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歆简介_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的故事_华歆怎么读

华歆简介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在今天的山东禹城西南,三国时,魏国的大臣。在汉灵帝末,被举荐为孝廉,在献帝初做了尚书郎。华歆在豫章做太守一职的时候,因为为政清廉,百姓们都很爱戴他。在建安五年的时候,入京做了议郎,参与军事,后来又做了尚书令。曹操在与孙权争夺的时候,让华歆做了军师。

华歆画像

后来,在魏国建立后,做了魏国的御史大夫。曹操死后,曹操的儿子曹丕即位,华歆做相国一职,封为安乐乡侯。在太和五年(231年)华歆去世,谥号为敬候。

华歆作为魏国的重臣,主张重农非战,重视文教德化的治国理念。在太和初年,魏明帝想要攻打蜀汉,华歆当时就上书反对此举行为。华歆认为最先是要治理本国,自己的国家繁荣富强了,别人才不会来欺负。魏明帝考虑了种种的因素,最后采取了华歆的建议。

在《三国演义》中,是这样描述华歆的。华歆本是豫章的太守,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时候,华歆投降于孙策。后来,华歆一直留在曹操身边效力。曹操在废黜皇后的时候,华歆就带着士兵进入皇后的寝宫,并抓捕皇后。

曹操死后,华歆同王朗等大臣逼迫汉献帝将皇位让给曹丕。从《三国演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华歆扮演的并不是一个好人的角色,但是《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不能说明此人的本质,我们只能从现有的资料中推测华歆的为人与做事的风格。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的故事

在三国时期,华歆和王朗都效力于魏国。同时,两人都被重用,是魏国的重臣。两人和钟繇称为曹魏三公,是魏国当时的最高的官位。很多事情,都要与曹魏三公商量,权利只在一人之下。

王朗与华歆画像

在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一书中,记载了关于华歆和王朗的故事。主要讲述了华歆与王朗一同在一条船上避难,有一个人想要达乘他们的这只船,华歆当时觉得很为难,有自己的考虑,而王朗很爽快的答应了下来。后来,有盗贼追来,王朗就想要甩了搭船的这个人,自己逃命。然而,华歆却不同意,他认为帮人就要帮到底,怎么能已有困难就把人推开,言而无信。最终,华歆与王朗带着搭船的人一起甩开盗贼。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华歆与王朗两人的不同。王朗是一个在不危及自身的情况下,很乐于助人的人,但是一旦有了危险,王朗就不会再顾及到他人,只顾着自己。

然而,华歆是一个不会轻易答应别人请求的人,首先会考虑到自己会遇到的麻烦,但是一旦自己答应了别人的请求,就会做到言而有信,重情重义。即使自己都难以自保,他还是会帮助别人渡过难关。

很多人也会凭着《世说新语》中的这个故事,来比较华歆和王朗。其实,华歆和王朗都会有自己的优点或缺点,我们不能只凭借这一件事情就来比较这两个人,到底是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

华歆怎么读

华歆是汉末魏初时的名士,担任魏国的重要官职,字子鱼。华歆在157年出生,在232年去世,谥号为敬候。对于喜欢看《三国演义》的人来说,华歆并不是一个陌生的人物。

华歆雕塑

然而,对于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的人来说,可能连华歆这两个字的读音还会有一点疑问。

华歆的拼音是huà xīn。看到这个读音,可能很多人都会说华,不是读作huā,怎么是huà?其实,华这个字是一个多音字,总共有三个读音,分别读作huá、huà和huā。在不同的情况下,华的读音就会有所不同。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华的读音该读作什么呢?

当华读作huá的时候,华有很多情况,华总共有十一种意思,分别为:第一:中国、华夏的简称;第二:光彩、光泽;第三:时光;第四:文采、文饰;第五:化妆用的粉;第六:文章、事物精要的部分;第七:中国的;第八:美丽有光彩的;第九:繁盛;第十:虚空不实的;第十一:(头发)花白。当华与山组合在一起作为一个词语“华山”和华作为一个人的姓氏的时候,华读作huà。华读作huā的时候,华就是同“花”,植物的花朵。

歆部首为欠,总笔画是十三划。歆的读音没有跟华一样有三个读音,歆只是个单音字,读作xīn。歆也没有跟华一样有很多种的意思,歆一般的意思为喜爱、羡慕。当为歆享时,歆的意思为祭祀时神灵享受祭品、香火。

管宁与华歆

管宁是北海朱虚人,字幼安,春秋时期政治学家管仲的后代。东汉末年,朝廷局势动荡,避难于辽宁三十多个年头。在三国时期,到了魏国,很多次想要管宁入仕,他都没有答应,一直做着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直到死去。华歆是平原高唐人,字子鱼。在东汉末年,曾做过尚书令。在三国时期,到了魏国,做到了太尉一职,为官清廉,很受百姓的爱戴。

管宁与华歆画像

虽然在三国时期,管宁和华歆都在魏国,但是两个人的位子却是完全不一样的,那管宁和华歆是有怎样的关系呢?管宁和华歆两人的关系十分亲密,他俩曾在一起求学。游学时,管宁和华歆在北海邴原合称一龙。但是由于两人的志趣不同,管宁和华歆最终还是没有成为终生的朋友。管宁和华歆的绝交,还有一个典故,那就是割席绝交。

在《世说新语》中,并没有对于管宁和华歆的割席绝交进行评价,而且认为对于喜欢当官和喜欢当一个普通人并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分。割席绝交只能证明管宁和华歆两人只是志趣不相投罢了。

从割席绝交这个典故中,我们可以看出管宁其实没有很大的度量去包容对方,不顾别人的感受,只想到了自己。而华歆在处世上就要圆滑很多,即使很多人打着朋友的旗号来给他送东西,华歆还是没有接受,将礼物归还。

管宁和华歆这两个人只能说是志向不同导致了最后两人的选择不同,人生不同。

华歆拒赠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士。汉末魏初时,有名的人物,魏初时,为曹操所重用。在历史上记载,华歆是一个清正廉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