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宰相吕端生平介绍及评价

自唐中晚期开始,一批批宦官粉末登场,皇权常常变得一文不值,朝政被宦官们搞得混乱不堪,到了五代,武将将宦官杀掉,割据称王,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直到雄主赵匡胤的出现,才终结了这一切,将国家带回正轨。

  赵匡胤是伟大的,他结束了民众苦难的岁月,也扎稳了大宋的根基,然而,到了赵光义掌权之时,一切都变了味道。旧主去世,新主悬而未决,而赵光义对于皇位势在必得,在烛光斧影间,赵匡胤溘然长逝,在欢呼声中,赵光义即皇帝位。

  种种迹象表明,赵匡胤的死和他的弟弟赵光义脱不了干系,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将赵光义定义为无道之君。李世民杀害兄弟,逼迫父亲,而这没有影响他千古一帝的名望,只要这位帝王有所作为,那么他的个人污点可以被忽略不计。

  赵光义一生勤奋,为了他的梦想他从未放弃过奋斗,哪怕机关算尽、心狠手黑,他都要证明他自己,只不过他的能力和愿望有所差距,而且运气差到了极点。赵光义举倾国之力拿下北汉,完成了统一,这是他辉煌的起点,却也是终点。

  从此之后,两次北伐大败亏输,党项、契丹他一个也没有解决,反而将国力耗尽,就连他自己也是浑身伤病。在弥留之际,赵光义是欣慰,还是悔恨?是释怀,还是有所顿悟?一切都不重要了,公元997年,三月二十九日,赵光义崩于万岁殿,他的身后则是另一轮权力争夺!

  一、太宗去世,因果轮回

  在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赵光胤突然去世,宋皇后命宦官王继恩将赵德芳请来,而王继恩没有听从皇后的命令,反而将赵光义带来,赵光义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做了皇帝。

  二十一年后,还是那个王继恩,他再次背叛了他的主人。这回赵光义是立有皇太子的,那就是真宗赵恒,如不出意外,赵恒即位板上钉钉,但王继恩却想改立长子楚王赵元佐。

  史料记载“初,帝不豫,宣政使王继恩忌太子英明,与参知政事李昌龄、知制诰胡旦等,谋立楚王元佐,颇间太子。”

  一个宦官,有如此能力?竟然想凭一己之力,就可以改变国家继承人?这明显不太可能,很快,李皇后出现了,我们推测,想改立太子这件事,是李皇后主导,王继恩执行的。

image.png

  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出现,宋朝的这片天空,或会再次论为宦官和外戚主导的世界。关键时刻,宰相吕端站了出来,他站在了太子这边,也站在了赵光义的立场上。

  要改立太子,单凭皇后、宦官、参知政事、殿前指挥使这些人是不够的,唯独缺一个人,那就是宰相吕端。

  太宗年间,吕端颇受赵光义重视,被赵光义誉为“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吕端为人公正廉洁,稳重有器量,多年间他在官位上忽上忽下,但他仍是在尽心尽力为朝廷办事。赵光义曾发布一条命令,中书省的政务,必须经过吕端过目,才能上奏他赵光义。

  得如此恩宠,吕端仍是谦卑谨慎,在此之前,他的政绩平平无奇,而在赵光义去世的那一天,吕端挺身而出,挽救了大宋的国运。

  二、阴谋败露,吕端力保真宗皇位

  在老皇帝病重期间,一般太子都要在左右陪同,一方面要表示孝心,其次则是可以保证顺利继位。皇帝病重,宰相自然也要到宫中看望,吕端却发现太子不在皇帝左右,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吕端马上命令亲信给太子赵恒送信,让其速速入宫。

image.png

  不久,赵光义病逝,王继恩来到中书省,和吕端商议继承人的问题。为何王继恩想立长子张元佐?源于赵元佐曾经受过巨大刺激,变得疯疯癫癫,哪怕之后有所好转,也不是合适的皇帝继承人,但对于李皇后和王继恩来说,这是最好不过的,因为比较好控制。

  很快,王继恩就说明了情况,而吕端明确表示,咱们说的都不算,继承人要以遗诏为准。搞了这么多年阴谋,王继恩自然也不糊涂,随即他马上去中书省画阁找遗诏,不管遗诏上写的是谁,他王继恩都有办法修改。

  等到王继恩进了画阁,大门轰隆一声,被锁住了,是吕端命人将门锁住的。王继恩很可能为了保密,是一人前来找吕端的,所以他被锁在画阁中,一时间也没有办法,只得看着吕端走进了皇宫。

  搞定了大宦官王继恩,剩下的就是李皇后了。李皇后是开国元勋李处耘的女儿,而此时李皇后的另一个倚仗就是手握重兵的李继隆,所以说李皇后手中还是有几张好牌的。

  很快,吕端到了宫中,见到了李皇后。可王继恩没有踪影,李皇后也慌了手脚,对吕端道:“宫车晏驾,立嗣以长,顺也。今将奈何?”

  吕端义正言辞:“先帝立下太子,就是为了今天,岂可以有其他异议?”在吕端的执意下,李皇后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众卿马上将太子赵恒迎到福宁殿,准备拥立赵恒即位。

  三、以身犯险,吕端验明皇帝正身

  赵恒坐在皇位之上,众卿皆跪倒,只有吕端一人立而不跪。吕端有拥立大功,为何就是不跪呢?

  史料记载“真宗既立,垂帘引见群臣,端平立殿下不拜,请卷帘,升殿审视,然后降阶,率群臣拜呼万岁。”

  经历了这许多,吕端也变得愈发谨慎,为了防患于未然,他害怕王继恩、李皇后再耍什么花招,旋即要求皇帝将帘子卷起。

  不经皇帝同意,吕端径直走到赵恒面前,等确认这就是赵恒,这才退到殿下,率群臣高呼万岁。如此这般,赵恒的皇位才算是尘埃落定。看似平静的海面,却可能暗流汹涌,如果没有吕端,大宋或将再度没入黑暗当中。

  赵光义为了权力可以不择手段,但他也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君臣共治,既然是夺位者,那么他必定更重视继承人的问题,所以吕端或许就是赵光义的另一道保险,保证了权力顺利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