,全部存放在车体内中部。M68A1炮可发射多种弹药,主要有M392A2 APDS-T(曳光脱壳穿甲弹),整弹重量18.6kg,最大初速为1478m/s;M774 APFSDS-T(曳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整弹重量为17.23kg,最大初速为1524m/s;XM797APFSDS-T(曳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为M774炮弹的教练弹;M456/M456A2HEAT-T(曳光破甲弹),整弹重量为21.79kg,最大初速为1173m/s;M416WP(发烟弹),整弹重量为20.68kg,最大初速为736.5m/s;M490/M490A1 TP-T(曳光教练弹),整弹重20.41kg,最大初速为1170m/s;M724A1 TPDS-T(曳光脱壳教练弹),重14.51kg,最大初速为1539m/s;M393 HEP-T系列(碎甲弹),整弹重20.41kg,最大初速为731.5m/s。

  火控系统

  该坦克采用猎潜式(Hyunter-killer)目标捕捉/火控系统,反应迅速,能有效地对付多个目标,是引进美国休斯航空公司的产品,车长和炮长均能实施作战。由于配有具有独立车长搜索方式的SFIM公司的VS508-13双倍率(3×和10×)稳定的周视昼间瞄准镜,车长可首先捕捉到目标,然后按动按钮,驱动炮塔和火炮,对准目标。此时,车长可将该目标交给炮长而去捕捉下一个目标(可在炮长视野外),也可完成从捕捉目标到射击目标的全部工作。

  在最初生产型车辆中,炮长主瞄准镜(GPS)是一种双向稳定的双倍率昼/夜潜望式瞄准镜,它是以休斯公司为M1和豹2坦克提供的瞄准镜为基础改装的,白天放大倍率为1×和10×。该瞄准镜内还装有双目镜热像仪和类似于M1坦克内装的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测距仪。

  第二批生产型车辆拟装得克萨斯仪器公司的装有CO2激光测距仪的炮长用坦克热成像主瞄准镜。该瞄准镜配有1个双向稳定的头部棱镜装置(昼间观察通道可选的放大倍率为8×、3×和1×)和带有夜间观察用热像仪的双目镜。炮长的M939型辅助瞄准镜是一个与主炮并列安装的铰接式望远镜,其放大倍率为8×,由美国科尔摩根公司光电分部(Electro-Optical Division of Kollmorgen Corporation)制造。

  数字式弹道计算机由加拿大计算设备公司提供,与M1坦克装的相似。炮塔后部安装有环境仪器公司的横风传感器。电液式火炮俯仰和炮塔旋转驱动系统由卡迪拉克·盖奇公司提供。方向机变速箱是专门为88式坦克设计的,旨在提供最佳的传动比。

  由于主瞄准镜配有双向稳定系统和主炮有双向稳定系统,88式坦克具有行进间射击的能力。驾驶员配有一个与M1A1坦克上装的相似的贝尔德像增强被动式昼用潜望镜。在夜间驾驶时,驾驶员可使用AN/VAS-3型被动式热成像仪,热红外图像显示在TV显示器上。

  辅助武器

  该车用M60E2式7.62mm并列机枪与主炮刚性安装,它是M60式机枪的改进型。该机枪由炮长操纵,车载子弹7200发。 在炮塔顶装填手出入口处的枢轴上安装有1挺M60E3式7.62mm轻机枪,由装填手操纵,用以对付地面近目标和空中直升机等。该枪射速550发/min,子弹初速860m/s,其最大有效射程是1000m。在炮塔顶部用支架安装有1挺12.7mm M2式高射机枪,由车长使用,能够用于对付直升机和轻型装甲车辆及单兵反坦克武器,该高射机枪可360°回转,射速为450~600发/min,子弹初速为810m/s,高低射界为-20°~+60°。车载12.7mm子弹2000发。此外还有车载8枚手榴弹。

  推进系统

  发动机

  样车动力采用泰莱达因·大陆公司的882KW(1200马力)AVCR-1790-1B型12缸可变压缩比涡轮增压柴油机。该机曾于1980年在超M60坦克上安装使用。由于美国政府限制该机出口,88式坦克生产型车取消了该方案。该坦克生产型车动力换用联邦德国MTU公司的MB871ka-501型4冲程8缸水冷多种燃料发动机,在2600r/min时输出功率是882kW(1200马力)。

  传动装置

  样车采用与AVCR-1790型柴油机匹配的联邦德国伦克公司的RK304型全自动传动装置,生产型车改用联邦德国ZF公司的LSG3000型全自动传动装置,其液力变矩器在所有排档均可机械闭锁。该传动装置有4个前进档和2个倒档,由微机控制自动换档。行车制动器包括液力制动器和多片式机械制动器,后者安装在传动装置外面,停车制动器独立于行车制动器。转向机构为既具有机械式3半径转向装置又具有无级液压转向装置的复合式。

  行动装置

  该坦克的行动装置每侧各有6个负重轮,主动轮在车体后部,诱导轮在车体前部,每侧有3个托带轮。采用液气和扭杆混合式悬挂装置,在第一、二、六负重轮处采用外装式液气悬挂;在第三、四、五负重轮处采用简单而可靠的扭杆悬挂,因为这些处负重轮行程和冲击负荷较小。采用液气悬挂可使用坦克前后倾斜,在采用低矮炮塔外形而限制主炮高低射界的条件下,通过调节车体俯仰角,可以加大主炮的高低射界。该坦克的火炮俯角从原有的-7°增大到-10°,最大仰角为20°,符合朝鲜半岛山地使用要求。此外,液气悬挂的使用也提高了车辆行驶性能,负重轮行程高达500mm,可以较高的车速(40km/h)在起伏地上行驶。调节车体后可越过1m高的垂直障碍。驾驶员可通过座椅处的控制装置来远距离调节履带的松紧度(有两种工况的调定),以适应不同路面,减少滚动阻力。该坦克采用固定衬垫的双销履带,宽635mm,其结构与M1坦克的T156履带相似。

  防护系统

  该坦克采用了钢装甲板和特种装甲,材料与M1坦克的相同。由于采用了外形低矮的炮塔,车体尺寸减小,中弹面积减少了8%。炮塔正面两侧均装有M239型蜂窝式6联装烟幕弹发射器,车载烟幕弹24发。炮塔周围的储物箱可起到间隔装甲的作用,增加了防护能力。车体两侧装有装甲裙板,且后部裙板较高,使动力舱侧部受到保护。车内安装的哈隆自动双路灭火系统能在60ms内把火扑灭,无集体三防装置,配备有单人防毒面具,车上装有M8A1三防警报系统和M13A1型毒气颗粒过滤器。

  服役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

  媒体评述 历史意义

  88式坦克从1959年中国第一辆59式坦克驶下生产线开始算起,直至1988年88式主战坦克正式定型并装备部队,中国装甲部队使用这种苏联T-54坦克的中国版本苦撑了近30年的时光。

  在这30年中,中国定型生产的主战坦克还有两种――69式和79式。这其中,69式主战坦克是在59式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对在珍宝岛之战中缴获的T-62式主战坦克的剖析,结合部分T-62坦克的优点改进而成。而79式则是69式的终极改进型,从79式主战坦克的最初编号“69-3”就可以鲜明的看出这一点。

  这两种坦克其实都只能算做59式的升级版本,在上世纪70年代末,无论是59、69还是79式,在技战术性能上都已经大大落后于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虽然中国也曾在这30年里做过两次大的独立研发主战坦克的尝试——即我们在前面介绍过的122式主战坦克和早期的“二代车”开发,并生产出了包括122坦克、WZ1224、WZ1226等一系列实验型主战坦克,但都因技术水平不过硬等原因而未能定型生产。

  直到88式主战坦克的出现,才真正的结束了中国装甲兵主战坦克的“T-54时代”,更为重要的是,通过88式主战坦克的研制开发,中国的主战坦克研发最终摆脱了苏联T系列主战坦克设计思想的桎梏,开始走上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主战坦克发展之路。

  性能评价

  火力性能

  88式主战坦克的主要武器为一门105毫米线膛炮,辅助武器为一挺7.62毫米口径的并列机枪和一挺12.7毫米口径的高射机枪。88式坦克的主炮是著名的英国L7式105毫米线膛炮的中国版。对于该炮的主要性能,相信众多的军迷们都已耳熟能详,在此就不加赘述。

  在网上流传得关于122坦克和WZ1224系列试验坦克的文章中我们曾经提到,这几种试验型坦克的主要武器都采用了120毫米口径的滑膛炮,那么为什么中国在88式主战坦克上却选用了105毫米口径的线膛炮呢?

  火炮威力的原因:由于无法得到中国早期开发的120毫米滑膛炮的详细资料,所以也无法就这两种火炮的实际作战能力做一个详细的对比评估。但还是相信中国兵工人员的武器研发能力,所以,120毫米口径滑膛炮因威力不足而被L7式线膛炮取代,这种可能虽然存在但可能性并不大。

  维持部队装备制式化的需要:虽然88式主战坦克在总体性能上较59系列有了飞跃式的提高。但考虑到国家经济的实际情况,使用88系列坦克全面替换掉部队现役的59系列坦克,这种可能性并不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采购部分88式坦克装备主力部队,同时利用成熟技术对现役的59系列主战坦克进行改进,以保证部队装备的主战坦克数量。应该是一种较为可行的选择。

  而在59式主战坦克的改进过程中,火力性能的改进被摆在了首要的位置。从火炮尺寸、炮弹携带量和国外对T—54坦克改进的成功经验等方面来看,为59式主战坦克换装L7式105毫米线膛炮是最佳的选择。这一点在79式坦克的研发和59式坦克的实际改进工作中得到了验证。

  而选择同样的火炮作为88式主战坦克的主炮,从降低部队后勤压力,保证装备的制式化等方面考虑,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而且就当时我军装甲兵面对的主要可能对手的装备情况来看,L7式105毫米线膛炮的威力已经足够。

  坦克的火力性能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选用什么样的主炮,二是选用了什么样的火控系统。前者决定了坦克能否“打得狠”,后者则决定了坦克能否“大的准”。

  中国在88式坦克装备了复合双向稳定器和光电注入式简易火控系统,火控系统中安装的弹道计算机可根据激光测距机测得的目标距离等变量和横风传感器等设备测量出的环境参数计算出提前量,驱动光点偏转和双向稳定器自动调炮。从而缩短了瞄准时间,提高了射击精度,使88式坦克具备了“静对动”,既在静止状态下射击活动目标的能力。

  机动能力

  88式坦克上采用了中国自行研制的12150L—7B型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该发动机功率为730马力,坦克单位重量功率达到了18.9马力/吨,较之59系列主战坦克有了较大的提高。

  在行动部分上,88式坦克采用了6对中等直径负重轮和3对拖带轮,以及强力扭杆和无油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摩擦式减震器。

  负重轮的数量和形式的变化是88式主战坦克在外型上和59系列坦克的最大区别。负重轮数量的增加,除了车重增加的因素外(88式主战坦克战斗全重38.5吨,较59式坦克增重2.5吨),主要还是考虑到了速度增加的影响,88式主战坦克的最大公路速度达到了57公里/小时。而随着坦克行驶速度的增加,履带的跳动就越大,这样履带就很容易击打翼子板,而且容易脱落。该为中等直径负重轮加拖带轮的结构后,履带由于有托带轮托着,高速行驶时的跳动就会大大降低。同时,中等直径负重轮的动行程和59系列的大直径负重轮相比有了较大的增加,这也使坦克行驶时的平稳性有了明显的改善。

  防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