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的孔子是谁 孔子谓颜回曰有何典故

  说起孔子,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是2千多年前的人物,就是这么遥远的人物,如今广受人们所认知。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人们对于孔子的认知都在改变,孔子还活着的时候,处境好点,被人们奉为上宾客,倘若处境差点,就如同丧家之犬。孔子死了之后,反而待遇变好了,从董仲舒开始,逐渐的侍奉为神明。

  

孔子肖像


  在如今的中国,对孔子认知最为广受争论的,那就是于丹教授。她曾在《百家讲坛》上讲借过《论语》,她虽然对孔子有着独特的认知和理解,但是有很多对此并不感冒,站在她的对立面,唱反调,她的这种遭遇就有点像孔子生平。谁都知道孔子是在出游列国之后,屡次碰壁,只好回到故居鲁国,开始广收门徒,就此行为在当初的封建社会,这是独特的,因此人们对孔子的行为也是议论纷纷。之前有着各个大儒的认知,现今又多了于丹的个人认知。

  其实真实的孔子,跟汉代大儒想的不一样,跟宋代的程朱想的更加不一样了,这一系列的人物和作品,写的都是尊孔,而秦始皇却站在反对孔子的一方,认其为扰乱国家制度的根本。但是这么多人对他议论,孔子依旧站在那里,深受后人仰视,可见孔子的真正价值是有的,只是需要我们去挖掘。

  也许在于丹教授的眼里,离那些儒学大家的认知水平不一样,并且相差甚远。听过她讲解的百家讲台的人,都该知道她认知的孔子至少还是善良的,是一个很亲切的形象,给人形成孔子是一个好好先生的形象。但是她讲述不清,到底孔子是谁?这是一个大问题,并且没有答案。或许孔子的道就在身边,我们可以从日常的话语中了解到孔子,真正的孔子,就在于那些不起眼的地方。

  无论有多少人诋毁孔子,至少在如今中国,对孔子的拥戴人数是众多的,这就足够了。

  孔子谓颜回曰有何典故

  颜回是春秋时期的人,他14岁就跟随孔子,跟他学习各种为人之道和知识。并且他自己很争气,成为了孔子的最得意的学生,在这么多弟子当中,孔子对他的称赞可以说是最多的,说他是个好学的人,也是一个“仁人”。因此后世对颜回的赞扬依旧是络绎不绝,后世的君王或文人都尊崇他为颜子。说起这一对师生,就不得不提一下,孔子曾跟颜回有过这么一段对话。

  

颜回形象


  孔子说:“颜回啊,你先过来。你想想你家境比较低微,为什么就不去做官,然后以弥补家用呢。”颜回回答道:“对于做官这件事情,我一点儿心思也没有,城郭外面我有50亩田地,我可以用来耕种粮食;在城郭内部的40亩田地,我们可以养殖蚕和种植麻;我有着自娱自乐的方式,那就是波动鼓琴,并且夫子你跟我说的那些道理足以让我感到愉悦,我又为何非得要去做官呢。”孔子听了他的回答之后,先是变了一个脸色,说:“说的实在是好啊,我知道这是你心愿。我听说善于满足的人,不会因为利益来使自己劳累;那些安闲自得的人,知道自己已经失去很多东西,但是也不会觉得有丝毫的畏惧;注重自己内心修养的人,不会因为自己不做官而感到惭愧。这样的话我曾说了很多次,但是在你的身上我才是真正的看到,让我有了收获,可喜可贺。”

  颜回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不顾忌这些,日常的贫困对他来说,这才是享受,享受生活,有着自己的乐趣。

  圣人孔子劝学的故事是什么

  孔子劝学出自《论语》中的<孔子家语>,是一篇启发性很强烈的文章。孔子劝学的对象是学生子路(前542—前480,名仲由)。子路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弟子,也是陪伴孔子时间最长,与孔子感情最好的。两人亦师亦友,关系非同一般。