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开国庸相贾充生平 贾充结局 贾充子女

贾充(公元217—282年),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人,是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时的头号宠臣。他在魏晋嬗递和南下灭吴的历史演变舞台上,充当了重要的角色。他的一生,充满了变幻莫测的权术色彩和政治斗争的诡诈风云……
创立西晋 平步青云
  贾充自幼父母双亡,成人后承袭了父亲的侯爵。步入仕途后,他从尚书郎逐渐升迁至黄门侍郎、汲郡典农中郎将。曹魏正元二年(公元255年),贾充跟随掌握曹魏实权的司马师出征,扑灭了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起兵的毋丘俭、文钦叛乱。不久,司马师因病重先回河南许昌,而把贾充留下监管军事。这表明此时的贾充业已成为司马师非常信赖的心腹。

  司马师病死以后,其弟司马昭继而专断大权。已经转为右长史的贾充建议派遣官员以慰劳四方镇将为名,暗中观察他们对司马氏的态度。司马昭正担心各地拥有兵权的将领对自己怀有异心,立即采纳了贾充的建议,并派他前往淮南去见诸葛诞。
  甘露二年(公元257年),贾充来到淮南,在与镇将诸葛诞论说时事时乘机试探说:“当今天下都希望实行禅代,君以为如何?”不料话音刚落,就遭到了诸葛诞的严厉驳斥。贾充回到洛阳,立即向司马昭汇报说:“诸葛诞先后两次都督扬州,威名卓著,日后必然谋反,不如召他回来。”司马昭听从他的意见,征召诸葛诞回京担任司空,明升暗降,剥夺其兵权。诸葛诞心中惶恐,决定起兵反叛,称臣东吴,拼死一搏。于是,贾充又随司马昭平叛。他在征讨中出谋划策,深受司马昭的器重。翦平诸葛诞后,贾充被封为宣阳乡侯。
  甘露五年(公元260年),曹髦不愿忍受傀儡皇帝的处境,搜罗宫中宿卫和僮仆数百人,亲自仗剑,前往相府讨伐司马昭。行至南阙,遭到中护军贾充统领的禁卫军的狙击。和皇帝性命相搏,这是灭门之灾,禁卫军踌躇了。太子舍人成济急问贾充怎么办?贾充回答很干脆:“司马公豢养你们,为的就是今天,还犹豫什么!”成济领命,手持兵刃杀死曹髦。贾充指使手下杀死魏帝,为司马氏代魏立了一大功。因此当朝臣们提出“斩杀贾充,以谢天下”时,司马昭却只把成济这个倒霉蛋儿当成替罪羊,夷灭了成济全族,而贾充却被封为安阳乡侯。
  曹魏咸熙元年(公元264年),率军攻灭蜀汉的钟会在姜维的煽动下谋反。详细的报告虽然还未送到洛阳,但已经有人先把消息告诉了司马昭。司马昭一向厚待钟会,不相信这是真的。荀勖却劝告说:“钟会虽然深受恩惠,但他生性见利忘义,不可不采取防备措施。”在荀勖的劝说下,司马昭派贾充率军1万进入斜谷,自己则亲自坐镇长安,从而打乱了钟会的计划,最终除去了这个心腹大患。自此以后,贾充与裴秀、王沈、羊祜、荀勖一起成为司马昭的心腹,凡朝廷机密和军国大事,都参与筹画。同年,晋爵为晋王的司马昭在考虑确立世子时,本想选择自己喜爱的次子司马攸,可是善于观望风色的贾充却与裴秀、何曾等人一致推举司马炎。最终,司马炎被确立为世子,自然对出力甚多的贾充等人感激不已。所以在司马炎继立以后,贾充立即被晋升为卫将军、给事中。晋武帝代魏以后,贾充更以参与谋划之功,升迁为车骑将军、尚书仆射,不久又升任侍中、尚书令,成为武帝最为宠信的大臣。
结储皇亲 内斗高手
  宠极一时的贾充为人奸诈、谄媚,同太尉荀?、侍中荀勖、越骑校尉冯?互相结为朋党,专以谄媚取悦于人,激起了朝野不少刚直之士的厌恶和不满。武帝询问侍中裴楷:当时政治上有哪些好事?还有哪些失误?裴楷回答说:“陛下承受天命,四海百姓心悦诚服,但是还不能同尧、舜时代相比的原因,就是有贾充这一伙人扰乱朝政。应当任用天下贤人,同他们一起推广德政,不应当给人以徇私情的印象。”经常能同皇帝接近的侍中任恺、中书令庾纯都同贾充不和,贾充便想解除这些皇帝亲信的职务,于是积极向武帝推荐任恺为人忠诚耿直,应当担任东宫官职,辅导太子,武帝闻言乃任命任恺为太子少傅,但仍然担任侍中职务。泰始七年(公元271年),西北地区的鲜卑族反叛,武帝深感忧虑。任恺启奏说:“应当派遣有威望有才智的重臣前往镇压和安抚。”武帝问:“谁能胜任?”任恺借此机会推荐贾充,庾纯也深表赞同。武帝乃下诏贾充都督秦、凉二州诸军事,仍兼侍中、车骑将军职务。朝廷中厌恶贾充的大臣都为这一决定而感到庆幸。可是,贾充却认为自己一旦离京就会失去权势,心里对任恺、庾纯恨得要死,又不敢违抗武帝的旨意,一时无计可施。
  这年冬季十一月,贾充准备到长安上任,朝廷公卿在洛阳夕阳亭为他饯行。贾充私下向荀勖请教,设计拖延,荀勖献计说:“明公(贾充)身居宰相之职,却受到任恺这个匹夫的挟制,太可笑了!但是西征的任务,很难辞掉,唯一的办法,就是想法让你女儿同太子结婚,这样,不用辞去出征职务就可留在朝中了。”贾充听了连连点头:“这个主意很好,但谁能办成这件事?”荀勖胸有成竹地答道:“尽管放心,让我去办。”他立即找到冯?,对他说:“贾公出去远征,我们就会失去权势。听说太子婚事还没有定下来,你为什么不劝皇上让太子娶贾公的女儿呢?”冯?本来就与贾充、荀勖串通一气,对此计划自然完全赞同。当初,武帝准备聘卫馞的女儿为太子妃,贾充的妻子郭槐贿赂杨皇后身旁亲信,请杨皇后劝说武帝聘自己的女儿。武帝说:“卫公的女儿有五项可以纳聘的理由,贾公的女儿有五项不可以纳聘的理由。卫家女儿贤淑、美丽、身长、肤白,而且卫氏家族的妇女都是多子的;贾家女儿嫉妒、丑陋、身短,而且贾氏家族的妇女都是少子的。”由于杨皇后多次奉劝武帝,荀?、荀勖、冯?等人又极力称道贾充儿女不仅姿色非常美,而且有才有德,武帝终于改变主意,答应同贾家结为姻亲。当时又恰逢京城下大雪,军队不能出发,贾充因而渡过了一场危机,继续留京任职。
  泰始八年(公元272年),皇太子和贾妃(贾南风)成婚。贾妃15岁,比太子年长两岁。贾妃性情嫉妒、奸诈,好使用权术,太子对她既是宠爱又是畏惧。后来,贾妃凭借自己的权术,一步一步地攫取权力,亲手挑起“八王之乱”,在历史上留下了血腥的一页。其肇祸者,可以说是贾充。顺便一提的是,贾充的另一个女儿贾午,因为钟情于韩寿,便命婢女前去说合。韩寿怦然心动,逾墙而入,贾家也无人知晓。后来,贾充发觉女儿有异,拷问婢女得知实情后,就顺水推舟将女儿嫁给了韩寿。
  贾妃和皇太子成婚后,贾充任司空、侍中、尚书令,与侍中任恺一同辅政。但是贾充既对任恺向武帝建议让他出镇关中一事耿耿于怀,又想排挤任恺,专揽朝政,因而便与任恺发生了冲突。一时间,朝廷大臣各有所附,形成对立的两派。贾充、荀?、荀勖、冯?等为一派,任恺、庾纯、张华、向秀、和峤等为另一派。这些人物,拉帮结伙,互相攻击,弄得朝中沸腾,好不热闹。武帝知道以后,设宴召见贾充、任恺,告诫二人说:“朝廷上应该一致,大臣间应当和睦。”两人见武帝轻描淡写,并无任何指责,更加无所顾忌,表面上互相尊重,内心的怨恨却更加深重。贾充更是狡诈,故意举荐任恺为吏部尚书,使其觐见武帝的机会逐渐减少,然后与荀勖、冯?一起乘机在武帝面前共进谗言,终于废黜了任恺,除掉了一个心腹之患。
反对平吴 拱手谢罪
  ? 咸宁二年(公元276年),为了统一全国,羊祜上疏请求平定江南的吴国。武帝本来已经接受了羊祜的意见,但是娴熟阴谋诡计的贾充见识短浅,对真刀真枪的拼搏胆小如鼠,他以西北尚未平定为理由,竭力反对伐吴,弄得本来就优柔寡断的武帝更加无所适从,伐吴的计划就此被搁置。
  三年之后,王睿、杜预又相继上表请求伐吴,据理力争,言辞恳切,又得到了张华的竭力支持,武帝终于下定决心伐吴。直到此时,贾充、荀勖等人唯恐伐吴胜利,自己没有任何功劳,还在顽固地反对伐吴,结果惹怒了武帝,贾充才不得不磕头谢罪。
  咸宁五年(公元279年),晋武帝经过10余年的准备后,发兵20余万,兵分六路,在东西长达千里的晋吴边境上同时出击。武帝任命贾充为使持节、大都督,担任六军统帅。贾充竟然还坚持他的态度,一直陈述伐吴的不利之处,又以年老为借口,不愿出征。武帝也恼火了:“你如果坚持不肯出征,那就只好让我自己出征了。”贾充不敢再违抗命令,只得勉强接受了任命。
  晋军攻克武昌以后,统帅贾充又企图阻挠进军,说什么:“吴地未可悉定”,要求撤兵,并且派人向武帝提出腰斩张华以谢天下的荒谬建议,也被武帝拒绝了。
  东吴平定以后,一向坚决反对伐吴的贾充又惭愧又惧怕,主动向武帝谢罪。武帝丝毫不加追究,反而认为灭吴之役中贾充的功劳最大,连其子弟都得到封侯的赏赐。晋武帝用贾充这等卑劣之极的统帅,自然不是英明之主。他的天下自然也不会长命。
  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四月,贾充病死,被追赠为太宰。?
  贾充在政治上并没有多少建树,却凭借善于谄媚、察颜观色的本事,赢得了晋武帝的宠信。他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而结党营私,排斥、打击异己,甚至因忌妒别人的功劳而顽固反对平定东吴的大计,可谓佞媚庸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