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项羽历史故事 项羽的完整简介怎么写

目录导航:

  1. 有关项羽历史故事
  2. 项羽是哪里人
  3. 项羽一生简介
  4. 项羽的一生简介
  5. 项羽的资料50字
有关项羽历史故事

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率40万大军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几万楚军救援赵国。 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満,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

但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见此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

已无退路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并包围了秦军和截断秦军外联的通道。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侯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看项羽。

项羽之救巨鹿,为秦史上第一大战,秦楚兴亡之关键,实本于此。盖章邯为秦之骁将,邯不败,即秦不亡。且山东各国,无敢敌邯,独羽

以破釜沉舟之决心,与拔山扛鼎之大力,一往直前,九战皆胜,虏王离,杀苏角,败章邯。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1、鸿门宴公元前206年刘邦先入关灭秦,进驻在咸阳。项羽率军攻破函谷关,驻在鸿门准备袭击刘邦。

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结交项羽的叔父项伯从中给予调解。

宴会上,项羽的谋士范增让项庄舞剑,意图刺杀刘邦。但项伯拔剑掩护住刘邦,而刘邦的部将樊哙带剑执盾闯入,这才让刘邦得以脱险。

2、霸王举鼎秦朝末年,项羽和叔父项梁在江南起兵,为了扩大力量,项梁派项羽去联络桓楚一起反秦,但桓楚趾高气扬地让项羽举鼎,项羽先让桓楚的4名健壮大汉一起举鼎,然而大鼎却丝毫未动。

然后,他自己握住鼎足,大鼎被高高举起,而且三起三落,于是,桓楚满口答应,合兵从羽起义。

1、项羽,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人,西楚霸王,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 的代表人物。

2、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

3、后与刘邦展开了数年的“楚汉之争”。前202年,项羽在垓下之战为刘邦指挥诸侯六十万联军所败,突围至乌江后,自刎而死。

与项羽有关的典故有四面楚歌、鸿门宴、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破釜沉舟等。四面楚歌讲的是项羽兵败垓下,后被刘邦的军队四面围住,刘邦的军队在晚上高唱起了楚地的歌曲,使得项羽和楚军思乡心切,又以为楚地已被刘邦占领,更是军心涣散。

鸿门宴讲的是:刘邦攻破了秦国都城咸阳,听信手下的建议守住函谷关,不放诸侯进来,以图称王,项羽听闻刘邦已入咸阳十分恼火,就攻破了函谷关,到达戏水之西。范增劝告项羽尽快攻打刘邦,刘邦得项羽的叔父项伯连夜报信,得知此事,刘邦与张良商定后,第二日早晨到鸿门向项羽请罪,称自己无入主之心,令项羽犹豫不定是否杀刘邦。范增便命项庄舞剑为宴饮助兴,实则借机刺杀刘邦,得项伯掩护,最后刘邦在张良掩护下,逃回军营。

霸王别姬讲的是:项羽兵败刘邦,四面楚歌,慷慨悲歌道:“我力能拔山豪气盖世,可如今天时不利我,骓马不奔驰,虞姬啊虞姬,我该怎样安置你啊!”项羽一遍编唱着,边唱边流泪,虞姬和道:“汉军已攻占了楚地,如今四面楚歌,大王的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已经消磨殆尽,我为何还要苟且偷生呢!”唱摆便饮剑楚帐。

乌江自刎讲的是:项羽带八百多人骑兵于深夜自刘邦军队得重围中冲出,向南跑去,渡过淮河便只剩下一百多人了,到达阴陵时迷了路,问路农夫被告知向左走,被乌江阻拦,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劝项羽快快渡江,在江东再起河山,项羽却道:“我带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西征,如今无一人归还,我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即使江东父老怜爱我,不说什么,我心中难道没有愧疚吗?”将跟随自己东征西讨得乌骓马赠与乌江亭长,自刎于乌江前。

破釜沉舟讲的是: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镇压各路起义军,屯兵20万于巨鹿围困赵国,楚怀王派宋义为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宋义到后却一直按兵不动,项羽斩首宋义,率所有军队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下令把船凿穿沉河,把锅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统统烧毁,以示有进无退。没有退路的楚军战士以一当十,大破秦军

项羽的著名事件介绍1:四面楚歌

项王的部队在垓下修筑了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团团包围了好几层。深夜,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王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已经完全取得了楚地?怎么楚国人这么多呢?”

项羽的著名事件介绍2:霸王别姬

项王连夜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zhuī,追),项王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王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呀骓马不再往前闯!骓马不往前闯啊可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怎么安排你呀才妥善?”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

项羽是哪里人

项羽。字羽,祖籍安徽马鞍山人,公元前246年随父迁居下相(今宿迁),公元前202年兵败在乌江自杀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苏宿迁市区)人

一、项羽 - 个人概述

项羽(前232年-前202年),芈(mǐ)姓,项氏,名籍,字羽,古代中国著名将领及政治人物,下相人,(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秦末时被楚怀王芈心(或称熊心)封为鲁公,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统率楚军大破秦军,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后在楚汉战争中为汉高祖刘邦所败,在乌江(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项羽身长八尺有余( 《汉书》中记载为八尺二寸),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项羽的勇武天下无敌,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他是中国数千年来最为勇猛的将领,“霸王”一词,专指项羽。

二、项羽 -家世出身

项羽是项燕的孙子,楚国的贵族,有两说。一说是项羽家族乃楚宗室。项姓,原本来源于楚国王室芈姓,后被封于项地,所以姓项。另一说是项羽家族原本乃鲁国贵族,世代为楚国将领。

项羽的祖父项燕是楚国名将,在秦灭楚的战争中阵亡,其祖先项氏多人也是楚国将领。项羽本人据载是重瞳,即双眼各有两个相叠瞳孔,是中国传统上认为的圣人异相,之前重瞳者,有传说帝王舜与春秋五霸的晋文公。

楚霸王项羽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是楚国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省宿迁市,在江苏宿迁有个旅游景点就是,项王故里,那就是项羽的家乡

项羽一生简介

项羽(西楚霸王,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 的代表人物。

项羽少年时,项梁教他读书,但他学了没多久就不学了,项梁又教他学剑,没多久又不学了,项梁因此特别生气。项羽说:“读书识字只能记住个人名,学剑只能和一个人对敌,要学就学万人敌。”项梁于是又教项羽学习兵法,项羽非常高兴,但是只学个大概,不肯深加研究。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后与刘邦展开了数年的“楚汉之争”。前202年,项羽在垓下之战为刘邦指挥诸侯六十万联军所败,突围至乌江后,自刎而死。

项羽的一生简介

1、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苏宿迁市区)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

2、勇猛好武,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率军渡河援救赵王歇。巨鹿之战,击破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领军灭亡秦国。自称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大封灭秦功臣将领,拥立六国贵族后代为王。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掀起历时四年的楚汉之争。项羽在正面战场屡破刘邦。彭越不断后方破坏楚军补给。韩信统一了黄河以北,挥师南下。项羽刚愎自用,猜疑亚父范增,终为刘邦所败。公元前202年,项羽退守垓下(今安徽灵璧县),突围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最后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旁。

项羽的资料50字

项羽秦末起义军领袖,古代著名的战神。大泽乡起义后,项羽在江东崛起,起兵反秦。与章邯率领的秦军大战七天七夜打败章邯。坑杀秦军战俘40万火烧秦王宫分封天下诸侯自称西楚霸王。最后在和刘邦四年的楚汉争霸中兵困该下四面楚歌乌江自刎。

秦朝末年起义军领袖、军事家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周王族姬姓项国后代,项氏,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苏宿迁市)人。秦朝末年起义军领袖、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

项羽勇猛好武,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发动吴中起义,反抗秦朝。复立楚王后,册封鲁公。项梁阵亡后,援救赵王赵歇。破釜沉舟,击破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赢得巨鹿之战。率军攻破关中,举办鸿门宴,火烧秦王宫,杀死秦王嬴子婴。分封灭秦的功臣将领,拥立六国贵族后代为王。自称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此后,与汉王刘邦争夺天下,史称“楚汉之争”。项羽自恃武力,刚愎自用,弑杀楚义帝,猜疑亚父范增,终为刘邦所败。

汉五年(前202年),项羽兵败于垓下,自刎于乌江。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李晚芳评价项羽“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项羽(公元前232年[101]―公元前202年),男,唐宋典籍记载为周王族诸侯国项国后代,姬姓,项氏,名籍,字羽,泗水郡下相县(今江苏省宿迁市)人。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

本名

项籍

别名

项王、西楚霸王、愤王

所处时代

秦朝→西楚

民族族群

华夏族

项羽是楚国贵族后代,祖父项燕带领楚国士兵抗击过秦国,兵败自杀楚国灭国。项羽在秦末起兵反抗秦朝,推翻秦朝分封各路诸侯并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不肯渡江自杀身亡。后世有诗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祖籍项城。本姓“芈”,《史记》说:“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羽少有大志,虽读书不成,习武学剑仍不成,就立志学“万人敌”,跟叔父项梁学兵法。一次秦始皇出巡,项羽见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