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的浪淘沙慢主要内容是什么 周邦彦的风流子主要讲了什么

周邦彦的浪淘沙慢主要内容是什么

《浪淘沙慢·晓阴重》是以偶北京送著名词人周邦彦所创作鄂一首词,被选入了《宋词三百》之中。这首词的标题一共由两部分组成,其中”浪淘沙慢“是写词常用的词牌名,而”晓阴重”才是这首词的真正名称。该词的主旨是伤春感怀,全词一共分为三阙,上阕写的是追忆当年时令节候和折柳告别的情事。中阙写告别之后的所思所感,而下阙写的是虽有埋怨,但是却不是埋怨人,而是怨春天不和人相约。

《浪淘沙慢》配图

《浪淘沙慢》配图

我们来详细看一下该词的内容。首先是上阕:在一个阴云密布,浓雾笼罩的清晨,在南街上的马车正等待出发,而东门外的宴席也已经停歇了。柔嫩翠绿的枝柳正轻轻拂过人的面庞。而我则用手掩面擦拭泪水,亲自把送别的杨柳采折。想起在汉浦分别之后,她就好像远去的鸿雁一样不知飞到了哪里,很长时间没有任何消息传来。上阕主要是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清晨冷清孤寂的场面来烘托出了词人凄凉悲苦的心境。

之后是中阙:我满怀深情地望着缥缈高远的天地,在这个冷风清的时节,我只能一个人品尝着长夜漫漫所带来的孤寂。感叹于在人世间最令人难以忘记的是离别之苦。手中握着的翠玉杯中的酒还没有喝完,只愿接着天上的残云留住西楼落下的明月。中阙延续了上阕悲凉凄苦的情景,进一步描绘出了词人的离愁别绪。

最后是下阙:用丝织的衣带已经退却了光泽,绣被也叠放在一旁,连环锁已经解开了,旧人的香气早已消散。我久久地唱着怨歌,玉壶被我敲得边角残缺。可恨的是春天不于人相约,用来装点夜色的只剩下满地的梨花了。下阙一连用了五种遭到毁坏的事物,诉说了离别之苦对人的折磨,同时也变达了怨恨的深重。

周邦彦李师师原文译文

在周邦彦所写的《少年游》中就曾记录了他的相好。他的这位相好就是北宋末年青楼歌姬李师师。关于李师师的记录常常是被记载在野史和笔记小说中。

李师师画像

李师师画像

据传李师师曾深受宋徽宗喜爱,同时还得到宋朝著名词人周邦彦的垂青,更有传说她曾与《水浒传》中的燕青有染,传说爱慕燕青,由此可见,其事迹颇具传奇色彩,也间接证明了李师师的才情容貌非常人能及。

关于周邦彦这一人物,是著名的北宋词人。当时的他虽然才气纵横,却也喜欢拈花惹草,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有幸结识了这位绝色容颜的李师师。从此之后两个人互相欣赏,情好日密。周邦彦也就常常在李师师那里留宿,逐渐到了难以自拔的程度。可是李师师名传四方,在一次宋徽宗赵佶微服出游得知,京城有位绝色美人李师师。于是就准备会会这位美人。

碰巧的是周邦彦正和李师师亲昵,突然听说皇帝大驾光临,惊惶之下,急忙钻到床下。赵佶满脸笑容的走进来与自己的相好调情,而周邦彦躲在床下,大气都不敢出,却还要忍受心上人与皇帝戏虐调情、颠龙倒凤。第二天,他将这段见闻,填了一首《少年游》,送给师师一表心迹:“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过了几天后,宋徽宗再度光临,听到李师师演唱这首词,就明白了作这首词的人当天一定在屋里,顿时打翻醋坛问是何人所作。师师不敢隐瞒,说是周邦彦。听完后,宋徽宗便拂袖而去。

周邦彦菩萨蛮主要内容是什么

《菩萨蛮·梅雪》的作者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周邦彦,收录于他的文集《片玉集》当中。其中这首词的词牌名是比较常见的”菩萨蛮”,而“梅雪”才是该词真正的名称。该词乍看之下可能会让人觉得就是一首普通的写景词,实则是通过吟咏梅雪来抒发漂泊在外的异乡人的艰辛,其中也暗含了飘零不偶的感概。全词只有八句,但是句句写景,句句抒情,情景交融,可谓浑然天成之作。

诗词配图

诗词配图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在北宋新旧两党争斗最激烈的时候。那时候就连原本应该是一心求学的太学都成为了两党的争斗场。在周邦彦进入太学之前,有一个名叫虞藩的太学生向朝廷上报太学存在授课不公的现象。这本应该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但是却被新党所利用,最终引发了一场震动一时的大案。结果就是在太学内任教的旧党成员不是被流放就是关进大牢。自此新党便成为了太学的主导,他们的学说和思想也成为了太学的标准教材,而与之相对的是,任何违背他们宗旨的学说都会被视为邪门歪道。其中新党的领袖王安石的威望和诠释达到了最高峰,太学教授必须按照他的解说上课,学生也必须以他的学说应考,谁要是敢提出反对的意见就被无所不在的眼线给告发。可见当时周邦彦身处环境之恶劣。

该词借对景物的描写巧妙地抒发了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愤懑之情,既达到了抒发感情的目的,也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无论是在词句上还是感情上都是无可挑剔的精品。


周邦彦烛影摇红主要内容是什么

周邦彦烛影摇红《烛影摇红·芳脸匀红》是由北宋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周邦彦改写而成的作品。之所以说是“改写”而不是“创作”,是因为这首词原版并不是由他所创造出来的,而是在当时的皇帝宋徽宗的要求下进行改写而成的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改写其实是比创造更困难的事情,因为改写这首先就是要迎合皇上的喜好,之后便是要保持原作的主旨和风格,最后则是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特点。而周邦彦不但达到了这三个要求,而且做得可以说是完美无缺。

诗词配图

诗词配图

周邦彦改写的第一步就是拓展了原作的容量,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首词的上阕全都是他增加的。原作原本是写离愁别绪的,于是周邦彦便在上阕中把原作的时间往前进行了推移,并着力刻画了原作中所描绘的女子的容貌,以及两人之间的情投意合。这就为下阕描写思念之情做了很好的铺垫。

改写的第二步便是在下阕上进行了几处改动。原则则是让原作的主旨表达得更加充分。其中原作中的“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改为了“夜阑饮散春宵短”,这个改动不仅使得语句语句更加精炼,也写出了男主人公在夜晚饮酒之后的孤寂惆怅。第二个改动则是把“尊前谁为唱阳关”改成了“当时谁为唱阳关”,这个改动的绝妙之处在于把原作简单的叙述眼前之景变成了回忆往日的情景,这样一来不仅在写法上显得更加婉转,也突出显示了主人公久久不能消散的思念之情。

经过周邦彦的改动之后,这首作品变得主旨更加凸显,而且结构更加严密和紧凑,打上了深深的周词风格。使得这首词作变成了一首真正的佳作。

周邦彦玉楼春鉴赏

《玉楼春》这首词创创作于1908年,是周邦彦在庐州离任时所作,词人将要离开桃溪,回忆起了在这居住的时光,内心甚是伤感。

草书周邦彦《玉楼春》

草书周邦彦《玉楼春》

桃溪的水依旧在奔流不息的前进,根本就不愿在此居住下来,秋天的莲藕只要是断了之后,根本就没有可以连接的地方。回想起当初在赤阑桥旁,两个人在此互相等候,如今只剩下我一个人在黄路旁边徘徊。

山岫多么的高耸,依旧被烟雾所笼罩,远远望去只能够看到青苍点点,根本就不能数清,归来的大雁背靠着夕阳,红霞漫天铺满,此时正要太阳西下。人生就跟白云一样,注定要飘入江天,离别总是伤感的,就跟满地的花絮一般粘稠。

这首词先是由一个神仙恋爱故事展开,描写出词人跟情人离别之后,他再次旧地重游的伤感之情。整首词都是在对偶,让人感受到凝重的情感,情深而意长。

最后一句,雨后的地面,铺满了掉落下来的柳絮,紧紧黏在地面上,形象生动的表达出了词人此时此刻感情的胶着,那股纷乱的心情也随之烘托出来。运用了两个比喻,但都不是浑然天成,都是刻意而为之的那种类型,但也生动地表达出了词人内心的感情,让人读起来沉厚有力,丝毫感觉不到这是刻意雕刻的痕迹。“情似雨馀粘地絮”可以说是这首词的词眼,这篇词都是围绕这个感情来抒写。

通篇的对偶,也让人感受到了词人语言功底的深厚,不愧是文学大家。

周邦彦的风流子主要讲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