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皇太后、母后皇太后区别(2)


    月,因为载淳亲政,慈禧的徽号又加上“康颐”二字。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一月十五日生病,写下“朕于本月遇有天花之喜”,仰蒙两太后“调护朕躬,无微不至,并荷慈怀,曲体俯充,将内外各衙门章奏,代为披览裁定,朕心实深欣感。”因此决定给两宫皇太后的徽号各再加上两字。
    可惜的是,二十天后,同治病死,所以这个仪式没有进行下去。到了光绪二年(1 876年)七月,因为新的皇帝即位,所以两个太后继续垂帘听政,连同上次给两太后各上的徼号,一共四字。慈禧的号上又加了“昭豫庄诚”。光绪十五年(1889年)二月,因为光绪帝大婚并归政,徽号上又加了“寿恭”二字。
    到了这一年的三月,光绪亲政,又加上“钦献”二字。光绪二十年(1894年)八月,因为慈禧的六十大寿到了,所以又加上了“崇熙”二字。
    光绪在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的时候病死,溥仪继位。慈禧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而谁也没想到的是,溥仪继位的第一天,慈禧就死了。所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六日上尊谥,决定原徽号的十六字不动。而按照大清的惯例,前面加上“孝钦”、后面加上“配天兴圣显皇后”为谥号。所以这个时候慈禧的全称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慈禧资料图
    

    慈禧太后的神牌
    到慈禧去世的时候,清朝的各代皇后的谥号全称大都为十九字,有的还要少几个,如慈安太后只有十七字,惟独慈禧太后有二十五字。慈禧生前权力大过清朝的任何太后,而死后的谥号也以二十五个字独居首位。
    两宫并尊虽说是对古代礼法制度一种变更,但生母的太后总会因为有所依仗而更强势一些,反观母后皇太后虽然地位要高一些,可是没有儿子总会有所忌惮,常看电视剧的人也就难免傻傻分不清了。
    说白了,这皇太后不管是圣母的还是母后的,都是要依靠男人的,结局都是困在宫中一生。而如今广大女性如果想受人尊敬,还是要独立自主,不要过分依赖男人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