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生活是怎么样的
徐志摩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传奇、最让人惋惜的一个人间精灵,他的出现犹如一颗划过夜空中的流星,短暂却带我们无尽的回味。徐志摩生活就是都在追寻生命中的真善美,为做一个最真的人而不断努力。
徐志摩剧照
徐志摩生于浙江海宁硤石镇,为了完成父亲“实业救国”的愿望,先到美国的哥大学习经济学,后又在英国剑桥大学开始学习政治经济学。徐志摩的生活各个方面都受到了西方欧美浪漫主义的影响,无疑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徐志摩回国后便为国内诗歌创作引入了大量的西方思想,成为中国新诗的发源地——新月社的创始人,发表了大量流传甚广的诗篇。徐志摩的诗歌对当时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卓越的贡献,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东吴大学等多所著名学府任教,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可以说徐志摩的创作生涯是一帆风顺,但是徐志摩生活中的情感方面却不是那么尽如人意。在父母的包办下与温良恭顺的张幼仪成婚却以离婚收场,拼命追求才女林徽因却败给了自己恩师的爱子,追求一代名媛陆小曼却为此过上了颠沛流离、入不敷出的日子,可以说一直追求真爱的徐志摩的情感生活是离奇曲折,充满了浪漫色彩又有浓浓的悲情意味,也是这一段段情感佳话让我们认识到了这位血肉丰满的大才子。
徐志摩作品难得
徐志摩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颗闪耀明星,他生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三酉时,原名章垿,字槱森,后改字志摩,是浙江海宁人。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散文家。
徐志摩照片
有人评价徐志摩一生追求“爱”、“自由”与“美”,虽然这些为他带来了创作灵感,却也断送了他的一生。徐志摩早年奉父母之命与大家闺秀张幼仪结婚,并育有一子,但两人的婚姻只有形式,没有情感。徐志摩在英国留学期间结识并迷恋上了名媛才女林徽因,甚至为了林徽因与已经怀孕的张幼仪离婚。但最终,徐志摩与林徽因未能修成正果,感情无所依傍的徐志摩又迷恋上了朋友的妻子陆小曼,并与陆小曼结为夫妻。徐志摩的这首《难得》正是写于1922-1924年,五四运动的低潮期,社会动荡,军阀混战,各方势力极力打击新文化,而徐志摩抛弃前妻,惹怒父亲,为世人诟病,理想受挫、意志低迷,《难得》正是徐志摩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出来的。
《难得》是徐志摩一首不算出名的小诗,但是诗中情真意切和质朴清新的风骨和韵味却感染了很多的人,诗中写到:在寒冷的暗夜中,微弱的炉火旁,两个陌路人围坐炉旁,偶尔添柴,默默无语,静静地保护这一点光明和温暖。诗中描绘的画面简单而温暖,细腻而生动,让读者很容易就置身其中,感受微茫的温度和光亮。同时作者又借由这首小诗表达了自身情感的郁结,抒发了向往光亮、自由和梦想的愿望。
徐志摩原配张幼仪如何评价林徽因
徐志摩原配张幼仪评林徽因的话简单却又富含深意,既是一个女人对另一女人的赞美和羡慕更体现了原配的心酸和落寞。
张幼仪照片
张幼仪和林徽因是完全不同的两类女性。林徽因受教育程度高,出国深造学习建筑设计,在北京也是一个崇尚自由经常举行新思想聚会的风云人物。林徽因有着优越的背景和良好的素养,这也正是徐志摩迷恋她的原因之一。而张幼仪虽然出身也不算太差,是张润之的女儿,但是作为家族传宗接代的工具,她始终代表着封建传统女性。她的生活里没有出现林徽因和丈夫的恋情之前,完完全全就是相夫教子的传统女性。
为什么张幼仪评价林思想复杂呢?也许她能接受丈夫爱上了别人,甚至林徽因提出徐志摩需离婚才可以和林徽因在一起的做法,张幼仪也能理解,然而徐离婚后,林徽因却选择了别人,这也许是张幼仪觉得林徽因思想复杂的原因所在。所以张幼仪还讽刺的夸赞林徽因不仅思想复杂,人比思想更漂亮,如果不漂亮怎么能在这些男性中玩转呢?正因为林徽因可以去除封建礼教的束缚,就像没有了对女人裹脚的要求一样,林徽因的双脚完全自由活动的,张幼仪如此评价。
徐志摩原配张幼仪评林徽因的话成为人们揣测张幼仪当时离婚时候的心情。两个不同背景的女人分别代表了当时社会改革过度时期的两种类别。因为才子的痴情爱恋,他们的爱情故事成了传奇。
徐志摩的父亲是谁
徐志摩的父亲名叫徐申如,是民国的一名商人。因徐家世代经商,所以财力雄厚,是当地富甲一方的大人物。不过徐志摩的父亲在赚钱之外,也热心公益。他经常参与抗震救灾,所以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徐申如照片
徐申如在25岁时才得到徐志摩这个儿子,所以从小便对徐志摩格外宠爱,为了培养徐志摩更是一郑千金为他请来老师授课。可以说徐志摩后来的成就与他父亲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徐志摩的第一段婚姻也是徐申如一手包办的,当时张幼仪娘家来徐家说亲,徐志摩的父亲非常喜欢这个媳妇,就私自替徐志摩下了决定。婚后俩人感情倒也平平,张幼仪在嫁进来的第四年为徐家生了一个孙子。后徐志摩出国留学,在异国恋上林徽因要与张幼仪协议离婚。遭到林徽因的拒绝之后,徐志摩又和有妇之夫当时很有名的交际花陆小曼好上了。这让徐申如大为不悦,他认为陆小曼名气不堪,行为不雅不配做徐家的儿媳妇,而张幼仪贤良淑德徐申如非常喜欢这个儿媳妇所以对陆小曼更加排斥,因为陆小曼的关系徐申如与儿子徐志摩断绝来往。
后徐志摩所在的飞机出事,徐申如悲痛欲绝,更加认定是陆小曼害死了徐志摩。如果不是因为陆小曼挥金如土,徐志摩根本不用为了生计奔波。在徐志摩的葬礼上,徐申如不承认陆小曼这个儿媳妇。徐志摩的死变成了徐申如的一块心病,这个老人到死都留着白发人先送黑发人的遗憾,死后徐申如被安葬于徐志摩墓旁。
揭秘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他是新月诗社的成员之一。徐志摩出生在商业家庭,年少的时候就开始出国游历。在英国他遇见了对他一生都影响巨大的康桥。徐志摩有很多关于康桥的诗,包括《再别康桥》、《康桥再会吧》,还有《我所知道的康桥》,这三本书构成了徐志摩的康桥系列,也反应了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徐志摩《再别康桥》诗句
徐志摩的康桥情结和他的家庭、婚姻和游学经历有关。他的父亲是当时著名的商人,在他年少的时候就安排了徐志摩和张幼仪的婚姻,所以说他们的婚姻是包办的。在国内徐志摩受到的是中国的传统教育,虽然他内心有所想法但是没有付诸实施,但是在他到达英国之后,西方开放的教育让他想要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抛却最开始的包办婚姻。也就是在这里他遇到了林徽因,成就了他对爱情的幻想,林徽因是不知道徐志摩结婚的,所以接受了他,康桥就这样成就了他的爱情。
从传统的教育到西方新式的教学让徐志摩一直躲藏在心中的浪漫因子开始释放,是康桥让徐志摩睁开了自己的双眼来看这个美好的世界,是康桥拨动了他的求知欲望,也是康桥告诉他你应该有自己的意识,不应该固步自封,这样的康桥怎么能让徐志摩不为之动容?康桥是徐志摩的新生地,无论是爱情,还是世界观。
徐志摩的康桥情结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并且对他影响巨大。
后世对徐志摩的评价
众所周知,徐志摩是我国著名的诗人,但是他却在三十五岁正值风华的时候死于飞机失事,那么徐志摩的朋友或者后世对徐志摩的评价是怎么样的呢?
徐志摩照片
徐志摩的好友胡适曾对他人说:“徐志摩是一道永远不停息的生命之泉”,这就是胡适对徐志摩的评价,如此贴切,徐志摩有经世之才,创作的源泉永不停息。除了徐志摩的好友胡适对他称赞很高之外,著名作家、散文家冰心也丝毫不吝啬赞美的言语,她对徐志摩的评价是天生的才子。在众人的心中,徐志摩都是这样一个人,他像是天生为文学而生的,他的作品总是给人一种独特的情调和美感。苏雪林对徐志摩的评价也是他的才华横溢。仅仅十年,他在文坛上留下的杰作令人惊叹,才华横溢这一词用在他身上毫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