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重要人物基洛夫简介

基洛夫简介

基洛夫简介提到他1886年03月27日出生于俄罗斯帝国乌尔茹姆的一个穷人家中,原名谢尔盖·米洛诺维奇·柯斯特里科夫。

基洛夫旧照

基洛夫旧照

基洛夫简介指出他从小父母双亡,是他祖母将他抚养到七岁。基洛夫七岁的时候被祖母送到孤儿院,就这样基洛夫过上了孤单的生活。一直到基洛夫十八岁,他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之后成为布尔什维克成员之一。1905年基洛夫参加了俄国革命运动随即被捕入狱,出狱后因为出版非法刊物而被迫入狱。

之后基洛夫搬到高加索地区,以一名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在那里工作。之后基洛夫从事政治工作,基洛夫这一笔名也是在此期间确立的。1917年十月革命后,基洛夫建立了北高加索苏维埃政权,并成为了军事长官。之后他全身心投入到革命战争中,不仅击退了邓尼金的哥萨克白军的进攻,还领导巴库油田的建设,也因此成为阿塞拜疆党中央书记。后来基洛夫坚决支持斯大林的主张,并且在革命期间强硬推行农村集中制。

但是在之后的活动中基洛夫也曾反对过斯大林的主张,甚至斯大林建议基洛夫去莫斯科工作也遭到基洛夫的拒绝。当时的基洛夫是敢于演讲的第一人,口才出众的基洛夫为其国家做出了许多贡献。他的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奋斗,直至1934年12月01日遇刺身亡。这便是基洛夫简介中的主要内容了。

基洛夫成就

从小父母双亡在孤儿院长大的基洛夫并不甘于过平凡的日子,基洛夫成就数不胜数。基洛夫18岁的时候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随即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布尔什维克派,并为其党派做出一定的贡献。

基洛夫雕塑

基洛夫雕塑

在1917年十月革命后,工作出色的基洛夫建立了北高加索苏维埃政权,并且在此后的三年中基洛夫参加了苏联国内战争,在此战中打退了邓尼金的哥萨克白军的进攻。后面基洛夫成为阿塞拜疆地区书记,主持巴库油田的恢复建设。在1920年初,在苏共全党的辩论会中,他坚决支持斯大林,并在之后的革命运动中领导当地的生产建设,强硬推行农村集体化;这是基洛夫成就中的主要内容。在基洛夫与斯大林的选举投票中,基洛夫更是高于斯大林,但是基洛夫并非一个热衷于名利的人,便推脱了这一职务,所以世人称其不慕名利。

此时基洛夫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在随后兴起的反对斯大林的处理会议中基洛夫不顾当时恶势力挺身而出,坚决反对斯大林的做法,所以在当时人们看来,基洛夫是一个明辨是非的人,也是一个真正的国家领导人。之后的基洛夫更是深得人心,回到列宁格勒以后,基洛夫还把一批军队的库存粮食拿出来分给饥馑的工人,在当时基洛夫真的是受万人爱戴;这也是基洛夫成就之一。

基洛夫事件

基洛夫事件又称基洛夫遇刺事件,后人称这是基洛夫的一个普通工作日,但也是基洛夫生命历程的最后一天,同样也是苏联全国镇压狂潮的开端。

基洛夫画像

基洛夫画像

出生于穷人家庭的基洛夫从小没有受到来自父母的教育,直到七岁时被祖母送到孤儿院;但是这些经历并没有给基洛夫带来消极影响,甚至在此之后基洛夫发愤图强,并成为俄国社会民主党布尔什维克派的成员。之后基洛夫的事业如鱼得水,即使在此期间他受过很多困苦,但是基洛夫还是平安度过,甚至最后成为阿塞拜疆党中央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