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影响毛泽东一生的六个女人分别是谁

  毛泽东,新中国的缔造者,他是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时代》杂志评选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但是毛主席是怎样成为这样的人吗?据记载,在毛主席的一生中有六个对至关重要甚至是影响深远的女人,想知道他们都是谁你?以下文章将为您揭晓。

盘点:影响毛泽东一生的六个女人分别是谁

  母亲:旧中国善良女性的化身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是毛泽东、周恩来,还是朱德、邓小平,他们对父母感情的天平总是偏向于母亲。母亲在他们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相反,父亲倒显得无足轻重。

  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是一位勤劳、善良、品德高尚的女性。1867年,她出生在距离韶山冲20多里的湘乡县唐家坨一个贫农家庭。18岁的时候,文七妹嫁给了韶山冲贫苦农民毛顺生为妻。1893年,她生下了毛泽东,后又生了毛泽民、毛泽覃,还收养了一个女儿毛泽健。

  对母亲,毛泽东充满了感情。母亲去世不久,他写信给同学邹蕴真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损人的,可以损己利人的,自己的母亲是属于第三种人。”30年代他对斯诺说:“我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妇女,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别人,也可怜穷人。”

  毛泽东很爱母亲。1918年夏,他从长沙赴北京前夕,十分挂念在外婆家养病的母亲,特地请人开一药方寄给舅父。次年春返回长沙,他把母亲接到长沙医治,住在蔡和森家,“亲侍汤药,未尝废离,足纾廑念。”毛泽东和两个弟弟还搀扶着老母亲到照相馆合影留念。这是文氏的第一次照相,也是最后一次照相。1919年10月,毛泽东在长沙忙于“驱张运动”时,得到母亲病危的特急家信。他匆忙赶回韶山时,母亲已经入棺两天了。

  那几天,对着暗淡的灯光,毛泽东一直守在灵前,并含泪写了一篇情深义长的《祭母文》,追念自己的母亲: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他在父母照片前凝望,伫立了好长时间。次日凌晨,他默默地爬上故居对面一座叫楠竹坨的小岗,去瞻仰父母的坟墓。随行人员毫无准备,只得赶紧折来一束松柏交给毛泽东献上。毛泽东向合葬墓深深地鞠了一躬,随后又伫立良久。回到住所,他仍深深地沉浸在对母亲的怀念之中。

  罗氏:包办婚姻的牺牲品

  在毛泽东父母合葬墓旁边,有一个已平的坟丘,那里埋葬的就是毛泽东的第一位妻子罗氏。罗氏因是长女,亦可称为罗一姑。罗氏出嫁时年方十八,身材丰满,容貌秀丽,生性温顺善良。

  罗氏祖母毛氏,是毛泽东的祖父毛翼臣的堂姊妹,即毛泽东的姑祖母。毛顺生对这位表侄女甚为喜爱,因此特意向罗家提出结亲的要求。旧时,亲上加亲,视为美举。

盘点:影响毛泽东一生的六个女人分别是谁

  罗氏明媒正娶到毛家,帮婆婆料理家务,自是一个好帮手。与弟媳王淑兰(毛泽民原配)相处得很好,也很体贴丈夫,为丈夫送茶送饭,洗衣浆裳。公婆对她非常满意。

  为顾及父母亲友的面子,毛泽东默默接受了这桩婚姻。安下心来,一边劳动,一边读书。1910年的大年初二,罗氏因患细菌性痢疾,不幸去世,年仅21岁。毛泽东那年17岁。罗氏在毛家度过了人生旅程上的短暂的最后三年,静静地躺在了苍松翠竹的山岗上。

  据《韶山毛氏族谱》推算,罗氏生于公元1889年10月20日,比毛泽东大4岁多。若干年后,乡亲们修撰族谱时,因罗氏无嗣,特地将杨开慧所生之子毛岸龙作为罗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